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是浙闽战区,既便是整个国民政府,财力上也远不足与日本政府相提并论,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政府现在其实并没有全力以赴,他们的战争潜力其实只开了不足四成,一个可怕的事实就是,如果日本政府全力以赴的话,至少可以动员超过两百个师团、五百多万陆军开赴中国战场!”
听到这,常校长不由悚然倒吸一口凉气。
两百多个师团,超过五百万的日本陆军?
这样的画面,只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刘声又说道:“不过,日本政府肯定不会这么干,因为日本政府真要是动员两百多个师团发动举国之战,就算是打赢也会元气大伤,而当今世界上可不只中日两个国家,在日本的周围可还有苏联以及美国等列强在虎视眈眈。”
“说的没错。”白崇悲道,“日本政府能够动用陆军的一半兵力前来中国战场,就已经是他们的承受极限,再增兵的话就要伤筋动骨。”
“元气大伤,伤筋动骨?”常校长问道,“什么意思?”
常校长是真的有些困惑,如果日本政府可以动员超过两百个师团五百万大军,那他们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全力以赴,争取一棍子就将中国打死呢?只要一棍子打死中国,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总好过现在这样不上不下。
刘声解释道:“超过两百个师团五百万军队,只是日本政府的战争动员极限,意思就是日本政府有能力召集、武装这么多武装部队,但不到生死倏关的关口,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因为一旦这么做了,也就意味着日本国内所有工厂都要全部停工,所有学校都要全部停课,甚至就连农村的农田都要大量荒芜。”
“因为所有的工人、所有的老师、所有的农民都已经拿起了武器,上了战场。”
“真要是这样的话,日本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陷入全面停顿,既便是打赢了,至少十年内不可能恢复元气。”
“在这个大争之世,一旦失去十年时间,日本就再也不会有机会。”
“所以健公才会说,日本政府最多也就投入一半陆军到中国战场,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承受极限,再行增兵的话,就要影响他们国内的工业生产及政府运转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到现在为止,日本政府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也就六十多万人,远远不到可征召陆军的一半!”
常校长恍然点头道:“我明白了,就是小日本的战争潜力仍然很大,如果有必要,他们其实真有实力发动对中国的灭国之战,虽然最终结果未必就一定能够赢,但是至少他们有能力发动灭国之战,你们是这个意思吧?”
“是的。”刘声说道,“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其实完全有能力继续扩大攻势,攻占川省甚至大西南也是完全有可能,但是这样的话日本政府就要耗尽潜力,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与西方列强的争霸,所以他们权衡再三,还是打消了继续扩大攻势的念头,转而与国民政府和谈。”
常校长道:“那么说回第三次浙闽会战,我们有没有机会打赢?”
刘声说道:“第三次浙闽会战跟中日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国民政府肯全力以赴,那么日本政府就一样会陷入到骑虎难下的局面,若是全力以赴,日军有很大机会可以打赢,但这势必会严重的削弱他们!”
白崇悲道:“日军要想彻底赢得浙闽会战,八个师团加一个旅团是不够的,再来八个师团加一个旅团也未必够!当然,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国民政府也必须源源不断的向浙闽战场输送补充兵,五十万人不够,那就一百万人,一百万还不够,那就两百万人!”
刘声说道:“举国与战的话,或有一线生机!”
“举国与战?”常校长闻言神情猛然一凝。
听到这句话,常校长一下就回忆起了三年前的淞沪会战。
三年前的淞沪会战,国民政府也是举国与战,常校长几乎把他能够调动的军队全都调集到了淞沪战场。
可是最终,却打了个大败仗。
这段记忆,让常校长不快乐。
刘声看出了常校长的不快乐,说道:“校长不用担心,这次的举国与战,与淞沪会战又有所不动,淞沪会战我们属于仓促应战,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但是这一次,浙闽战区却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实还有一句话,刘声没有说出来。
这次浙闽会战与淞沪会战的最大区别,是最高指挥官不同。
淞沪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是老常你这个军事门外汉,但是第三次浙闽会战的最高指挥官却是钟毅这个真真正正的军事天才。
所以局面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就算最终无法获胜,局面也断然不至于像淞沪会战那样崩坏。
但常校长还是有所顾虑,让他再次把全部的身家性命押上去,在浙闽战场与日军展开关乎国家民族的战略决战,他真的不敢。
万一打输了怎么办?这可是决战!
这时候,张治中匆匆走进了书房,手里还拿着一纸电报。
“校长。”张治中一进来就报告说,“浙闽战区刚发来急电。”
“浙闽战区急电?”常校长急声问,“浙闽战区是怎么说的?”
张治中神情凝重的说道:“电报说,第三次浙闽会战所面临的形势超乎想象,所以他们希望,统帅部能够给予足够的人力支持。”
常校长神情一沉,意思就是兵不够呗?
还希望统帅部能从各战区抽调更多部队?
可现在浙闽战区的建制表上已经有了八个集团军,还要多少?
难道真要把全军四十一个集团军全调浙闽战场去?怎么可能。
稍稍停顿了一下,张治中又接着说道:“具体来说,就是浙闽战区希望统帅部能够尽快抽调二十万川军出川,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再动员三十万到五十万川军壮丁,一旦有需要则立即出川,奔赴浙闽战场!”
“再抽调二十万川军?”常校长闻言不由得一愣。
白崇悲和刘声也是面面相觑,钟子韧脑袋被驴踢了吗?
全国这么多省份,这么多兵,就数川军的战斗力最差,可你偏偏只要川军?
还要再准备三十万到五十万川军壮丁,你要这么多叫花子壮丁,到浙闽战场去干鸟?去跟日本人乞讨把日本人讨穷吗?开啥玩笑。
常校长也不太信,愕然问道:“文白,电报上真是这么说的?”
“是的。”张治中没有多说,只是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常校长。
电报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常校长看完之后不禁有些懵逼。
这个钟毅,真是不按套路出牌,他原本还以为钟毅会跟他索要包括第9集团军在内的精锐部队,结果钟毅却跟他要了川军。
既便是后备壮丁,也是指名道姓只要四川的壮丁。
钟毅这是发现了川军的秘密吗?难道川军还是一支隐藏的强兵?
只不过别人找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所以川军的战斗力才这么烂,而钟毅却在无意中发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下常校长问白崇悲道:“健生,这事你怎么看?”
白崇悲也摸不准钟毅的意思是啥,当下沉吟着说:“校长,卑职以为浙闽战区的要求合情合理,总之这次浙闽会战关乎国民政府的生死存亡,单凭现有的八个集团军六十多万人恐怕是撑不了太长时间,所以再抽调部队增援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