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孟绍原大加赞赏:“需要什么帮助,我都提供给你。”
好,真的很好。
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坏人。
他们当中,也有正直的,有良知的。
“你知道你的同胞鹿地亘吗?”
孟绍原问了一声。
“孟桑,你也认识这个人吗?”小林觉惊喜地说道。
“我不认识,但我听说过这个人,他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孟绍原微笑着说出了这句话。
鹿地亘,日本作家,“九·一八”事变后,他发表了许多反战言论,因而受到日本*****的迫害,1935年流亡到中国上海,从事反对日本侵华的活动。
当淞沪会战爆发,战火在中国打响,上海这座远东明珠,陷入到了人间地狱。
鹿地亘一瞬间便陷入到了绝望中,他流着泪疯狂的大喊:
“祖国是什么?毁了它吧!我是卖国贼吗?好吧,就叫我卖国贼吧!”
这是一个甘愿为了中国而背负起“卖国贼”名声的日本人!
鹿地亘决心背弃“祖国”,参加被大屠杀中的中国抗日队列中去。
他公开发表过一篇文章,来向自己曾经的祖国日本表明自己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态度。
这篇文章中最震撼人心的是最后一段:
“……通过战争,日本便很迅速的发展成为强盗的帝国主义……
日本发(****在‘非常时期的举国一致’的称谓下,在对日本民众进行野蛮的迫害。我可以说,日本民众,从来没有想做国民过,他们在现在‘国民’这两个字已变成走狗的别名的时候,对于‘非国民’这个名称,将感到‘国民的光荣’。只有他们,将以最不妥协的斗争,来回答军事发西斯的侵略战争。”
“鹿地亘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民的朋友。”孟绍原再次重复了“朋友”这个词:“他被日本抛弃,没有关系,中国就是他的家,所有正直的中国人,都是他的朋友。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我相信,有朝一日能够相见,我也一样会是他的朋友!还有你,小林君。”
“我们,朋友。”小林觉操着不算太流利的汉语:“中国,日本,早晚也会成为朋友的。”
那可不一定。
孟绍原在心里嘀咕了一声。
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是能成为朋友。
**和日本?
算了吧。
寒暄也寒暄了,孟绍原请他们坐下,开门见山说道:“说吧,这次辛书记长亲自护送小林君来上海,为的什么大事?”
辛俊真看了一眼小林觉:“还是让小林先生说吧。”
“孟桑,是这样的。”小林觉开口说道:“刚才你也知道了,我在重庆的时候,协助军统破获了几起案子。其中有一起案子,军统抓获了一个叫岩美介的,抓捕后,立刻就地展开审讯……”
当岩美介听到参与审讯自己的人中有一个叫小林觉的,他立刻问道:“你是小林觉少尉?”
“是的,是我。”小林觉有些奇怪。
“八丈岛的小林觉?”
“是我。”
“中滨悠马你认识吗?”
“中滨君?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啊!”
“是你,是你!”
岩美介一听便显得激动起来:“小林君,我来重庆,就是为的找你啊!是中滨君拜托我的!”
小林觉完全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滨悠马,日本随军记者,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到达中国。
初来中国的他,一样被日本政府所蒙蔽,认为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圣战”。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深入,他亲眼目睹的一幕幕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他的信仰逐渐开始崩溃。
这根本不是什么“圣战”,这是赤果果的屠杀!
对平民的屠杀!
那些所有曾经有过的美好幻想瞬间破灭!
他想反抗,他想告诉全世界,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但他不敢。
他担心遭到日本军方的报复。
而且,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没有朋友。
他悄悄的在报纸上读到了鹿地亘的那篇文章。
也正是从这篇文章开始,他知道自己变成了一个和鹿地亘一样坚定的反战人士。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个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
岩美介!
岩美介之前也是记者,因为他的汉语非常流利,因此被强迫发展成了特务。
但他,一样是名反战者!
后来,他们又看到了一片发表在《中央日报》上的反战文章。
一看作者署名:
小林觉!
看着熟悉的文风,中滨悠马怀疑这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小林觉。
正巧,日特机构准备派人去重庆潜伏。
在经过商议之后,岩美介主动申请到了这个任务,冒险进入重庆潜伏。
他和中滨悠马商量,要找到小林觉,然后通过他来摆脱军方军方控制!
“中滨悠马?大概情况我已经知道了。”
孟绍原点了点头:“你是准备让我去营救这个中滨悠马?”
“是的。”小林觉接口说道:“岩美介告诉我,中滨君职业特殊,是随军记者,他的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证据,能够证明日军在占领某地后,所犯的残暴罪行。这其中,有文字记载,有照片。
如果能够把中滨君营救出来,对于揭露日军的丑恶嘴脸,争取到更多的正义同盟,意义是极其重大的。可是,光靠我个人的能力无法做到,所以我请求军统局方面的协助。
我找到了戴笠先生,戴先生告诉我,能够把中滨君营救出来的,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那就是您。”
真是太抬举我了。
你说,戴笠好好的待在重庆多好,干嘛隔三差五的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孟绍原顺口问了声:“这个中滨悠马,现在在哪?”
“长沙,日军第11军!”
我靠!
孟绍原都不想说话了。
啥玩意啊。
让自己跑到长沙去营救一个日本人?
还是在11军里?
您这合着是和我开玩笑呢。
孟绍原无精打采:“长沙也有军统机构,为什么不让他们设法营救,非要来找我?上海离长沙那么远。”
“孟处长,第一,这个任务艰巨,戴局长认为除了你之外没人可以办到。”
这次,是辛俊真帮着回答的:“其次,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作战室主任参谋严建玉,财政部次长助理谭睿识被捕,竟然牵扯出了一个间谍圈子……”
孟绍原明白了。
严建玉和谭睿识被密捕后,很快便交代出了自己的间谍身份,并且招供出了相熟的同伙。
军统局和中统局迅速展开合作,顺藤摸瓜,在重庆揪出了越来越多的隐藏间谍。
渐渐的,这件事整个重庆都知道了。
日本人为了占领中国,经过那么多年的精心部署,在中国构筑了一张无比庞大的间谍网。
此案一出,群情激奋。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间谍落网,招供的名单也越来越多了。
这甚至席卷到了福建、长沙等地。
军统、中统,在委员长的直接命令下,这么多年,罕见的开始了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