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水灵光转身就走,刚跨出两步,就听见远处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听声音就知道是在赶路;
“快,同志们,前面就是富民县城,到了那我们就休息!”
夜晚中,传来了句鼓励大家的声音,却看不见人;
水灵光好奇地停住脚步,想看看是什么人在赶路,听话的意思,,应该不是普通老百姓;
月色之下,远处朦朦胧胧出现了一支10人左右,匆匆赶路的队伍身影,队伍并没有打火把,水灵光一时也无法看清是什么队伍;
“灵光姐!灵光姐!”
此时,匆匆赶路而来的队伍中,一个身影挥动着双手,向水灵光大喊,并努力将自己的身体跳往高处,能让水灵光注意自己。
此时水灵光正手持火把,对方自然能看清她;
“是小雅吗?”
水灵光大声地回复着这声音!
“是我,是我!”
这位叫小雅的女同志非常快速地应答;
“哎呀,怎么是你们,我还以为你们早到前面了!”
对于这支队伍的出现,水灵光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楚留香炊事班曾经有过高原反应,水灵光一路故意走的不快,可现在小雅所带的75号炊事班更慢!
水灵光迅速迎了上去,当看到已经非常疲劳的75号炊事班,隐隐有些心疼;
“怎么才到?”
“哎,别提了,一会说!你们今晚在这里过夜?”
“嗯!”
“灵光姐,这可是河上洞啊,你不怕?”
“嘿嘿,我不信!”
水灵光说完,对着最前面的75号炊事班班长道:
“你们今晚就跟78号一起休息了把,这里有些情况,你们来了更好!不过你们不要擅自做什么,知道吗?”
75号炊事班班长毛江一脸茫然看着水灵光,对于水灵光他自然认识,整个演习过程中,眼前这位女同志几乎与军区首长待在一起;
“好,如果78号炊事班有需要,随时叫我们!”
“嘘~~,小声点,你们所有谈话都要背着点那洞里的马帮,知道了吗?”
“哦,知道!”
毛江自然能听得出此话的重量,当然他也注意到78号炊事班班长正坐在河边与一位像是马帮马锅头的人在一起;
“75号炊事班班长,现在78号炊事班在执行战斗侦察任务,大家注意保密纪律,不要乱说话!”
“明白!”
毛江也不是新兵蛋子,自然知道一些;
对于75号炊事班的到来,楚留香炊事班战士自然注意到了,他们自然非常欢迎,因为如果真要与马帮发生战斗,实力的天平已经倾向于炊事班;
首先赶来的倪不小立即将已经疲惫不堪的75号炊事班行李接过来;
楚留香炊事班将75号炊事班接到自己选定的洞穴之后,根据水灵光的安排,75号炊事班决定在离楚留香炊事班几米远的地方安营扎寨;
看着今晚真要在洞**露营,小雅对着水灵光说:
“灵光姐,真要睡这里啊?你当真不怕?”
小雅与水灵光同一农场工作,今年才刚满18岁;
“不怕,你今晚跟我睡,有我在,你怕啥?”
说完水灵光指着自己那位于洞穴里面的帐篷说到;
“灵光姐,那位女同志说这里有啥,她怎么害怕?”
“哦,倪不小,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是封建迷信,不要信!”
“水同志,反正现在没什么事情,就当故事跟我们说说呗!”
谭秀才一边帮助75号炊事班整理宿营的地方,一边请求水灵光讲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传说,对各地的人文历史,这位秀才有着特别的爱好;
“毛同志,你们还没吃饭吧?”
“没,不过水同志,这我们自己解决,这是纪律!”
“好,你们自己解决,不过小雅可不用遵守!”
“不,灵光姐,我跟他们一起吃!”
“哈,小雅能耐!”
水灵光本意小雅年纪还小,让她来跟马帮和楚留香炊事班一起吃,但她还是小看了这位小同志了;
“那我就说说这洞穴的故事,给你们听听?”
水灵光要讲故事,不仅得到所有解放军战士的响应,连那些马帮人员都非常高兴,在这大山里,能听到一则传说故事,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情。
看到大家兴致盎然,水灵光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她决定从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记讲起:
明代大旅行徐霞客到访河上洞,并在游记中记载“余虽未穷其奥,已觉幽奇莫过,次第滇中诸洞,当与清华、清溪二洞相为伯仲。”
徐霞客在与好友聊天时候,曾提到一个关于河上洞的故事,也是他为游记里“未穷其奥”做了解释。
传说河上洞以前这里人烟稀少,附近树木茂密,灌木丛生,这洞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一日,富民县令做了一个梦,梦见从永定河中跳出一只红鲤鱼化身为观音;
化身观音对县令说:
“我在河里边白脸崖下山洞里受难,望你前来搭救!”
第二天,县令带着大队人马,鸣锣开道顺河而上寻找,果真在树木丛林之中找到了这里;
当时洞口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蛛丝网络阴森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为壮胆,命随从大放三声竹炮,炮声刚落,只见一条碗口那么大的一条大蛇从洞口上方掉落而下,向洞内窜去,转眼就不见了。
大惊之下,命众人急忙进洞查看,发现有一观音模样的大石面朝下扑在地上;
县令命人将其扶起,可是几十人都无法搬动大石丝毫,于是十分奇怪;
后来有人说这是蛇妖作祟,县令立即命人在洞内造青狮白象两瑞兽雕像,以求镇服蛇妖;
当青狮白象雕塑造成之时,洞内石壁上显出一些穿大领衣裳的人,这些人如寺庙里的和尚;
所以当地老百姓更愿意叫这个洞“和尚洞”;
但那位县令恐此名冲撞了青狮白象,于是亲自手书“河上洞”名字在洞口;
这样既顺从了民意,也规避了冲撞神明的忌讳。
“哎,倪不小你往洞里面走干嘛?”
“我去找找那青狮白象!”
“你们怎么来的如此晚?”
帐篷中,两位年轻的女士并排而躺;
“别提了,演习指挥部给的地图是错的!”
“哪里出错了?”
“灵光姐,你们没按地图走吗?”
“没有!我们一路坐竹筏过来!”
“难怪啊,我跟你说啊,螳螂川过青龙峡不是有个大山垭口吗?”
“哈哈,我知道了,你们是走那条地图上标的近路把?”
“是呀,是呀!在走那条路之前,我就跟毛江班长说,地图是错的,哪里有悬崖,根本上不去!”
“可是他不听,非要走,结果就到现在才来到这里!”
“我们也发现了地图上的错误!”
“灵光姐还是你们聪明,没按地图走!”
“哪里啊,我带的这个班班长本来也是要走那条道的,可是他拗不过我,而且我腿伤犯了,所以才走水路的,不然跟你们一样!”
在山洞里休息的战士们都躺枯叶干草之上,听着帐篷内小声的嘀咕,尤其是75号炊事班的战士,此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第二天太阳还没有出来,山洞里所有人都开始做出发准备了,山里人讲究路越走越亮,所以赶路的习惯是凌晨起床,而当太阳快要下山时,一定要找到住宿的地方;
马帮决定从这里再次进入大山,前往黑井镇,那里有口千年盐井,也是各路马帮在茶马古道重要汇集地之一;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同“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贸易开辟的道路;
由于西南地区地形复杂,道路艰险,古人只能以马匹加人肩扛手抬才能通过;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
提到茶马互市,就不得不说普洱茶!
云南所产的茶叶由马帮分别运往内地、西藏、国外,四面八方的出现了茶马古道的热潮。
马帮运输茶叶的路程是非常险峻,路途遥远,翻高山涉河水,险峻的地形和多变的环境,才能到达目的地。
再用茶叶换取当地的布匹、铁器、生活用品等等,马帮再返回云南。
马帮将食盐从黑井古镇带进云南十万大山之中,为云南人带来他们生活必须的食盐,马帮采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让十万大山中的优秀特产也让世界知晓。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也是茶马古道重要的分支路线;
它依山傍江,是一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也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
去黑井古镇是王贵与楚留香计划的一部分,而王贵跟马帮解释为什么要更改回家路线的说法是多驼一些食盐回家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