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大阪怼东京,关东怼关西这种明显很火热的互怼不说,连东京都的各个区之间的歧视互喷也已经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中,每个区都在争着做东京的老大,区与区之间自吹互贬模式,可以说没有一个区是省油的灯。

山下由梨爱真的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

她一点一点很详细的告诉孟绍原京都腔发音的要点,不为外人所知晓的一些小秘密,甚至连说话时候的手势动作都抠的非常仔细。

孟绍原学的也很用功。

掌握好了说话发音的诀窍,在未来肯定会派上大用场的。

幸运的是,孟绍原有日语的基础,不必从头学起。

他领悟的也很快,用自己那个时代的话来说,日本的东京话,其实就相当于汉语中的普通话。

但偏偏大多数的日本人,更加喜欢用自己的方言对话。

教了有两个多小时,孟绍原的进步还是很快的,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山下由梨爱耐心的告诉着他有什么地方出错了,有什么地方一听就不对。

山下由梨爱看了一下时间:“孟先生,还有一个小时,我们再来进行一次简单的对话,您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

掌握到了一些皮毛的孟绍原跃跃欲试。

“那么,就当成我们过去是同学,在路上偶遇了。”

山下由梨爱让孟绍原站了起来:

“那么,现在就开始了。啊,这不是绍原君吗?”

“是山下由梨爱啊,很久没有见了。”

“您现在在做什么?”

“我在做一些生意。”

“不,孟先生,您不该这么回答。”山下由梨爱停了下来:“在日本,您不能简单的说您在做生意,而是该说出您具体任职的公司,而且您的语气太平和了,我说过了,京都腔最大的特点就是说话时候的傲慢。

您设想一下,我,是一个家庭主妇,而您,事业有成,那么多年没有见面,您应该尽量的发挥出您的优越感,尤其在我这个家庭主妇面前。您的声音可以略略加重,但又不能和大阪腔一样说的太响,要表现出那种您明明有优越感,但又要装成很低调的那种。”

自己那个时代,老同学聚会时候,可不就是这样吗?

简而言之,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了:

装x!

是这个意思吧?

所以,在新的排练中,尽管孟绍原的日语,远远谈不上娴熟,但说话声音口气里的那种傲慢样子,却已经学了个十足十了。

山下由梨爱显然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学生,三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她微笑着说道:

“孟先生,您学习的非常快,一些基本的语法也都掌握的很好,尤其是您的发音以及面部表情,如果能够把日语再掌握的充分一些,我会以为您真的是一个京都人的。”

嗯,要做到能够熟练的进行对话,毫无破绽,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三个月的时间,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吧。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了。”

“谢谢老师。”

“孟先生,您忘记鞠躬了。这是日本人和人之间最起码的礼节。”

好吧。

孟绍原还是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中国不是有老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

不对,是为母?

那么漂亮的女孩子,还是别为“母”了吧。

第八十三章盯梢脱梢

上午7点,速成班的三十九名学员已经全部列队完毕。

韩海忠为他们准备了两辆卡车,直接把他们带到了杭州最热闹繁华的思鑫坊一带。

这思鑫坊,位于学士路,东临孝女路,北倚长生路,西靠菩提寺路。

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陈鑫公的投资商,在此置地筑屋,为纪念他故名为思鑫坊。

之后,这里又建起了萱寿里、承德里,同样是石库门建筑。

于是,人们就把这一系列的建筑称之为思鑫坊。

说起思鑫坊,这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一处传统的石库门街区,临近湖滨,紧挨着龙翔桥,不仅闹中取静,还占尽西湖之利。

这里的房子有个特色,只租不卖,租客都是中产阶级,思鑫坊周边也建起很多私人别墅,主人家非富即贵。

这一带曾留下不少名人的身影,旧痕遗梦,情思绵绵,让人难以忘怀,成就了杭州文化的精彩符号。

可惜,速成班的学员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欣赏景色,感受文化氛围,而是实打实的来实习的。

三十九名学员,被分成了十个小组,一组盯梢,一组负责脱梢。

每组任命一个组长,自行挑选三名组员。

孟绍原是组长,本着用熟不用生的想法,和自己宿舍的何广涛、侯丹梁、陈荣阳结成了一组。

比较奇葩的是,速成班班长任平茂的小组只有三个人,所以任课老师韩海忠,居然加入到了他们小组。

任课老师直接加入,这不是作弊是什么?

谁被他们盯上了,那还能跑得了?

更加无语的是,任平茂居然还选择了孟绍原小组当他们的对手。

“完了啊。”

何广涛哀嚎一声:“这可怎么比啊?”

孟绍原没有说话,总觉得似乎这是韩海忠特意如此安排的。

上午的实战训练,是孟绍原小组负责盯梢,任平茂小组负责脱梢,人盯人,一旦脱梢小组的四人,成功摆脱盯梢,到达指定地点完成汇合,就算赢了。

“怎么办?”

何广涛三人面面相觑:“谁去盯韩老师的梢啊?”

“我来吧?”孟绍原皱着眉头苦笑。

自己是组长,不盯最强大的目标,还能有谁?

可问题是,韩海忠可是老特工了啊。

孟绍原心里一点把握也都没有……

一共分成四条路:

直弄、萱寿里、长井弄和遥元里。

韩海忠走的是萱寿里。

他在前面一直都是走得不急不忙的。

半路上,还叫住了一个卖报的报童,买了一份报纸,站在那里看了一会。

早晨的杭州,已经非常的热闹了。

各式各样的小贩,早早的就摆好了摊子,叫卖声一阵接着一阵。

摆着一个竹摊,左面一个竹匾,右面蒸汽炉,当中放着一口锅子,那是卖馄饨的。

挑着两个箩筐,一手挑担,一手拿着一根长笛吹着的少年,那是卖梳子镜子之类小玩意的。

同样挑着担子,两面一层层垒起来,嘴里不时发出一声“豆……嘞”吆喝声的,那是卖豆腐的。

形形色色,光怪陆离。

尤其是那些卖洋铁壶的、算命的,人人都有一手绝技。

比如卖洋铁壶的,嘴里含着一枝口哨一样的短笛,吹出来的声音悦耳动听,一会是百鸟朝凤,一会是高山流水,要多优美有多优美。

算命先生的本事更加不得了了。

在摊子上平摊一张纸,右手大拇指夹着一枝毛笔,虎口一枝毛笔,手腕上又夹着一枝毛笔。

一手三笔,竟然能够同时在纸上写出漂漂亮亮的三行毛笔字来。

这本事,那没有十来年的苦功断然无法作到。

如果不是有任务在身,孟绍原真想好好看个仔细。

可惜啊。

韩海忠在那看了一会报纸,重新开始前行。

孟绍原始终都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一刻也都不敢放松。

韩海忠忽然停下了脚步,在一个馄饨摊前站住,叫了一碗馄饨,一边吃着,一边脸带微笑的和小贩聊着天。

孟绍原那叫一个气啊。

别说谎,我能闻出谎言的味道》小说在线阅读_第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年华不等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别说谎,我能闻出谎言的味道第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