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独立师三团保肯公丨安丨屯进攻战斗
1979年2月13日,广西军区下达作战命令,军区独立师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负责歼灭滩奔、比劳、保肯之敌。其中3团的任务是:配属边防营2连,在师炮群火力支援下,于17日6时40分发起攻击,首先歼灭楠西、鬼屯岭之敌,尔后围歼保肯公丨安丨屯之敌。为了打好第一仗,3团决心以3营沿鬼屯东侧向3、4号高地实施主攻,以2营向楠西以南山垭口实施助攻,首先歼灭鬼屯岭、楠西之敌,并对2、3、4号高地之敌形成包围,尔后各个歼灭之。
保肯地区位于中越边境东段越南芒街县北部,与我国广西防城县滩散公社所在地隔界河相对。战前查明,保肯地区有越南武装公丨安丨和民军各约一个连,共200余人,经常窜犯我国边境。其部署是:在大波东侧高地(即3号高地,我军为便于组织战斗,把保肯地区的主要山头编为1—12号高地)有武装公丨安丨一个加强排,在2、4、6、9号高地各有一个加强班;楠西、鬼屯两地配置有民军,并有少数武装公丨安丨作为骨干;越军在楠西、桥头、大波、江坎谭、鬼屯、青山及其附近各高地构筑了工事,防御正面约为2公里,纵深约为1公里。在其以东的下隆和以西的北峰生,还驻有武装公丨安丨各约一个排。斗梅岭和马头山以南情况不明。
这个时候,距离进攻发起时间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了。两个小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弹指即过。但是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从来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年轻军人们来说,却又是那样的紧张而漫长。
时针指向6时40分,震耳欲聋的巨响撕裂了黎明的寂静,师炮群开始对保肯地区实施20分钟的火力急袭。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如同进攻的号角召唤着年轻的战士去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战至8时10分,1排占领了4号高地以西约200米的青山岭,2排进至3号高地西侧无名高地,3排(欠9班)进至4号高地西南侧的小无名高地,切断了4号高地之敌向山上溃逃的退路。
广西军区独立师二团通信连两瓦电台班班长黎晓浪的参战回忆
四十年二前,通信连两瓦电台班班长的我,同许许多多战友一样,在广西边防前线,在那火红的木棉花绽放的季节,光荣地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亲身经历了一场枪林弹雨和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我率领两瓦电台10多名战士,在面对脚下会埋有竹签,到处布有地雷,头顶飞舞着炮弹,还有随时冒着冷枪冷弹等极其艰苦、危险的环境下,团结协作、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团难,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作战中的通信联络。
为夺取作战的胜利,我们忘记了个人得失,忘记了生死,忘记了远方的亲朋,甚至忘记了生我养我的父母(战后,确实在家信中看到,作战前后和作战期间,我母亲由于见不到消息,担心我的安危而夜晚不能入眠,白昼不思进食,处于半疯癫状态,家里来了安慰陪她的客人,不是将大米放入茶壶泡茶,就是将茶叶放入锅中煮饭等),用生命实践着志愿军战士—王成的精神!
1978年底,部队接到上级命令,拉往了中越边境前线,转入战前训练,这意味着部队随时准备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和平年代,部队教育训练中,虽然也经常讲到,当兵就是要准备打仗,但真的轮到要打仗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和紧张。很快部队开始进入参战教育动员。通过爱国教育动员后,所有官兵义愤填膺,群情激昂。面对忘恩负义、穷凶极恶的越南小霸,官兵们纷纷表示,热血男儿,就是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在前列,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誓师建立功勋,甚至献出生命!
那些天,部队反响很是热烈,写请战书的、决心书的、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更有毅然咬破手指写血书的,一句话就是要求上前线杀敌立功。那段日子,是无法描绘每个人当时的心情的,请战场面是多么的真诚和热烈!
不久,各连队宣布了参战人员名单,并按要求每个人要照一张照片、写一份遗书、备一个小行李袋,然后用一条小布带写上家庭地址,以备如果战场上牺牲了,将由部队战后派人送回老家。
那时,我们部队驻扎在南宁市一个叫青山的地方(现由南宁市建设成了青秀山公园)那里环境很美,前面是邕江,碧波湛蓝,两岸是凤尾竹和林木掩映。站在高处远眺,美丽的都市南宁风光尽收眼底。部队调防进驻青山时间不长,官兵们对这片绞织着都市喧嚣的美丽、火热的军营十分珍爱。
不久,部队集结将奔赴边防前线,那时装备车少,部队靠步行开跋。记得当时为了不影响市民,也为了保密,我们部队是星夜急行军绕道出的南宁城。那场面,虽然来不及半点多想,嘴上人人没说,可心里都明白,战争是无情的,这一去很可能就是或死、或伤、或残,这一去也可能就成为永诀。我同战友们一样,此时此刻埋藏在心里最多的是想念家乡、思念父母、牵挂亲人!
那些天,对于我们每个即将参战的军人来说,是人生中最最经受考验的日子,忠孝难两全。营区内战友老乡,总是不时的三五成群,一起谈心作打算,最多的是相互嘱托,如果有如果,万一自己回不来,就请帮助照顾好父母。这是战友们临战前经受着的生离死别之痛,场面让人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