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步坦协同战术,需要步兵与坦克之间的紧密协作。”
“有不少人认为坦克拥有厚实的装甲,所以无需步兵保护,这个观点是极端错误的。”
“坦克虽然拥有厚实的装甲,但是由于视野狭窄,很容易遭到反坦克武器抵近摧毁,在淞沪会战中,我军坦克甚至还有被日军爆破手用丨炸丨药包炸毁的不光彩记录!所以说,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坦克和步兵的保护是相互的!”
“黑板展示的,是一个标准的步坦协同战斗小组。”
“中间是坦克,负责吸引敌方火力,为己方步兵提供掩护。”
“坦克右边是两个战斗小组,由副班长率领一个观察小组加一个火箭小组组成,观察小组共有两人,一名观察手,一名狙击手。”
“火箭小组同样两人,一名火箭手,一名弹药手。”
“在坦克的左边则是三个战斗小组,由班长带队。”
“两个机枪组,两名机枪手加两名弹药手,一个火箭小组,一名火箭手加两名弹药手,一共为十人。”
“这是一个标准的步坦协同战斗组。”
“接下来要讲的就是步兵与坦克间的通讯。”
“我前面说过,坦克视野极其狭窄,很难发现前方的危险。”
“步兵由于视野开阔,相对容易发现危险,比如敌方的火箭小组。”
“这时候,步兵就需要将危险报告给坦克,但是坦克引擎的噪音非常大,靠语音提示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有两种通讯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红旗。”
所有的学员听得是聚精会神,笔记也不停。
宇佐美隆又道:“通讯步兵高举红旗不动,坦克就要停止前进。”
“通讯步兵的红旗指向一个方向,坦克就朝红旗所指方向前进。”
“通讯步兵高举红旗,左右摇动,然后指向一个方向,坦克就要瞄准红旗所指方向进行射击。”
“除了红旗通讯,还有一种就是曳光弹通讯。”
“步兵班的其中一个火力组需要装备曳光弹,需要引导坦克进行射击时,就对准目标连续发射曳光弹。”
“同样的,当坦克发现危险,需要步兵协助时,同样也可以发射曳光弹。”
“说到这,同学样对步坦协同已有大概的印象,但这只是大概印象而已。”
“实际上,步坦协同战术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因为战场环境不同,步坦协同战术也要做出相应调整。”
“比如说巷战,在狭窄的巷道中队形根本就施展不开。”
“比如丛林战,步兵的视野同样会严重受阻,怎么办?”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逐一讲解……”
听到这,钟毅就觉得不用再听下去,宇佐美隆是有真本事的。
当下钟毅便来到隔壁正则班的教室,准备给正则班17期的学员上步坦协同课。
正则班17期也基本都是四川籍学员,学员数量则有一百多人,几乎是特别班第5期的两倍还要多。
特别班第5期的学员大多是高级军官。
正则班的军官则大多都是连一级军官。
连一级军官年龄较轻,大多没有成家,所以钟毅没给他们放假,现在全班一百多个学员都已经到齐。
就在钟毅给正则班17期上课的时候,教室后门又进来不少人。
这些人却是正则班16期、还有15期的学员,甚至于还有教官。
跟中央军校的学制不同,陆军大学的学制是三年,所以除了新招的正则班17期以及特别班第5期,还有正则班15期及16期。
除此之外,还有将官班乙级第一期,乙级第二期。
不过将官班乙级一期的学员跟乙级二期的学员一样,基本不会呆在学校,说白了他们就不是来这学习军事理论的,而只是进来踱金混一张文凭。
不一会儿,正则班第17期的教室就已经整个被挤满。
看着教室里聚集的学员是越来越多,甚至还有教官,钟毅忽然改了主意。
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是给这些教官还有学员讲讲当今世界的最新战术,比如说德国人首创的闪电战!
钟毅说道:“步坦协同战术的要旨,大概就是这样。”
“根据不同战场环境,步坦协同战术会有相应变化,但是今天我就暂时不展开讲了,今天我先给大家讲讲步坦协同的高阶战术!”
下面听讲的学员还有教官便是一愣,步坦协同还有高阶战术?
尤其是刘古复等教官,一下都懵了,步坦协同战术他们知道,但是步坦协同的高阶战术又是个什么鬼?钟毅跟他们之间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
钟毅说道:“我刚才讲的是步坦协同,只是小组战术。”
停顿了下,钟毅又道:“那么我们不妨对此延伸一下,假如战场上有十个这样的战斗小组,还采用一样的战术吗?”
“对没错,十个步坦战斗小组的战术基本还是相同的。”
“但如果战场上有一百个甚至一千个步坦战斗小组呢?仍然采取一样的战术?”
“这就不对了,当超过一百辆甚至上千辆坦克集中在一起时,就不能继续采用刚才所说的步坦协同战术了。”
“要不然的话,步兵和坦克拥挤在一起,互相间会形成干扰。”
“真要是这样,步兵和坦克之间非但不能形成互相保护,反而还会形成掣肘!”
“所以这时候,指挥官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限制进攻的步兵以及坦克数量,再就是换一种步坦协同战术。”
“大概十年前,世界军事界的主流是限制投入到进攻的步兵以及坦克的数量。”
“但是有一个名叫古德里安的德国军官,却提出了另外的一种步坦协同战术。”
“传统意义上的步坦协同战术,是一辆坦克与一个步兵小组之间的协同作战,于是古德里安就大胆的设想,可不可以将一百辆甚至一千辆坦克当成一辆,然后将一个师甚至十个师当成一个步兵小组,再沿用步坦协同战术呢?”
“真要是这样,这个由成百上千辆坦克、以及一个师乃至于十个师所组成的‘步坦协同战斗组’所能发挥出的突击力将会极其惊人!”
“因为这个‘巨型步坦协同战斗组’的箭头是成百上千辆的坦克,无人可挡!”
“既便是由钢筋混凝工事构成的防御链,在这个攻击箭头面前也是螳臂挡车!”
“这个锋利的箭头将会以摧古拉朽之势,将会以泰山压顶之势,轻松碾碎敌军防线,突入敌军的防御纵深。”
“而这,就是古德里安所首创的闪电战!”
“这绝不可能!”一个教官提出质疑道,“坦克的机动速度极快,步兵不可能跟得上!”
“刘古复教官,是吧?”钟毅的目光转向提出质疑的这位教官,笑着点头说,“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的,步兵机动的确是个问题。”
“但聪明的德国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古德里安的办法是,给步兵师装备足够数量的卡车及装甲车。”
“说白了就是,协同坦克突击集群作战的并不是一般的步兵师,而是摩托化、机械化的摩托化步兵师或者机械化步兵师!”
“摩托化或者机械化步兵师,就能够轻松跟上坦克集群的速度!”
“德军正是凭借着这一战术,在不到四个小时内就灭亡了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