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所以上海方面军也挺冤枉的,他们也想走正常途径把枪械交给高冠吾。

可这些鬼子头也都是人精,对南京政府内的情况一清二楚。

这批枪若是交给南京政府国防部,那么能落到高冠吾手里的绝对不超过200支,其余那800肯定都被其他系统以火耗漂没为名给分了。

而且这都没法追责,甚至问都问不得,问就是“都是为皇道圣战效力的,凭啥只给他高冠吾?大家都是被其他中国人戳着脊梁骨骂十八代祖宗的。同样是汉奸,太君你可不能偏心啊……”看看一张张哭得菊花带屎的面孔,太君们想发火也没法发……

这也是冈田酉次只能动用私人关系去找老战友的缘故。

冈田酉次作为主管经济的“顾问”对于时局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战争进入相对的战略相持状态,后勤补给压力便越发大了。

原本可以打一路抢一路,在搜刮完某地所有的存货前把战线继续向前推进去下一站枪,现在不行了,当然鬼子兵的抢劫本事从来就没有差过,但随着战线深入,内地的物资钱粮远不如东南沿海富裕。

何况在日本兵开到前,溃退的国军已经先抢了一遍,这可是国军祖传的手艺,中国人抢中国人的效率可是高太多。

眼看前线部队开始缺量,这是要命的事情,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南京政府尤其是江苏这块赶紧把经济恢复起来,这样才能以战养战。

这大堆的问题仔细梳理下来的结论就是:

总之,高冠吾需要立刻得到武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治安别动队”派到浦东。

利用夏天这段农闲时光,一边加紧训练,一边剿匪剿共。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等到秋收时节,这支“治安别动”就能当大用了。

不但编制可以扩张,其在浦东的经验也可以快速复制到江苏全省。

再通过对江苏省的清缴再度扩军,从而推广到整个南京政府的控制地区。

于是经过冈田酉次一番操作后,上海方面军的某个军需仓库出了一批货…

当任援道的900人跑到上海市郊接收武器时都倒吸一口冷气。

全部崭新的中正式步枪,枪声烤蓝未退,不少枪的枪机上还有厚厚的牛油,显然这是全新的货色,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至于刺刀子丨弹丨手榴弹轻机枪也是一应俱全。

为了好做账,高冠吾亲自去打了欠条。

意思是,为了*****圈所计,特向皇军借用其在战争上缴获的“军用枪支”1000支,半年后归还。

看起来一切正常,但奥妙在于,并没有完全载明这些枪械的状态。

拿到手是全新的,而以高冠吾的估计,光整个浦东地区流落民间的各种枪械就有数千之多,其中不少和烧火棍没区别。

但好歹有枪托有枪管有机匣(准星就不一定有了),至少从表面上看完全具备构成“军用枪支”的定义。

到时候就用这些玩意去归还好了。

至于日方是不是会认?

肯定得认啊!

冈田酉次是放着干嘛用的?

待到“剿匪”成功后,让他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再去老战友处转一圈不就结了?

什么枪不是枪?

全新的枪支白白扔在仓库里发霉生锈,不如弄出去给治安军使用,还能换来占领区的太平。

这种与公与私都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大家携手,绕过让人讨厌的官僚系统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才是对天皇陛下最大的忠诚。

“我等不知是忠是愚,唯知一路狂奔……”

这话陆军人人都知道,明面上不说,但暗地里要做点“大买卖”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挂到嘴边。

总之,这支“治安别动”在各方面的有心推动下,以极其少见的高速迅速成立起来。

装备精良,并且士兵素质也不错,任援道这次也算下本钱。

以最精锐的独立团一营二营为主,凑出900人。

这900人若是脱了军装,个个匪气遍体,原本多是太湖水匪出身。

军纪军容一般,但手上确实有功夫,能打能拼,单兵与小团体战斗力极强。

高冠吾自己手下也有不少门生故吏都是基层小军官,现在统统归拢起来也塞进了治安军。

由于事先说得很清楚,任援道的人马最终是会原原本本回去的,这次来浦东就是借助大家的军事能力一起来剿匪顺便发笔财。

一时间双方竟然相处得颇为融洽。

至于编制,依然是掺水式的。

治安军总编为一个团,不过没去军政部申领番号,走的是民团编制,换句话说不找中央政府领军饷,反过来也不受其节制管辖,看上去是损失了原本可以到手的军饷钱,但实际上也避免了被军政部以“前线紧急”为由而吞并的命运。

高冠吾为了这支部队的健康成长,实在是挖空了心思。

他自己也着恼“要是把老子这点心思全用到剿匪f共上去多好!”

治安别动总队下辖一二三,三个营。

每营300人,分别驻守在浦东三个县的县城旁。

一来可以避免与县城的伪军日军产生冲突。

二来,高冠吾对这群土匪的“战斗力”还是心有余悸的,县城是一县精华所在,若是放了这群饿狼进去,万一发起性来,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高冠吾,任援道,冈田酉次等人在不停忙碌的时候,六场这边却是另一幅景象。

土地庙的野道士李玄真现在日子开始好过了。

祝为民守望队起来之后,六场附近就再也没有其他队伍敢过来打秋风。

甚至连以前常见的,掘壁洞、日闯、偷野货、偷吃、偷香头等绝迹了。

除了偷南瓜-在六场被称为偷子孙,有那经年不孕的夫妻为了求子嗣,而“悄悄”的去邻居的田里偷几个南瓜回来,取南瓜多子之意,这种行为主人向来视而不见,甚至还会甩个翎子过去“喂喂,田东头肥料足,饭瓜长得大,籽也多……”行窃者遂千恩万谢而去,第二天少不得送几个鸡蛋过来回礼……

大伙虽然给保卫四大队缴粮,但与被土匪抢劫比起来,前者实在是太过于价廉物美。

今年老天爷给脸,风调雨顺的,双抢其间大家累得半死,但收成比往常好了不少。

大家手里有了活钱后,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蒸蒸日上起来,李道士现在每天都能吃饱喝足,间或还让土地塌鼻子阿二去镇上酒馆里打上半斤糟烧,来个一醉方休。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诶啥?

以前他晚上睡得鸡晚,早晨起的比鸡早,不是他勤劳,而是要负责搬运路障。

现在部队起来之后,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来。

保卫四大队的队员每天晚上都会轮班在镇口站岗,在镇上巡逻,虽然不过三五人的小队,但也够让居民安心。

不被湮没的历史-浦东抗日游击队》小说在线阅读_第1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九大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不被湮没的历史-浦东抗日游击队第1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