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而其他三十多人,依然是保安团性质,一手锄头一手枪。

这样改制的优点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这支部队战斗力的上限,同时又不至于对镇上形成经济负担。

祝为民不是没想过把这些人全部按照职业化的军人来操练。

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是满员满枪的两个排呢,而且机枪手榴弹一应俱全,还有盒子炮可以客串冲锋枪,但从火力配置角度而言,不输税警队,至于和平军那是甩他几条马路了。

王静斋对他兴致勃勃的建议颇不以为然,但吃不住祝某人整天在耳朵边罗唣,索性扔了把算盘过去。

算盘噼里啪啦响过一阵后,祝为民彻底打消扩编的念头。

这并不是单纯的出钱问题,还要考虑到镇上和周围村庄一下子少了好几十个壮劳力,这个缺口可是太大了。

江南乃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以人口密度一直很大。

以六场的体量来看,原本少上一百劳动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来替补的人数足够,二来可以花钱到周围去雇人。

但这是抗战开始前的事情。

813之后,原本自给自足的乡村小农经济体系被严重破坏,人口结构方面受损严重。

原本富裕的劳动力,被拉壮丁拉走一批,吓得逃走一批,趁着机会跑单帮离乡背井一批,还有些人去向不明,但实际上都知道是去参见了某个组织……

这么一来,劳动力顿时捉襟见肘起来,如果眼下六十多号人全部脱产军训,估计稻田都要荒芜不少。

何况,脱产军训不是单纯的联系正步走并刺刀,是要实弹射击的,子丨弹丨是硬通货,是要用袁大头或者棉花大米去换的。

保卫四大队或者说六场镇实在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花销。

而这核心的二十四个人,都是精挑细选。

不但身强力壮,选的也多是没有家累的年轻村民。

王静斋特地找了周得同,让老头子把这些人的家庭情况都写出来,然后想办法亲自核对。

以确保里面不会混进唐全禄派出的狗腿子这种乌龙事件。

这二十多人是整个保卫四大队或者说淞沪游击总队五支队的最强战斗力,祝为民也好王静斋也罢,可是指望他们来承担重大职责的。

这天晚上,五支队又出动了。

王静斋和祝为民带队,老冯抱着机枪蹲在船头。朱志英和徐发树则留在镇上,毕竟镇上还有好几十队员也需要有人来发号施令。

“祝队长,今朝晚上我们去做啥?”乌篷船里,祝为民身边挤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个个都晒得墨墨黑,身上穿着短褂子,露在外面的胳膊肌肉鼓鼓囊囊,一看就是力大无穷之辈。

祝为民没好气的道:“你们几个赤佬,别问东问西,给我抓紧时间困一觉,今天要跑蛮远,船要开两个多时辰呢……不要晚上不困,生龙活虎。白天训练的时候给我装死狗……”

97

“祝队长,你这冤枉我们了……我们三个现在进了一班,别人都说苦,但是,我们师兄弟觉得和以前比起来,那真的是在天堂了!”一个叫方忠的小伙子说到。

“是啊,是啊,方师兄说得对,比起学生意,现在的日子真是好过,吃得饱,睡得足,隔三差五有肉……还不用扛大包抬酒瓫,真真是舒服……”说话人叫瞿飞。

三人都在万兴酱园里学生意,最小的丁鹏没有说话,但频频点头,显然对两个师兄的话深以为然。

“祝队长,都说最苦三件事,打铁摇船磨豆腐,其实啊,都是说说,我们做酱园行的苦,那才真叫苦!”

“打铁夏天热,但冬天舒服啊,摇船要起早,但晚上能睡觉啊,磨豆腐就不说了,嘴巴干了就有豆腐浆喝,还能偷吃点豆腐皮……是伐…”年纪最大的方忠说道。

酱园曾经是个发财的行当,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排第五,而且浦东和上海做菜都讲究浓油赤酱,这酱油的消耗量自然少不了。

做酱油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进入门槛很高,传统的酱油都是靠天吃饭晒出来的,要想酱油香,那么从酱油酿制成功后至少要经过整整一年的晾晒才能勉强够用,一些考究的酱油甚至得晒上三年。

这种超长的时间导致了开酱园需要沉淀入大量的资金,而且晒酱油需要足够大的地方。

酱园不是小门小户能从事的行当,多是本地富商,手里有钱家里有地,想多开个财源,不求爆赚但图稳定。

开张前三年是不指望赚钱的,但是熬过三年后,商品和客源稳定下来,酱园的收益可以做到非常不错,细水长流下来,粗看钱不多,但现金流特别好,一家酱园传几代人是很常见的。

尤其在吴地这种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人们对酱油的耗用是固定的,并且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需求量也会缓慢增加,同时酱园还兼着制酒制醋,以及出售各种腌制的酱菜,总之生意好,很好,非常好。

万兴酱园是浦东数得着的老字号官酱园,那块烫金的官办酱园的木牌子已经好几十年了。

因为制酱要用到大量的盐,在盐税严格的前清只有拿到了官府的凭证才能开酱园,而进入民国后,随着盐业的放开,所谓“官办”也就成了历史名词,但反过来有这招牌的说明都是老字号,哪怕东西贵点,大家也要去卖。

浦西的酱园行当主要被海宁人所垄断,而浦东么……自然是本地人为主。

这三兄弟年纪相差不多,都是二十出头的样子,别看年纪轻,都是老酱园工人。

十二三岁就开始进去学徒,三年萝卜干饭吃下来,转为正式工人,有了一个月十多块的工资可拿。

不被湮没的历史-浦东抗日游击队》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九大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不被湮没的历史-浦东抗日游击队第1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