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但最近上级指示下来,要求除非是精良的枪械,比如中正式或者轻重机枪,其余的各部自行就地处理,如果能换成金银或者其它小体积硬通货的那是最好,根据地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些而不是枪械。

王静斋不明白这命令到低是为什么,作为军人他只要执行就好,但私下里,他也有些担忧。

原本根据地对枪械的需求是多多益善,现在忽然不需要了,那说明根据地应该也碰到了困难,大概是要调整策略了。

他人在六场,但心却一直在山里。

是的。

山里的条件比六场要艰苦的多,别说荤腥了,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

这个饱可不是单纯的吃米面等细粮,而是山芋,南瓜,玉米,甚至当令的野菜和粗粮混合起来的食物,但大家吃得都非常香。

眼下既然根据地碰到了困难,那么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最好的办法就是送钱过去。

至于钱从哪儿来?

浮桥镇好歹是弄到了十支步枪,破破烂烂,有两支干脆连膛线都快磨没了,一开枪,子丨弹丨就不知道往那而飞。

刺刀全部欠奉,鬼头刀倒是有一把,但那玩意被祝为民私藏起来,说是要当个镇宅中的纪念品。

王静斋也不好多说什么,实际上那破刀钢口极差,属于吓吓野人头的样子货。

但看到祝队长那副认真的样子,王静斋忽然为人师表的感情涌动-还是不要轻易揭破学生的梦想吧……

话说回来,枪烂归烂,但毕竟是制式武器,在这个盗匪遍地的时代,倒是不愁销路。

这枪卖掉的钱也不是全往山里送,别忘了周得同这儿可得要吃一份,毕竟他是镇长对着晚上的行动眼看眼闭就很不容易。

再说,老头子年纪大,日常吃穿讲究,开销也多,贴补点倒也讲得过去。

还有,原本的三中队能升级成四大队,也是南汇县长冯达看了周镇长的面子才签的字。

但是呢,这要是不送金条过去,对方这支笔未必就提的起来。

总之,周老老这儿要留一份孝敬,自家战士也不能亏待了。

行动回来,一定要让大家吃饱吃好,羊肉管够……这也是不小的开销,加上养队伍的钱。

剩下的才是送到山里去的。

对此,上级也早有指示,“先努力发展壮大自己,有余力的话,再接济根据地”

根据地日子苦,但也有好处,有地盘,就意味着能发展小农业和小的作坊业,倒是能满足部分需求,

101

王静斋到了周浦。

想了想还是去茶馆坐坐。

周浦是大镇,他这样的陌生面孔出现也是常事,偶尔会被人多看几眼,但也就多看几眼而已,并不会引来盘问和盯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毕竟,现在战线向内陆推进,周浦作为浦东贸易中心城镇的作用又被发挥出来。

皇军和南京伪政府都需要资金和货物流动起来,这样沦陷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恢复,他们也能顺理成章的搜刮到更多的钱物用于支援前线的不义之战。

王静斋今天一身青布长衫,头上戴着顶细工草帽,鼻梁上一副墨绿色的圆框太阳镜,显得时髦又潇洒,仿佛浦西写字间里的高级职员。

到茶馆直接要个雅座包间,让堂倌挑几样店堂里的拿手点醒过来,不拘咸淡,不问价钱,捡好的就是,又要了壶今年新茶的太平猴魁。

堂倌见他衣着考究,但还是有点为难。

主要是这茶叶让堂倌发憷,这年头西湖龙井便宜,反而是太平猴魁贵,为啥?

杭州也沦陷了,拿龙井方便,而猴魁的产地黄山附近,依然是伪军和忠救军游击队相持不下的地方,总体来说还是忠救军占的优势多点。这就导致了交通不畅。

猴魁的叶片又长又宽,卖的就是这奇特的外形,一旦运输保管不当,导致叶片折断或者碎裂,那价钱立刻下来。

故而,一壶猴魁的价钱能买两壶龙井,而在战前,则恰恰相反。

毕竟江南地区的绿茶便是以狮峰龙井为尊的。

王静斋倒也不忙,摸出几张钞票扔在桌子上“够了嘛?”

“不敢,不敢,先生,这个没有先收钱道理的……”堂倌吓了一跳,连忙道歉“而且,这,这太多了,三张就就够了……”

“都给你,东西要细心弄。”他关照

“是是,晓得,晓得,一看老爷就是发财人,生意做得大好老……”堂倌一边鞠躬,一边手脚麻利的将钱塞入贴身口袋里。

今天这小账太多了,顶平时半个月了。

于是,将原本就光可鉴人的桌面又认认真真擦拭几遍,一面嘴里谀词如潮。

这是职业道德,收了人家的铜钿,终归要让人家心里舒服舒服的。

“最近生意蛮好阿是?”王静斋随口问道。

“托你大佬馆的福,还可以,还可以,混口饭吃……”

“你们这茶馆蛮大,你手脚也勤快,看来附近人都来这里谈生意啊……”

“哎,这个倒不是吹牛逼,我们老板朝上三代就开茶馆了,是镇上最大生意最好的茶馆店。不要说谈生意,就是吃讲茶也专门到我们这里来。”堂倌脸上带着几分得色。

吃讲茶不同于吃茶。

乃是江湖人士解决恩怨的一种方式。

双方有了冲突,但碍于各种原因都不愿意兵戎相见,于是约定日期,包下一间茶馆,约请江湖大佬和各自兄弟,坐下来谈判。

能被选中的茶馆,自然是得到双方认可的,哪怕茶钱一分不要,老板还要倒赔点心钱,也愿意。

毕竟在这里吃过讲茶后,江湖人和老板就算有了一面之缘,普通的地痞流氓就不敢来闹事了。

“啧”王静斋知道自己来对了。

“吃讲茶,看来这里江湖好汉不少,嗯,我这个生意人倒是来对了……”

堂倌是灵活的角色,一听这话,立刻打蛇随棍上“先生,你是做啥生意的?别见怪,我不是乱打听,我从小就长在镇上,到现在二十多年,什么事情我不晓得?你说对伐?”

“嗯?这倒是。哎,你放心,生意成功,不会忘记你的。至于我做的生意嘛?”王静斋不在说话,伸手比了个八字。

堂倌吓了一跳,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先生,你是这个?”也比了个八字,食指还一扣一扣的。

“是的,你有可靠下家伐?”说着王静斋从衣兜里摸出两枚大洋,在手里抛了抛。

堂倌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要是生意成功,都是你的!”

袁大头啊,这是。

36年国民政府进行币值改革,取消银本位制,取而代之以法币。

当时规定银圆与法币的兑换比率为一比一。

不被湮没的历史-浦东抗日游击队》小说在线阅读_第1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九大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不被湮没的历史-浦东抗日游击队第1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