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支那第10集团军的反击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在他们的一次次的蚕食下,皇军的实力会被一点点削弱,控制的地盘也会一点点丢失,并最终此发质变,酿成整个支那战场的大溃败!”
“哈依。”东条英机重重顿首道,“英明莫过陛下。”
裕仁轻叹一声,道:“诚如石原莞尔在报告上所说,眼下的支那浙闽战区正是最为虚弱之时,的确是发动第三次浙闽会战的好时机,可问题是,眼下帝国正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空军的组建工作上,资源也向空军大力倾斜,实在是拿不出足够的物资来发起第三次浙闽会战了。”
东条英机说道:“陛下,为什么不考虑下关东军呢?”
“不行!”裕仁断然摇头,“苏联不可信,既便是帝国已经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也不能放松警惕!所以,将关东军主力以及关东军的战备物资抽往浙闽战场,是不允许的,朕绝不会同意这个计划,绝对不会!”
顿了顿,裕仁又接着说道:“最多抽调两个师团过去。”
东条英机顿时间精神一振,抽调两个师团过去就足够了。
当下东条英机又接着问道:“陛下,苏联固然是不可信,但是眼下欧洲的局面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德国与苏联之间早晚必然会有一战,我相信苏联高层也能够看到这一点,所以从满洲抽调部分战备物资南下,应该是问题不大。”
此时的关东军,已经由之前的集团军升格成为方面军,辖第三军、第四军两个军。
两个军分别下辖四个师团,再加上方面军直辖的师团,主力师团已增加到十二个,再加上混成旅团、警备旅团、骑兵旅团、战车旅团等辅助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七十万人,堪称是日军序列中最庞大的一个方面军。
其实关东军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一个主力师团。
既便是到了七七卢构桥事变时,关东军也只有四个主力师团加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也就十万人左右。
但是在喜峰口事件、诺门坎战斗之后,日军大本营就开始向东北疯狂增兵,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增加到了十二个主力师团,超过七十万人!
粮食、汽油、弹药、药品等战备物资也储备了两会战份!
所以从中抽调二十万兵力外加一会战份的物资,问题真的是不大。
且不说苏联红军会不会趁机进攻满洲,就算会,关东军也能应付,日本的战争潜力或许不如苏联,但是限于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苏联能在远东调集的兵力、物资也很有限,所以双方真要打起来,基本上是谁主场谁占优。
裕仁却说道:“但是,只抽调两个师团去浙闽战场,怕不保险吧?”
“怎么可能。”东条英机愕然道,“如果再增兵两个师团,冈村君的第十三军就下辖六个师团加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这几乎已经是一个方面军了,怎么可能还兵力不足?浙闽战区也就两个集团军二十多万人。”
“不,对于浙闽战区,还是谨慎些好。”裕仁摆手说,“第三次浙闽会战要么不打,如果非打不可,那就一定要调集足够多的兵力,彻底解决之!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东条君。”
东条英机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裕仁沉声道:“所谓狮子博兔也需全力,所以朕以为,最好还是再抽调两个主力师团过去加强第十三军,而且抽调的还不能是一般的主力师团,必须是公认的战斗力强悍的主力师团,关东军方面,就第1师团还有第8师团吧,另外再把第21军的第18师团,还有正在本土休整待命的第2师团也一并调去浙闽战场吧。”
东条英机愕然道:“陛下,增调四个精锐师团,还要把第1师团也调过去?这样会不会有些小题大做了?这也太看得起支那浙闽战区了吧?”
“小题大做?”裕仁哼声道,“我还没说完呢。”
“还没说完?”东条英机道,“四个精锐师团还不够?”
“当然不够。”裕仁摇头说道,“除了陆军需要加强,空军力量也需要加强,根据内务省刚刚获得的情报,支那空军又从美国订购了一批战斗机,其数量不少于五百架!所以还要把刚刚组建的第1、第2飞行师团,也一并调去浙闽战场。”
东条英机瞬间陷入呆滞状态,两个飞行师团,那就是八个飞行团!
一个飞行团大概一百架飞机,两个飞行师团加一个飞行团就是将近一千架!
说到这一顿,裕仁又接着说:“这次,一定要彻底解决鄞江的问题!其实真说起来,也该到了彻底解决鄞江问题的时候,因为帝国很快就要开始关乎国运的命运之战,鄞江的问题确实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决。”
这时候,东条英机终于回过神来了。
“哈依!”当下东条英重重一顿首说,“臣明白了,臣这就以陆军部的名义,通知第十三军以及增援的各个陆军师团以及航空师团。”
“当啷。”
常校长手中茶杯落地,碎裂。
旁边的张治中、陈实等高级将领便齐刷刷扭头看过来。
常校长很快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自嘲的一笑说道:“茶有点烫。”
再然后,常校长又问刚刚赶过来给他汇报工作的戴笠:“雨农,你刚才说什么?”
戴笠刚才一溜小跑着来到云岫楼,到现在气还没喘匀,当下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回校长,小日本又向浙闽战场大举增兵了!”
“这不可能!”何应佩断然说道,“绝对不可能。”
陈实也说道:“是啊,这次日本政府的和谈诚意很足,不像有假。”
“我明白了!”何应佩恍然说道,“这一定是日本政府的谈判策略。”
“对,一定是这样子。”陈实说,“其意图是为了迫使我们在和谈中让步,让度更多的利益给日方。”
常校长被何应佩、陈实说得有些将信将疑。
当下常校长问道:“雨农,这情报是否可靠?”
“校长,情报绝对可靠!”戴笠抹了抹额头,沉声道,“学生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而且东方那边也有消息过来,第1师团各级军官已经取消休假!”
听到这,佩应佩、陈实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毕竟戴笠都以项上人头担保了。
这之前,啥时候戴笠这么干过?
很显然,军统局已经获得了确凿无误的情报。
“该死,这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常校长顿足哀嚎道,“该死的,我们这是中了日本人的缓兵之计!”
“没错。”刘声道,“和谈是假,用和谈来麻痹咱们,诱使我们放松警惕,然后暗中调集重兵再次进犯浙闽战区,才是小日本的真正意图,妈的,小日本可真是阴险!”
白崇悲轻哼一声说:“可笑的是,党国有些高级将领竟然对此事信以为真,我早就说过小日本不可能,非不信,现在怎么样?”
听到这话,不只是陈实、何应佩神情尴尬。
便是常校长脸上也是感到火辣辣的臊得慌。
“行了,现在就不要再说这个了。”常校长一摆手说,“如果情报属实的话,那这次的局势就远比前两次严峻得多,你们说现在怎么办?”
刘声道:“校长还没说,局势到底有多严重?”
常校长便扭头对戴笠说:“雨农,你跟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