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那个时代,佳士得拍卖行的说法,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两幅画同时出现在北京风雨楼,被大家、军阀吴佩孚的秘书长白见福花巨资收藏。
之后,《枯木怪石图》流落到日本,一直未见消息。
现身后,很多人强烈质疑此画的真伪。
因为到目前为止,谁也拿不出充实证据来证明这幅画是苏轼本人的,在此画的历史中,很多时期都处于空白。
空白时期,这幅画去了哪里?被谁收藏了?证明人又是谁?等等,许多疑问目前都解不开。
说这幅画是真品的只是佳士得的一面之词。
“风雨楼的那两幅,我看过,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罗一眼似乎没有把全部的话都说出来:
“那两幅画,得其神,而未得其韵,所以,是赝品!”
孟绍原不懂书画,但总是听人说,画画,要画出神来。传神传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是现在听罗一眼的话,怎么反而倒过来了?
罗一眼死死盯着眼前的这幅画:
“苏轼创造这幅作品的时候,受‘乌台诗案’牵连,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为了抒发心中郁闷,他创作了此画。
画面内容相当简单,寥寥数笔勾勒出一颗枯枝老树和一块嶙峋怪石,恰如其胸中矛盾郁结的闷气。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来看,这幅画的怪石、古木并不是因物象形,也不是凭空臆造,而是苏轼借把熟悉的奇石、古木画在一起,更鲜明地表露了他当时耿耿不平的内心。
石后绘有数枝焦墨细竹,给人以希望之感。整个画面的意境,荒空而沉郁;石之盘旋,似乎凝聚着不平之气。这种感觉,不是仿造者能够画出来的!”
孟绍原也听不懂,只是问了一句:“可以买?”
“真品,可以买。”罗一眼回答的非常简单。
他又朝刘公公看了看:“宫里偷出来的?”
“是,是。”刘公公连连点头:“皇上那里恩赏日少,我们这些人,只能自己想些办法。要不然等到年老体弱,从宫里出来,我们这些残疾人怎么办?”
“你们偷的够多了。”罗一眼冷笑连连:“多少瑰宝,被你们偷偷卖给了洋人。一口价,大洋五万!”
孟绍原都听呆了。
无价之宝啊,才五万?
“玩笑,玩笑。”刘公公连声说道:“这是苏轼真迹,你刚才自己都说了。五万?不值当我冒这么大的险!”
眼瞧着他想收画来,就听罗一眼说道:“今天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偷盗宫内的东西,要是被你的皇上知道了,也不要皇上动手,直接把你往宪兵队那一送也就是了!”
“你这不是不讲理嘛,明抢啊!”
刘公公一下就急了。
罗一眼不慌不忙说道:“宣统九年,辩帅复辟。琉璃厂外,七如巷内!”
刘公公一听这话,面色大变:
“你,你是谁!”
“刘贵子,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了爷爷我是谁!”
第一百八十四章联络渔夫
“刘贵子,睁大了你的狗眼看看你家爷爷是谁!”
罗一眼的声音虽不大,但却足以让刘公公一怔。
他怎么知道自己进宫前的名字?
刘公公眯起眼睛,竭力分辨着眼前的这个人。
然后,他的脸色逐渐的变了。
“是……是你?罗……罗一冠!”
“是我!”罗一眼冷笑一声:“刘公公,你说这画,五万卖不卖啊?”
“卖!”刘公公一咬牙:“给钱,我拿钱走人,算我今天流年不利!”
罗一眼冷笑一声,随即转向孟绍原:“祝经理,给他钱吧。”
孟绍原一头雾水,完全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可还是按照罗一眼说的,开了一张五万的支票。
刘公公拿过支票,一拱手:“罗一冠,罗大爷,罗祖宗,兄弟告辞!”
说完,急匆匆的离开了这里。
谢松山也看出蹊跷,可他混惯江湖,也不多问,只是恭喜了两句,随即派司机,把“祝经理”和罗一眼送回了旅馆,只说改日再来拜访。
一进房间,孟绍原让罗一眼关上房门:“怎么回事?”
“刘贵子是他进宫前的名字。”罗一眼很快回答道:“他从小家里贫困潦倒,活不下去了,就投靠了同乡,在宫里混得顺风顺水的钱公公,还拜钱公公当了干爹。
后来民国成立,那些个太监纷纷从宫里里偷出宝贝变卖,钱公公也不例外。辩帅进京复辟的那几天,北平更乱,太监们也更加肆无忌惮。
有一次,他从宫里偷出一件国宝,在琉璃厂找了相熟的,卖了三十五万大洋,钱拿到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当时钱公公就带着刘公公,到了七如巷,钱公公忽然发病,本来刘公公是可以救的,但他起了黑心,不但没救,反而还把钱公公的救命药拿走了。
钱公公死前说了一句,‘刘贵子,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也是巧,七如巷到了晚上,是一定没人的,偏偏我那天晚上喝了酒,贪污近路,就走了那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我看到了……”
再想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刘贵子眼看事情败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还情愿把三十五万大洋一人一半。
罗一眼看他可怜,又想着这些宫里的事情,能够少管尽量少管,而且辩帅进京了,真要举报了刘贵子,一准会惹麻烦上身,于是就放了刘贵子,也没拿他的大洋。
后来才知道,那个死了的钱公公,是皇上非常亲近的太监,从小就侍候着皇上长大的。听说钱公公死了,皇上一直都在派人调查此事。
后来皇上跑到了满洲,罗一眼也就忘了此事。
谁想到今天冤家路窄,居然又在这里见到了。
一旦被皇上知道了当年的事情,必然追究,这里又是满洲,日本人的天下,皇上动动嘴,日本人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太监而惹得皇上不开心。
那时候刘贵子就死定了。
孟绍原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没想到带罗一眼来,竟然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下了这样一件国宝。
赚大了,绝对的赚大了。
苏轼仅存于世的两幅画作之一啊。
“孟……祝经理,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肯定风雨楼的枯木怪石图是假的吗?”
孟绍原看了看他:“和你有关?”
“没错,不但和我有关,而且就是我做的赝品!”
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罗一眼得意的一笑:“准确的说,是我和丁鹏一起做的。总共只用了三天的时间。本来,丁鹏是想拿这赝品糊弄一个洋人的,谁想到转来转去,居然转到风雨楼去了。我们去看过,一眼就认出了那正是我们做的赝品!”
本事那么大,三天就做出来了?
要说……
孟绍原心里忽然一动:“罗一眼,我心里有个计划,你听着成不成……”
他缓缓的把心里想到说了出来。
罗一眼听完,瞠目结舌。
这个计划胆子也太大了一些吧?
“祝经理。”罗一眼怔怔的看着孟绍原:“您说实话,您以前到底是做什么的?打鼓的?走片儿道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当特务的。”孟绍原声音很低:“你就说成不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