今天下午的战斗虽说进行的很短暂,但是李子元不死打硬拼,而随着目标的变化,灵活机动外加捞一把就走。能占便宜就占,占不到便宜就立马撤退。其动作丝毫不拖泥带水,异常干净利落的行动,让洛合勘四郎见到了李子元用兵的另外一面。
如果这个对手像支那政府军那样,只会死打硬拼,他倒是不会有任何的担心。但往往就这种灵活多变,极其适应战场环境的战术,却是最让他头疼的。一个狡猾、难以应付的对手,这是平川镇那一战过后,洛合勘四郎少佐给李子元的平价。
只是眼下那个狡猾的家伙,眼下在做什么?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他们在这个夜晚还会采取下午那样的偷袭战术吗?自己苦心拟定的计划,能不能将那个狡猾的家伙给网进来?这个时候洛合勘四郎,却发现自己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而就在这边洛合勘四郎秘密调兵遣将,准备一鼓作气将李子元直接合围的同时。而那边已经撤回王家沟的李子元,也在仔细的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下午的战斗,硚口的日伪军居然没有其他的动作,这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他的思路小鬼子在下午的战斗之中损失不轻,肯定要采取报复行动。他已经做好了日军全军出动,对周边地区搜索的准备。对于现在的李子元来说,只有日军拉开阵型,他才会有机会。
山地作战,鬼子不可能将兵力都集中到一起。只要鬼子能分散行动,对于李子元来说就有机会下手。不管是采取什么战术,总能找到机会。只是什么都想到了的李子元,却有一点偏偏没有想到。
这次小鬼子挨了一闷棍之后,居然没有任何的动静,这无疑大大的超过了他对这些鬼子性格的了解。鬼子这么一龟缩在一起,这对于缺乏攻坚能力的李子元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
强攻硚口,李子元想都没有想过。别说兵力和火力上的差距,就算是自己兵力占据优势,李子元也不打算强攻。因为对于他来说即便付出重大代价攻占硚口,等到日军全线反击的时候,也是很难守住。
与其付出重大代价去强攻一个即便打下来,也很难守住的地方。还不如想办法将鬼子给挤走,这才是一个稳妥的办法。但眼下日军摆出的这个态势,却是让李子元对下一步该怎么走,心中充满了犹豫。
整个上半夜,李子元一直在犹豫是不是在去摸一把,看看小鬼子究竟藏了什么猫腻。不去摸摸,李子元很是有些心不安。对于李子元来说,鬼子未有下一步实际动作之前,他也一时无法做出其他的判断。
李子元下定决心还是想要再去摸一把,但已经走到了距离硚口外围不到三里路的地方,郭老三却一把拉住了他道:“队长,俺感觉到今天这山里面有些不对劲,咱们不能在往前边走了。俺认为现在最好,就是马上离开这里。”
这话要是别人说的,李子元压根就不会搭理他。但是这番话是从郭老三口中说出来的,李子元却相当的重视。郭老三是谁?在这片山林之中,他才是真正的主宰。别人虽说也是大山里面长大的孩子,但是山里面长大并不意味着在山里面生存能力也强。
一个自幼在山里长大的农夫,与一个常年在深山老林中活动猎户之间的差别,可不是自幼生长的环境相同就可以有效弥补的。猎户与农夫生活的方式,那是纯粹的两码回事。至少常年面对虎豹等野兽养成的敏锐感觉,可不是一个摆弄锄头的农夫可以具备的。
所以在山地里面活动,李子元对于郭老三的感觉还是很认同的。郭老三的这句提醒,尽管有些没头没脑,甚至一句解释的话都没有说。但他的这个警告李子元却是听了进去,也相信了郭老三的判断。
郭老三的提醒,让李子元停下了脚步。犹豫了一下,丝毫没有犹豫的撤了回去。而且让李子元最终决定撤回去的原因,也不单单是郭老三的提醒。虽说李子元没有郭老三,那种长期在山林之中生活,养成的敏锐嗅觉。
但是对于日军的习惯和狡猾程度,却不是郭老三能够了解的。下午挨了一顿胖揍后,日军却没有任何的部署调整,以及没有采取任何的报复手段,让李子元很是有些不安的感觉。因为这一点,不符合日军一贯的习惯。
也正是日军下午的表现,与其一贯的习惯不符。所以在郭老三提出警告之后,李子元尽管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撤退。等李子元带着队伍返回王家沟东山的时候,看到他们这么快回来,常娟有些愣了道:“出现什么意外可吗?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对于常娟的疑问,李子元只是简单的说明了一下原因。听完李子元撤回来的原因,常娟不由的一愣道:“就这么简单?你怎么能凭借一个不是很可靠人的感觉,就可以这么草率的下决心?”
常娟的质问,李子元没有解释什么,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他,这就足够了。我是军事主官,战场上的事情我说了算。我认为他的感觉对,那我就有权利下达撤退的命令。指导员,关于指挥权的事情我不想再说了。”
“还有,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可靠。我不管他什么来路,或是曾经做过什么。只要他肯打鬼子,没有出卖过咱们就可以。一个人可靠不可靠,是要在战场上见的。至于怎么将他这个人彻底的挽留下来,那是你这个做政治指导员的事情。”
李子元淡淡的几句话,让常娟很是有些恼火。但看了看在不远处闷声不语擦枪的郭老三,常娟还是将后边反驳的话给咽了回去。这个郭老三对于她,乃至对整个部队来说,实在太过于神秘了。
他们父子两个加入到部队,已经是不短的一段时间,大家却就知道他叫做郭老三,大号叫什么就连他的儿子都不清楚。这个人整天闷声不语,就连与自己儿子都很少说话。这个人不简单,这是李子元自己说的。
那么这个人得背景究竟是什么?干嘛总是这么神神秘秘的,这一点李子元可以不考虑,但是作为指导员兼二区区委书记的她,却是不能不考虑的。毕竟在艰苦环境之下,部队稳定与否不单单是单靠打几个胜仗就能解决的。
而那个郭小山,好像与李子元倒是更亲近一些。整天跟在李子元的身边,除了李子元下达命令之外,几乎是走到哪儿跟到那。再加上郭老三并不是壶北本地人,常娟有些不信任也就很正常了。
但常娟的怀疑,让李子元很不舒服。常娟的这番话,让他想起了红军中肃反。尽管他参加红军之后,肃反的力度已经是大大的降低,但偶尔发生的一些事情,依旧让李子元这个新兵感觉到恐怖。尤其是很喜欢他这个小兄弟王诚的再三交待,让他甚至一度想当逃兵。
常娟对郭老三的不放心,让李子元很不痛快。而李子元对常娟的不满意常娟听出来了,但个性很强的常娟对于李子元的这番表态,却是也很不满意。只不过看着身边的战士,并不愿意将两个人在某些问题上矛盾公开化的常娟,还是压制了心中的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