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所以现在,他们六十二师的军需处是真的没有粮食了,真没有了。

看到陶柳和钟光仁不吭声,赵澜便苦着脸说道:“师座,副师座,一天就只能吃两顿稀的,要是呆在军营里边不出来,勉强还行,可现在却要行军,而且还要在天黑之前赶回次坞镇,弟兄们的身体实在扛不住,真扛不住!”

钟光仁跟陶聊交换了一下眼睛,说道:“师座,要不然去跟附近的老乡借点粮?”

陶柳没好气道:“军官需早就去借过了,但根本没借到,老百姓早就把他们的口粮藏起来了,除非纵兵抢,否则根本借不到粮食。”

钟光仁听了后,脸上便流露出尴尬之色。

自从民国二十六年冬他们入驻浙省以来,向浙省百姓打下的借条已经无数张,却从来没有一张兑现过,所以老百姓现在很讨厌他们。

比如这次,他们六十二师一路南下诸暨,沿途经过的村庄就没一处冒炊烟的,怕他们看到炊烟去借粮。

不仅如此,老百姓甚至还把粮食藏起来,防他们就跟防贼似的。

你还别说,有些部队的军官还真就敢纵兵抢劫,甚至还敢杀人,比如说河南,汤恩伯的部队就经常这么干,所以老百姓痛恨汤恩伯的部队,更甚过小鬼子,以至于到了44年的豫湘桂战争中,河南老百姓竟然帮着日本鬼子打国军!

当然了,汤恩伯的部队抢的不只是粮食,连老人家的寿材都抢。

抢了去做什么?当然是卖钱,做生意嘛,这些木料可值老钱啦。

汤恩伯甚至不无得意的在日记之中写道,今年(1944年)料可获利两亿元,这两亿元都是搜刮民脂民膏来的,老百姓能不痛恨他?

由是,汤恩伯成了水旱蝗汤四大害之一。

但是陶柳和钟光仁终究没有汤恩伯那样的冷血。

所以,直接纵兵抢粮这样的事情他们干不出来。

就在陶柳、钟光仁相对无语的时候,前方忽然之间喧哗起来。

紧接着,原本停在公路上的独立团官兵们便纷纷坐到了地上。

钟光仁、陶柳急上前,才发现官兵们已经知道了即将要原路返回次坞的消息,所以一下子就炸了锅。

来回跑冤枉路,还不给吃饱饭。

这他妈的谁能受得了?受不了!

“妈的,不走了,老子不走了!”

“就是,不走了,有种就枪毙老子。”

“老子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鬼子,还不兴吃顿饱饭?”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常校长难道连满清皇帝都不如?”

“统帅部每年下拨那么多经费,浙省百姓每年上缴那么多粮,老子就不信,还轮不着咱们国军将士吃上几顿饱饭!”

消息迅速扩散到了全团。

过了没一会,全团官兵都不干了。

甚至不只是独立团官兵,就连师部的伙夫、马夫也都不干了。

看着坐满了一地的官兵,钟光仁、聊柳也是目光呆滞,没辙。

赵澜哀求道:“师座,还有副师座,你们就拨点儿粮食,让弟兄们吃顿饱饭吧。”

陶柳的目光掠过自己还有钟光仁的坐骑,眸子里顿时掠过一抹决绝之色,说道:“赵团长,你把我还有钟副师长的坐骑杀了,再让弟兄们挖点野菜,先煮上几大锅,无论如何也让弟兄们吃顿饱的!”

“啊,杀马?”赵澜便有些傻眼。

对部队来说,马匹可是很宝贵的。

就在这时候,一个通信参谋急匆匆跑过来。

“师座!”跑到陶柳跟前,通信参谋说道,“鄞江前敌参谋部急电。”

“不听!”陶柳勃然大怒,恶气恶气的道,“老子这都火烧眉毛了,没功夫听那姓钟的瞎基巴指挥,有本事他先给老子来几万斤粮食!”

通信参谋轻呃了一声,道:“师座,说的就是给养的事。”

“什么?给养?”陶柳神情猛一动,劈手将电报夺过去。

匆匆看完电报,陶柳的眉宇之间便立刻流露出一抹喜色。

钟光仁便问道:“师座似乎挺高兴,我那本家说什么了?”

“好事,好事。”陶柳将电报递给钟光仁,道,“钟参谋长给咱们第六十二师准备了五十万斤玉米面,这会运粮的车队已经从鄞江出发了,首批五万斤明天就能够送到!”

次坞镇到鄞江,再往多了算也就两百多里路,骑自行车很快就到。

“真是太好了!这可真是及时雨啊!”钟光仁也是喜形于色,道,“钟参谋长这可真的是帮了咱们大忙了。”

因为心情大好,两人对钟毅的称呼也成了参谋长。

顿了顿,钟光仁又道:“钟参谋长还说了,这只是首批物资,后续还要给咱们六十二师送至少一万套秋装,以及至少一万双胶底鞋!”

旁边的赵澜听了也是心痒难耐,急声道:“师座,副师座,这是真的?”

陶柳闻言一愣,对钟光仁说道:“光仁兄,你说姓钟的会不会耍我们?”

钟光仁闻言却是一摆手,说道:“师座,这不会,我那本家跟咱们第十集团军的关系虽然恶劣,但是为人还是可以,他说的话就一定会兑现,他说过要送来五十万斤玉米面,那就一定会送来五十万斤玉米面!”

“好!”陶柳猛一拍手,回头对赵澜道,“赵团长,你去告诉弟兄们,坚持一下,等回了次坞镇,我请他们吃吃玉米面窝头,管够管饱!对了,不只是今天有,从明天开始,天天吃玉米面,天天都管够管饱!”

“是!”赵澜答应一声,兴冲冲的去了。

过了没一会儿,马路上的独立团官兵便发出欢呼声。

接着,官兵们便又纷纷起身,开始沿着公路往回走。

鄞江的运输队已经出发。

鄞江通往余姚的公路上,赵行九老爷子挎着一辆三友牌自行车,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他自行车的后座绑着一口大麻袋,里边装着一百斤玉米面。

虽然驮着一百斤玉米面,但是老爷子却仍旧将自行车蹬得飞起,旁边同样蹬着自行车的壮汉都追不上。

老爷子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回头对一壮汉道:“老四,你不行!才四十岁,就赶不上我这个老头子,你怎么搞的?”

旁边一小伙子笑着说道:“四哥是晚上地耕多了。”

“耕地?”老爷子笑道,“老四,这个是得节制,你就没听说过,只有累死的牛,就没有耕坏的地?”

“是呢。”有人附和道,“地越耕越肥,牛越耕越瘦。”

“四哥,伺弄四嫂那地别太勤了,你都快瘦脱形了。”

骑自行车的几十名壮汉或者小伙便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那壮汉却也不恼,笑着对赵行九说道:“老爷子你是快,可能快得过汽车轮子吗?”

赵行九闻声回头,便看到望春门内已经开出来一支车队,一支由两百多辆道奇卡车组成的庞大车队。

这是车队是钟毅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

除了征用了炮兵团的五十辆道奇卡车,钟毅还从鄞江工业区的工厂借来一百多辆,组成了一支两百多辆卡车的车队。

说起来,这支车队才是运输给养的主力军。

因为卡车比他们民夫队的运输能力更强大,速度也更快!

突击队之全能兵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八级侠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突击队之全能兵王第10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