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没等他来得及说什么,又看到了姚霜等人正在收拾电台。
孟绍原吼了起来:“姚霜!”
“到!”
“我不是让你们赶紧离开眉苗,回国吗?”孟绍原瞪大了眼睛:“他妈的,我的命令都不听了?”
“报告长官。”姚霜大声回答道:“总部命令,我各电报员、译电员,全部跟随远征军行动,没有命令,擅自撤离,一律视为战场逃兵,家法论处!”
“什么?”
“是真的,长官。”一名正好路过的军统特工说道:“我们也是一样,跟随远征军,战斗到底,不许脱离战斗序列。”
“难道有些事情,我真的改变不了?”孟绍原在那沉默许久,怔怔说道。
姚霜也不懂他在那里说些什么,掏出一份电报:“长官戴局长在临走前,视察了我们这里,并且让我转交给你一份绝密信件,特别规定,只允许你单独观看。”
孟绍原打开了电报。
还是戴笠发给自己的。
上面写的意思,是重庆工作繁重,日特近日又有猖獗驱使,因此,总部决定,调孟绍原立刻赶回重庆,负责清缴日特工作。
怪不得,怪不得。
戴笠到了眉苗,居然没接见自己。
这是为了避嫌啊。
他是准备悄悄的,把自己调回到重庆去。
通过别人的手,下达的这道命令。
孟绍原掏出烟,点着一根,然后又点燃了密信。
他怕死,是真的怕死。
这一点,孟绍原从来没有否认过。
可是,看着兄弟姐妹们去拼命,自己先跑,那不是自己的个性。
密信逐渐燃烧成了一堆灰烬。
孟绍原忽然笑了:“好,不走了,都不走了,他妈的,咱们远征军正在前线和日军玩命,咱们,打仗去!”
咱们,打仗去!
多少男儿赴黄泉,青山何处不埋骨!
“准备去,准备去!”
所有人瞬间都变得兴奋起来。
打仗了,要打仗了。
跟着长官,没啥说的。
可是,没有人会知道,他们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孟绍原知道,他没办法说出来,他也不必要说出来。
很多事情,是他没有办法改变的。
他无法说通罗卓英,更加没办法说通那个蠢货史迪威!
他连戴安澜都说不通。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兄弟们在一起,尽到自己的全力,去改变一些事情。
哪怕是最微小的一些事情。
既然自己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了,如果还不去,去改变,那他妈的还算是个男人嘛!
此时,中国远征军已经准备撤退。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极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日军56师团占领腊戌后,并没有停止进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西北迂回,连续攻占了南砍、八莫、密支那;另一路则向怒江挺近,相继占领了中国的畹町、芒市和龙陵,直逼惠通桥。
畹町、芒市和龙陵都是滇缅公路沿线的城镇,惠通桥则是滇缅公路中横跨怒江的一座桥,日军一旦占领惠通桥就算杀入了中国云南腹地,那时候昆明能不能守住就很难说了。
昆明一旦失守,抗战就不用打了。日军赶到了惠通桥附近,狡猾的日本人和缅奸混入了过桥的难民中,准备出其不意占领惠通桥。
当时的惠通桥上一片混乱,大批难民和败军争先过桥,互不相让,早已满负荷的吊桥开始剧烈晃动。守桥的中国军队为维护秩序,鸣枪示警。
看到中国军队开枪,混在难民中的日军夺桥部队以为自己被发现了,立即开枪还击,强夺大桥。
中国军队看见难民中有人开枪,知道日本人混进来了,由于不清楚日军虚实,也分不清楚哪是日军哪是难民,慌乱中的守桥部队引爆了预先埋设的丨炸丨药。
夺桥不成,日军开始强渡怒江,中国守军人数太少,根本挡不住日军。
关键时候,宋希濂率36师赶到,他们本来是奉命去支援腊戍的,刚刚走到这里。
36师也是当年的三个德械师之一,战力强劲,一番激战,36师一举歼灭了刚刚渡过怒江的几百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强渡。
陈纳德的飞虎队也赶来参战,不断扫射轰炸日军,日军死伤惨重。中国军队勉强把日军堵在了怒江西岸。
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一部电视剧描写过这段场景:
中国军人在怒江边上唱歌,发现日本人混了进来,然后通过唱歌识别出日本人,悄悄抹掉脖子。(我的团长我的团。)
日本人的目的达到了,他们封锁了所有缅甸通往中国的道路,没有封锁的地方都是没有路,比如野人山。
后路都被抄了,这个仗,没法打了。
史迪威终于反应过来了,平满纳战役打不成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安全撤退。
4月30日,史迪威放弃了曼德勒,带领中国远征军主力第5军42000多人转移到了伊洛瓦底江西岸,准备向密支那撤退。
随后,史迪威得到消息,畹町、龙陵等地已经失守,滇缅公路被彻底切断。由于通信不畅,史迪威并不知道八莫和密支那方面的消息。
现在中国远征军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是走英国人走过的道路,撤往印度,由于38师挡住日军33师团,所以去印度的路还没被切断,二是撤往密支那,从那里撤回中国。
其实哪条路都不好,都是被人追杀。
英国人逃走前就放过话,中国军队如果退到印度,大英帝国欢迎,但是大英帝国只能以难民的身份接待中国军队。
什么意思?
中国军队要进入印度,必须先脱掉军帽,撕掉徽标,然后缴械。
杜聿明本来就对英国人一肚子火,听到英国人这样说,大怒:“我们就算全部和日军战死,也不去印度做难民。”
史迪威和罗卓英的意见是撤往印度,英国人侮辱的是中国人又不是美国人,去了印度更好,中国远征军有求于美国人,史迪威可以乘机完全控制中国远征军。
杜聿明向委员长请示,要求从密支那退腾冲,并不知道密支那已经日军占领了的委员长同意了这一方案。
正当杜聿明率领第5军转移时,史迪威和罗卓英带领司令部的上百人开溜了。
他们本来就不想撤到密支那,一心想去印度,更何况,现在的烂摊子就是他们造成的,回到中国也不好交代。
危机时刻,统帅抛弃部下率先开溜是什么行为?
这放在哪个国家都是应该枪毙的重罪。
史迪威开溜只告诉了马歇尔一人,他带领这支小部队一头扎进了缅甸丛林,失去了消息。经过两周多的艰难行军后,史迪威到达了印度丁苏基。
史迪威做过驻外武官和联络官,他不仅有一批记者朋友,而且非常善于利用媒体的力量。不管怎么说,抛弃不下逃都是不光彩的行为,美国人也不能原谅他。
史迪威托记者朋友帮忙,大肆宣扬他不畏艰险,率军突围。
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泛滥的美国人听到了史迪威一行在丛林中的冒险经历,纷纷对这个老牛仔竖起了大拇指,根本没有人怀疑他是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