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军区独立师担负牵制广宁省边境之敌的独立作战方向,先后在保肯、横模、高巴岭打了三场硬仗,场场是攻坚,歼敌不少,伤亡也大,战例都很典型。因为该师的有力攻击,吓得先安地区的越军325b师主力急保芒街、海防,不敢乱动,无法协同亭立地区的338师西援禄平,有力支援了广州军区主力的作战行动。
广西独立师从东兴县江平公社竹山大队1号界碑到垌中公社的33号界碑一线全面反击。一团重点在东兴、滩奔、高巴岭,二团在比劳、高巴岭,三团在保肯、横模,边防营在横模作战。炮团和广州军区炮一师25团负责各团进攻点的炮击。
1979年2月17日早上6点40分炮火准备,7点钟部队越过界河发起了冲锋,通过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基本消灭了一线阵地之敌。
第二阶段战斗是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我师主要攻克了越南境内的海拔1060多米高巴岭上各个高地;歼灭了横模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该阶段我师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我师部队全部撤回我国境内。
经过一个月的作战,锻炼了部队,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攻占越南北部广宁省1个县城、3个镇等部分地区;歼灭性打击了上述地区的越军。拔除了3个公丨安丨屯,共歼敌2034人(击毙1226人,击伤1008余人,俘虏97人);缴获各种火炮58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352支(挺、具),炮弹、子丨弹丨3944发,地雷、手榴弹5500枚,电台10部。同时摧毁了越广宁省内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
广西军区独立师歼敌2000人左右,但我师伤亡比较大,牺牲293人,伤1210人,二次以上伤的214人。
我师官兵在战斗中立功情况,单位:英雄称号连队2个:军委授予3团8连“尖刀英雄连”广州军区授予2团7连“能攻善守英雄连”。英雄排1个:广州军区授予2团7连3排:“高巴岭英雄排”。一等功:营1个,连3个,排4个,班5个。
个人:英雄称号7人,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李作成、李志坚。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徐灵光、杨息任、林枝富、韦炎辉、周本清。个人一等功:29人。个人二等功:213人。个人三等功:3009人。共3256人。
恶战高巴岭
广宁省位于谅山省东南,与广西崇左、防城地区接壤。这片地区接近北部湾,并不是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只发生了一些零散的边境拔点战斗。高巴岭,位于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一侧,隔界河与中国板兴、丈义地区相望。
高巴岭是由北而南交错排列的5个山峰,主峰海拔1060米。山势险峻陡峭,沟谷纵横,顶部杂草丛生,山腰灌木密布,山脚雨裂多而深。控制了高巴岭地区,就可直接向北瞰制中国境内正面约7公里的地区,封锁沿边界平行的一条主要公路。
1979对越作战发起后,奉广西军区之命,广西军区独立师指挥所属第2团首先攻歼越南比劳地区之敌,尔后以一部兵力占领比劳南侧无名高地,保障滩散至峒中公路畅通,配合师主力歼灭越南横模和保肯地区之敌。第2团曾常年担任生产、施工任务,只在临战前进行了短期军事训练,并补入大量新兵,部队军事素质不高,但求战情绪旺盛。
1979年2月17日,第2团1营奉命攻歼比劳地区之敌。因战前对敌情掌握不准,越军已于15日夜撤离比劳,1营虽攻占了比劳村及其以南的无名高地,但未能歼灭越军。
18日,团指令1营1连加强重机枪2挺、82无坐力炮1门,从高巴岭西北侧向北侧无名高地搜索,侦察敌情。高巴岭位于广西防城县峒中公社当面的越南一侧,隔界河与中国板兴、丈义地区相望,是越南平辽县与峒中在边界关口以东的一个重要制高点。
高巴岭海拔1060米,共有大小山头30余座,其中由北向南交错排列5个较突出的山峰(编为3-7号高地),主峰为位于中央的5号高地。其山势险峻陡峭,沟谷纵横,乱石很多,顶部至山腰杂草丛生,山腰以下丛林密布,山脚雨裂沟多而深。山腰以上常有云雾,对观察、射击、运动均有一定影响。控制了高巴岭地区,就可直接向北瞰制中国境内丈义、板兴正面约7公里的地区,封锁沿边界平行的桥马垌至岭坳一条长达7公里的公路。
1连受领任务后,立即进行了战斗准备。根据高巴岭地形险峻、复杂,视度不良以及敌情不明等情况,决心按前卫排与连本队、后卫排的战斗序列行进,确定了战斗部署:2排加强82无坐力炮1门和重机枪1挺为前卫排,以4班担任尖兵;3、4排为本队;连指挥所在2排后跟进。为加强指挥,一名副团长和一名副营长随连指前进。
18日3时20分,1连沿高巴岭西北侧山背向北侧无名高地搜索前进。4时45分,2排占领了高巴岭西北侧无名高地,未发现敌情,连长即令2排成左梯形队形继续向北侧无名高地搜索前进。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其时已有越军占领,在阵地上构筑有环形堑壕一道,高地顶端和西南反斜面构筑有a字形掩蔽部5个,并与交通壕相连接,前沿还敷设有少量防步兵绊雷场。
5时15分,2排进至距高巴岭北侧无名高地约50米时,突然遭到越军火力袭击,走在前面的一名战士中弹牺牲,排长负伤。6班长主动接替排长指挥,命令全排就地展开,占领有利地形,并派人回连报告敌情。连长一面令7班长带1个战斗小组前出进一步查明情况,一面令1、3排和火力队迅速占领高巴岭西北侧无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