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仔细的想了想,似乎还真的是这样的。
一个人被别人败坏了名声,即便他拿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无辜的,但是依旧无法阻止流言蜚语。
“川本君,我知道你在美国学过心理学,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理学吧?”赤木亲之沉吟着问道:“军统里面有这么厉害的人物?”
“有,太多了,他们的指挥官戴笠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川本小次郎苦笑一声说道:
“此外,还有一个人也一样的厉害……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营救万斯白的整个计划,就是这个人策划的。”
“孟绍原?”
“是的,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说到这个名字,川本小次郎的语气都变得凝重起来:“我们的很多次失败,都和此人有关,他是戴笠手下的头号悍将,甚至,可以看做是日本特工公敌!”
日本特工公敌,孟绍原!
这是有人第一次提出这个叫法。
“日本特工公敌?”赤木亲之笑了一下:“有些危言耸听了,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作用也是有限的。好吧,暂时放下这个人不说,我们设想一下,万斯白被营救出去之后,是会继续留在上海还是会秘密转移?”
“转移!”这次回答的是万田义男:“我们也经过了紧急分析,万斯白要想离开上海,无非只有两条路,水路以及陆路……”
日本特务机关分析的,和孟绍原之前分析的完全一样。
而他们准备采取的措施,也基本没有太大的出入。
“诸君,你们的分析很好。”赤木亲之略略抬高了一些自己的声音:“虽然万斯白被救走,但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到此为止,决不能让他离开上海,他掌握的情报太多,一旦被他成书,那将会是帝国的丑闻。川本君,你亲自负责此事!”
川本小次郎虽然一口承诺,可是他的心里却一点底也没有。
毕竟,在他看来,负责营救万斯白的,基本可以确定是孟绍原,面对这样的对手,他可一点成功的把握也都没有。
孟绍原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把万斯白送出去?
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水路或者陆路?
“田中君。”
“在!”
“血盟会”的会长田中景急忙站了起来。
在上海这么多年,血盟会的存在有些尴尬。
这个组织的资格非常老,来上海的时间也很长,但为日本做出的贡献,无非就是一些商业上无足轻重的情报。
一直没有人重视他们。
所以这次赤木亲之一召唤,田中景是第一个响应的。
“田中君,血盟会配合川本君。”赤木亲之很快下达了命令:“把你们的人,全部调集,密切监视军统的几个联络点,两个大人,两个孩子,他们要想毫无痕迹的藏好,是非常困难的。”
“是的,赤木阁下。”田中景的回答非常响亮:“我会亲自指挥他们的。”
赤木亲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他把目光落到了川本小次郎的身上:“川本君,你刚才提到了那个孟绍原,你看有办法安排我和他见一次面吗?老实说,我对这个人有些好奇。”
“可以,而且我想孟绍原一定会来的。”川本小次郎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不过,我个人建议,赤木阁下,您不要带着很多特工,企图要抓捕他。”
“因为你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个好的选择!”
第四百零九章他回来了
究竟是在上海“再守一守”,还是立即撤退,中国最高统帅部依旧迟疑不决。
然而此时,不管最高统帅部最终下的是何等决心,孟绍原的撤退部署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具体部署为,袁忠和所部留守上海,接受吴静怡指挥,进行潜伏、锄奸等任务。
田七所部,暂由赵昌乐代理,向重庆方面分散撤退,进入重庆之后,迅速联络邱兴昌等人,发展成员,进行训练,尔后重新进入战场。
岳镇川、魏云哲所部,向常熟、苏州、无锡等地转移,汇合太湖游击队和何儒意,进行游击作战,并随时等待上海方面召唤。
祝燕妮所部,由孟绍原直接指挥。
上海恒隆公司,则一刻不停的加大走私力度。在乔伊和霍伊斯的全力支持下,一部分走私货船,一律悬挂美国国旗。
这等于给他们多加了一道护身符。
各支队支队长,都领到了数额不等的日元作为活动经费。
当然,这些所谓的“日元”,都是霍伊斯的杰作。
被孟绍原绑架的辛逸晨,虽然人品恶劣,但手艺相当精湛。
他虽然从来没有造过伪钞,但一窍通,百艺精。
辛逸晨没有花多少时候,就弄明白了其中的窍门。
在他的帮助下,伪钞有了质的飞跃。
新的一批伪钞,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使用了。
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性价比还是不行。
因为要刻意追求伪钞的“真”,所以工艺程序比较复杂。
一圆日元的成本,大约在七毛钱左右。
霍伊斯对此是极为不满的,而这也是他未来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降低伪钞成本。
其实对于孟绍原来说,已经比较满意了。
他记得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制造假英镑,因为过于严谨,结果造成了伪钞的成本远远超过了真币的货币价值。
现在的人,对于伪钞的防备心理,远远不如自己那个时代如此强烈,只要不是做工过于粗糙,是完全可以蒙混过关的。
而且,孟绍原还给霍伊斯提供了一个思路,在短时期内无法降低制造成本的情况下,不妨放弃十圆、二十圆大面值的日币,专心制造小面值的伪钞。
即便到了几十年后,这种心理依旧有效。
人们对大面值的钞票,会反复确认是不是真的,但对小面值的钞票,警惕心理会大幅度的降低。
为了确保伪钞能够正常流通,孟绍原决定“以身试法”,他带着三百日元出门了。
他的目标,是日本侨民的主要居住点汤恩路。
自从淞沪会战爆发,尤其是在战争前期,本来在这里居住的大批青壮年、退伍军人纷纷加入到日军队伍之中。
但是,也因此而发生了“五福公司惨案”。
在1937年8月21日夜10点,二百名聚集在五福仓库的日军侨民义勇队,遭到中国军队的突然袭击,除一人侥幸逃脱,其余全部阵亡。
中国方面坚持说这是日军偷袭主力。
死无对证。
为此,日军恼羞成怒,除了把矛头对准了五福公司的负责人,中国人陈玉山外,还勒令安排义勇队撤退路线的“华日新闻”总编辑浦川达彦自杀谢罪。
浦川达彦当夜吊死在了自己的寓所里。
他的死法,也很不光彩,竟然没有采取更能展现武士道精神的剖腹,而是选择了上吊自杀。
这是日本人所看不起的。
至于“华日新闻”?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联络点,日特机关根本就不怎么重视,任其自身自灭。
眼看着华日新闻就要倒闭,一个新人记者扛起了报社的重担:
松本真柰子!
她和报社老人,宫岛平子,一起辛苦维持着华日新闻。
真柰子有很多次都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