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身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色泽黄褐色,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中国各地都有,但远古时期就生活在中国的原生鳝鱼,只有中国云南部分地区才有较少分布。
“你说说鳝鱼的卵能在干燥的泥土里活上几年。”老连长说;
“是的,不光是鳝鱼,其实很多鱼,尤其是体型小的鱼都有这样的本领,当干旱到来的时候,它们就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其实就是进入一种休眠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全身身体没有一丝水份,但只要他们的大脑还有心脏还有一丝血液,都不会死!”楚留香解释道;
“哦,你的意思是进入休眠的鱼会把自己全身的血液集中到自己的脑部还有心脏哪里是吗?”老连长问。
“是的,只要当他们的身体再次感受到水的到来,它们就会再次慢慢苏醒。”楚留香肯定了老连长的回答。
“别顾着说啊,来我们一起走一个,然后楚兄弟你尝尝这油炸鳝鱼!”老连长端起自己的酒杯向楚留香示意道。
楚留香也同样端起来与老连长还有王贵的杯子互相轻碰了一下,然后头一扬,杯中的酒全倒入了肚子里。
之后,他用筷子轻轻夹起一段油炸干鳝鱼放入口中,鳝鱼浓郁的刺激味道立即将本来在口腔辛辣的酒精味立即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鳝鱼那股特有的浓郁酥香的味道。
“口感真好,鳝鱼表面酥脆,而鳝鱼肉则柔软清香,在到里面的鳝鱼骨同样是酥脆,这烹饪的方法真是绝了,外表还有里面是酥脆、脆香,而中间的鳝鱼肉则是鲜嫩绵柔!”楚留香不禁赞叹道,一个小小的鳝鱼用上了这样复杂的烹饪工序,让平平无奇的鳝鱼有着非同一般的美味。
“把捉来的黄鳝放于火中烤至半熟,去肠洗净,晒干后用油煎炸!”楚留香尝试着说出这道干鳝鱼的制作方法。
“哈哈,楚兄弟聪明过人,尝过一次就知道如何做了,你说得一点也没错!”老连长在一旁高声赞赏着,这是他第一见到从来没有吃过这道菜的人,只是品尝了一小口之后,就能准备而且精辟地说出这道干鳝鱼的制作方法。
“老连长过奖了,我说的这些很多人都能品尝出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楚留香说:“但是要吃出用什么火烤的,多少水煮的,煮到什么程度,然后是晒干还是阴干,要干燥到什么程度,含有多少水分等等,这些是吃不出来的。”
楚留香说得没错,人不是神,很多东西如果不是亲自去体验和验证,也永远只能懂个皮毛而已。
“哈哈,没想到楚兄弟有这样一番见解,看来贵娃仔是交到一位难得的朋友啊!来,我们再走一个!”老连长说完,头一扬,一杯酒进肚了。楚留香与王贵对视一下,然后同样是一杯酒进了肚子。
“你们先吃点东西垫一垫,不要喝肚子酒!”嫂子此时同样端着刚才那个方形盘子进来,这次上面是三个大浅碗,她说:“先吃点汤圆,不然你们这样喝酒容易醉!”
在她说话间,楚留香与王贵面前则出现了大大的一碗汤圆,而第三碗汤圆并没有放在老连长面前,而是放在了楚留香面前,嫂子说:“这碗你们俩个分着吃,家里的汤圆面不够做四碗,所以你们别嫌弃啊!”
“这碗给老连长吃吧!”楚留香边说,边把第三碗往老连长那边移动。
“不了,我是吃过晚饭的,跟你们不一样,只是让你们笑话了,家里啊,也没有多余的汤圆了!”老连长微笑着说,但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
“楚兄弟,在老连长家别客气,这可是玉溪地区的特产,豆末汤圆啊!数量不够也很正常!”王贵说完就把一大颗汤圆往嘴里送,然后闭上了眼睛说:“嗯,正宗!”
“这豆末汤圆在很多地方都有,然而玉溪华宁的豆末汤圆却别有一番滋味。”王贵咽下了嘴里的汤圆说。
楚留香观察着自己碗里的这豆末汤圆,洁白细腻的汤圆,金黄醇香的豆末,豆末和汤圆的组合本身就是一幅色彩独特、芳香四溢、绝对挑战你食欲。
五分硬币大小的白色汤圆,裹上豆末,洒上芝麻,再浇上糖水,这早就令楚留香口角生津。
由于汤圆太大,楚留香一口是吃不完的,所以先用筷子夹住,让汤圆全身沾满糖浆,然后夹下三分之一,他像品红酒一样闻闻味道,黄豆粉的香味早已溢满了屋内。
楚留香将豆末汤圆放进期待已久的嘴里,仔细感受糯米的圆润和柔韧,黄豆粉的细腻,糖浆的香甜,真是美味。
“楚兄弟,豆末汤圆看似做法简单,其实要做得好吃还是讲功夫的。”王贵见到楚留香的品尝动作,知道楚留香肯定吃出其中奥秘,于是说:“豆末汤圆最主要的是糖浆浓稀度最为关键,稀了没味道,浓了又太甜腻。”
“嗯,不错,这糖浆太考究手艺了,嫂子做的就停合适,甜味浓郁而不腻人,与糯米的芳香搭配的很好,加上这豆沫炒制的恰到火候,让这道美食香甜软滑中,还带着一丝吃食物的乐趣。”楚留香说完,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汤圆完全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着。
“在玉溪华宁县啊,跟着豆末汤圆齐名的是一种叫豆汤米线的小吃,那可是当地人每日不可少的东西。”老连长对着楚留香说,他看出来了,面前这位解放军对于吃的是非常感兴趣的,重要的是他很会吃。
“华宁县城的人一天只吃两餐,下午四点左右吃晚饭,如果到晚上肚子有些饿了,常邀约人到东城门外吃豆汤米线。”老连长说:“吃豆汤米线的地方,都没有店铺,摊点设在布篷下,电石灯照明。”
“土灶上一口大锅里金黄的豆汤翻滚,一股浓香沁人肺腑。其豆汤用优质豌豆炒香磨成面,加鸡汤煮成,倒入雪白的热米线中,加上鲜嫩的豌豆尖,配油辣椒、姜、蒜等调料,可谓其味无穷。”老连长边说,边拿起自己的酒杯喝了一口,然后接着说。
“豆汤米线在华宁的众多美食中独具特色,不可不尝。有喜欢随意小酌的,尚备有鸡肉、白肉、豌豆尖和卤猪头肉,配上一两碟小菜,或鸡头、鸡脚、鸡翅及脯子,或猪耳、猪拱嘴、猪舌头、豌豆尖、酸腌菜。吃起来,清鲜甜淡,咸辣酸香,无不兼而有之,因此,它成为一种物美价廉、众口赞誉的小吃佳品。”王贵接过了老连长的话,并同时给老连长碗里夹了一条油炸干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