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兵力恢复了,装备也极大的改善。
川军刚出川的时候,只装备少量汉阳造或者毛瑟98k步枪,绝大部分川军官兵所使用的都是川省自造的单打一。
所谓的单打一步枪,就只能装一发子丨弹丨,打完之后得先把弹壳抠出来,然后重新装填子丨弹丨,然后才能再次射击。
就这样的原始步枪,还做不到每人一支。
有相当数量的官兵,甚至只能扛把砍刀。
不过现在,划入到浙闽战区的四个集团军将近三十万川军,已全部换装日械,什么三八大盖、歪把子、九二式,掷弹筒甚至迫击炮,统统都装备上了。
第23集团军甚至还有一个直属于集团军司令部的步兵炮团,装备了从日军那边缴获的8门70mm步炮。
所以现在,第23集团军的官兵信心很足。
上至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下到每个士兵,都想着上战场跟鬼子狠狠干一架。
这种情况下,对于仍旧留在后方担任警戒,第23集团军的官兵就有些瞧不上,唐式遵心下也有些松懈。
所以接到俞良祯的电话后,唐式遵也没太当回事。
挂断了电话,唐式遵便又给第50军打了一个电话,让郭勋祺派兵保护祖坟山。
郭勋祺的心思也都在前线,一心想着上前线打大仗,又哪肯把兵力派到祖坟山?最后只是让第144师师长范子英派了一个连去祖坟山。
时间很快来到了4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
经过三个昼夜的急行军,宇佐美隆亲自率领的高桥大队500余官兵,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龙游游境内的东峰山。
小鬼子选的行军路线十分刁钻,正好卡在三战区跟浙闽战中的中间,这一区域除了偶尔会有新四军的游击队活动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武装力量。
而小鬼子又别出心裁的换上了新四军的军装,伪装成新四军在行军。
所以一路上并未引起国军怀疑,而新四军的游击队这段时间也恰好没在这一片,所以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
鬼子很顺利就进入龙游县境内。
然后借着夜幕的掩护悄然抵近到东峰山附近。
东峰山与湖镇的祖坟山直线距离还不到十里,中间就隔了条富春江。
站在东峰山的半山腰上,宇佐美隆甚至已经可以通过望远镜的视野,清楚的看到对面祖坟山山顶上高耸的雷达塔尖。
放下望远镜,宇佐美隆也难免有些神情激动。
风餐露宿在崇山峻岭中潜行了整整三个昼夜,终于顺利抵达目的地!
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只见时针已经堪堪指向了清晨五点四十分,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放亮,再等下去,部队暴露的风险就会急剧增加!
毕竟这一带已不是山区,东峰山也仅只是一座并不茂密的小山而已。
一旦让中国人发现行踪,数以万计的国军半天之内就能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所以不能等了,必须得立刻发起进攻!
宇佐美隆做出这一决定,是经过缜密计算的。
情报显示,湖镇仅只有一支不足百人的民团,再就是国军的一个排。
这段时间,国军或许会派更多的部队来驻守,但兵力应该不会太多,顶天了也就是一个加强营的兵力!
而以高桥大队的战斗力,最多两个小时就能解决掉国军一个加强营!
就算把渡河的时间算上,最多也就三个小时,而国军主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个小时之内赶到湖镇,所以他们奇袭得手的机会非常大!
想到这里,宇佐美隆便向高桥重三微微点头。
高桥重三无声的一顿首,然后转身回头向身后的四个中队长猛一挥手,下达了立刻抢渡富春江的命令。
下一霎那,正在林中休息的鬼子便纷纷起身。
稍加整队,一队队的鬼子便从树林中开出来,开向江边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时候,有不少村民已经起来在田中劳作,冷不丁看到一支军队从树林中开出来,便不免有些惊讶。
不过也没有太多的惊惧。
因为最近来的军队很多,村民们已经习惯了。
有个胆大的村民甚至上前问了一句:“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立刻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上前回答:“老乡,我们是新四军三五支队的,奉上级的命令前来浙西协助浙闽战区抗战,请问你们有渡船吗?我们要渡河。”
“渡船?有有。”村民一指村口道,“瞧见没?那就是渡口。”
“老乡,真是谢谢你了。”干部模样的说完向着村民一鞠躬。
“诶呀,真是太客气了。”村民赶紧双手连摇。
这个江边的小村庄叫社屋墩。
社屋墩渡口仅只有一条渡船,一次可以摆渡差不多五十人。
摆渡的船夫是一个聋哑老人,并没有多问什么,等人上齐,交过钱,便开始卖力的摇起橹浆,渡船便一点点往南岸靠近。
不过在江南岸,却设有卡点。
两个背土枪的民兵正在站岗。
看到渡船靠近,并且船上还站满了军人,两个民兵便立刻卸下肩上挎着的土枪,只不过枪口没敢指向渡船。
其中一个民兵神情紧张的问:“什么人?”
能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高桥重三回答道:“我们是新四军三五支队的,奉了上级的命令前来浙闽战场增援。”
“新四军三五支队?”那个民兵愕然道,“怎么跑浙西来了,有路条吗?”
“路条?”高桥重三愣了下,还要路条?一个渡口也把守得这么严格吗?
当下高桥重三说道:“老乡,我们来得急,所以没来得及开路条,不过等上了岸,我们就会跟当地的国军接洽,一定会把路条给补上。”
听到这,刚才问话的民兵顿时脸色微微一变。
其实哪有什么路条?路条什么的根本就是他随口胡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