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的情报没有,小日本的保密工作一向都做得不错。”戴笠苦笑一声,又道,“不过风声还是听到了一些。”
常校长眉头一皱道:“什么风声?”
戴笠道:“据说日本政府正在谋求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
听到这,常校长的脸色便立刻沉了下来,书房里的温度也骤然降低好几度,张治中他们仨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好半晌,常校长才长舒了一口气,扭头问张治中道:“文白,你怎么看?”
张治中闻言顿时间神情一凝,常校长这是在考他了,且这次考得好不好,直接关乎着他在侍从室主任的位置上能干多久。
所谓的侍从室主任,说白了就是常校长的首席幕僚。
在脑子里大致整理了下思路,张治中说道:“校长,有道是空穴不来风,根据日本方面传回的风声,再结合苏联对我国民政府的反应,卑职认为日苏两国正在暗中密谋签订中立条约这一件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常校长轻叹了一声,黯然道:“真要是这样,麻烦可就大了。”
“是啊。”王宠惠深以为然道,“一旦日苏两国真在暗中签订了中立条约,日本政府就能够腾出手来,集中全力对付我们,这也就意味着,日本政府不用再从有限的战争经费中分出相当一部分用于关东军、用于防御苏联的进攻了!”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驻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是用来防御苏联进攻的。
关东军的军费开支,甚至比侵华日军还要多,因为陆军中最耗钱的战车部队,大多配备给了关东军,侵华日军只有很少的少量战车部队。
虽然说,就算日苏两国真的签订了中立条约,也不可能做到真正互信,所以日本政府绝不会调关东军主力进关,撑死了抽调一两个师团,甚至战车部队都不会调,但是,军费开支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上,却肯定会向侵华日军全面倾斜。
这一来,国军的压力就会剧增,局面就会更加艰难。
搞不好,日本政府就有可能会再次发动像武汉会战这样的大规模会战。
可以国民政府现在孱弱的国力,还能顶得住日军的再一次全面进攻吗?对此,常校长的内心无疑是十分怀疑的。
张治中看出了常校长的担心,当即说道:“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就算日苏两国暗中签订了中立条约,日本政府也绝对不敢再次发动全面进攻。”
“是吗?”常校长扭头问道,“文白何以如此肯定?”
“因为如今的局面与民国二十六年已经大不相同了。”张治中道,“民国二十六年的战线在华北平原,在华东沿海的上海,日军的战线短,后勤补给线也短,可是现在日军的战线已经大大加长,后勤补给线也更长。”
顿了顿,张治中又接着说道:“一旦日军再一次发动全面进攻,就势必将主要兵力投入到湖南湖北乃至于陕西四川战场,这就必然会导致华北、华东空虚,真要是这样,八路军就敢切断日军的补给线,鄞江的钟毅更会将整个华东搅一个天翻地覆!”
“对对。”戴笠赶紧附和道,“以钟毅的性子,如果日军真将重兵集团投入到湖北、湖南或陕西战场,他绝对不会闲着,肯定会在华东战场搅起漫天风雨,收复上海都有可能,这天底下就没有这小子不敢干的事!”
“你们对他倒是很有信心。”常校长刺了两人一句。
张治中和戴笠也没有在意,因为他们分明看到常校长比刚才轻松多了。
轻哼了一声,常校长又道:“说到鄞江,钟毅这家伙最近在做什么呢?”
戴笠小声道:“钟毅自接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就已经不再过问鄞江的政务,只专注于部队的整训。”
常校长问道:“真的就没有再过问了吗?”
“真就没有再过问了。”戴笠肯定的道,“张远西倒是在市府给他留了一间办公室,但是钟毅卸任之后就再没去过。”
“鄞西工业园那边呢?”常校长又道,“还有鄞江小商品城的运营呢?再有就是鄞发银行那边呢?就再没有过问?”
“都没有了。”戴笠道,“他真放手了。”
常校长的脸色更舒缓了,又接着问道:“那他在干些什么事?”
戴笠小声道:“这段时间,他就只下了三个命令,三个委任。”
不等常校长询问,戴笠又立刻接着说道:“先是委任王耀武为鄞江防御工程营建指挥部的总指挥,再是委任邱清泉为第十集团军整训处主任,最后就是让新到任的李天霞、邱维达等六个师长自己想办法组建本部的军官队伍。”
“什么?”常校长愕然道,“还有这样的?”
这也难怪常校长感到吃惊,他手下那么多的大将,哪个大将不是想方设法的捂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不让别人插手?可钟毅居然放任自流,任由手下的六个师长自己去组建本部的军官队伍?这完全看不懂啊。
常校长是从军阀混战的年代过来的,所以深知“自己人”的重要性。
所以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你必须倚重靠得住的自己人替你带兵。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人心隔肚皮,人心这个东西真是很难揣摩手,伴随着权势以及地位的提升,昔日的兄弟很有可能背叛你。
这种事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不要太多。
军阀混战的年代,要是没有被心腹大将背叛过,都不好意思称军阀。
但是各个军阀对此肯定是深恶痛绝,肯定也会想方设法杜绝这现象,什么方法呢?就是在心腹手下的手下安插自己信得过的人。
所以,常校长去各地方军乃至陈实、胡宗南、汤恩伯的部队视察时,一般都不会跟主官合影留念,但是他会抓住一切机会跟地方军以及土木系、胡系、汤系的师长合影留念,目的就是笼绰这个师长,从而震慑各个军头,令其不敢反叛。
常校长可不希望有朝一日也落下冯于祥这样的下场。
中原大战之时,冯于祥手下的十三太保反了六对半!
常校长很聪明,别人也不傻,所以各地方军的军头,陈实、胡宗南以及汤恩伯等人都是群起效仿,争相在手下的部队安插亲信。
所以,各级主官几乎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军官队伍。
但是,钟毅现在却让李天霞等六个师长自由组建军官队伍。
这个操作可是完全出乎常校长预料,也完全的违背了常理。
常校长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众人道:“你们说,钟毅这唱的是哪出啊?”
戴笠和王宠惠都是哑然不语,他们一个是搞外交的,一个是搞情报的,问他们这方面的问题委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只有张治中笑着说道:“校长,对于钟毅此举的用意,卑职略知一二。”
“哦,是吗?”常校长回过头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他是什么意思?”
张治中说道:“钟毅的用意非常简单,他不需要手下军官的人身依附,他只需要一支能战敢战的真正的精锐之师!”
“他不需要手下军官的人身依附,只需要一支能战敢战的真正的精锐?”常校长闻言不由有些微微动容,陷入到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