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天刚蒙蒙亮,火箭炮营指挥所接炮群指通报:在我观察所正前方两公里处,发现敌一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阵地,营长徐业荣即决定以两个炮连打步兵、一个炮连打迫击炮阵地(真是大手笔哈),一个齐射216发炮弹,象下冰雹一样砸过去,目视炸点非常集中,目标区域一片火海。这是我在观察所首次见到炮击效果,真的是大快人心!教导员汪绪雄当即向全营电话通报战果,予以嘉奖。
朔江峡谷。长白山地区。长白山之战就发生在这座山头。这一仗打出了一位战斗英雄谢振华。
19日上午9时许,火箭炮营观察所接到增援命令,即派侦察兵董启国、况火根和一无线兵(记不起名字了),增援365团4连攻打长白山。此时,越军炮火、高机平射严密封锁平孟街,董启国三人凭借平孟关内大榕树,逐一猫腰横过平孟街平孟河,到达指定的无名高地,迅速展开侦察,发现长白山3个火力点,其中一个迫击炮阵地,立即确定射击诸元,上报营观察所,仅一会儿,目标被炮火覆盖。
整个上午两个炮群不断向敌运动目标和各种工事射击,支援步兵作战。
40年前的那天上午,侦察兵董启国、况火根和另一名无线兵,就是在平孟关内这棵大榕树下通过越军火力封锁,增援攻打长白山之战。立功。这棵树帮他们挡了几颗子丨弹丨。
19日傍晚,榴炮六连接前指命令,应军区炮兵要求,当晚即派一排长田广省率两门火炮,进至朔江地区隐蔽待机并清理战场,这一着棋后来果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日,师指通报:“我部364团、365团战区已连成一片,364团已插到朔江,打到那册。”上午,根据侦察情况及步兵指示的目标,我榴弹炮、火箭炮火力及时予以压制、摧毁。下午3:30,我空军战机沿边境领空巡航,威慑越军。我当时就想,要是空军直接轰炸扫射就更好了,省得步兵进攻这么艰难。
在18、19、20日这三天中,因敌炮火封锁,炊事班很难送饭送水上来,我们在观察所每天能吃上一餐饭就很不错了,有一天竟然没有饭吃,敌炮火、机枪封锁严密,炊事班送不上来。有时什么菜也没有,炊事班就把食盐与大米一块煮,送上来的饭咸得人死,但总比没得吃好,何况是冒着生命危险送上来的。水就更困难。实在饿了,就咬几口压缩饼干,强行咽下,总比步兵强多了。
21日早晨7点,群山还笼罩在晨雾中,我军坦克又隆隆地叫起来,从平孟关内向敌阵地开进,加农炮营也在占领阵地。朔江攻坚进入关键时刻。14时30分,师指获悉敌246团团指在安律(地名),即指示两个炮群向该地区猛烈射击,敌惊慌向南撤逃。
21日下午,364团3营在进攻波原南北山头时,一旦发现火力点,就呼唤榴炮二营炮火打击,经数小时激战终于攻至朔江城下。
这次作战中,应边防二团7连(配属365团))要求,榴炮四连摧毁岳圩关口正面越军目标也是亮点。连队派炮四班执行任务,班长何益联组织全班直接将火炮拉出关外,对着目标直接瞄准射击。边防团在火炮两边架起机枪保驾,边防团首长指哪四班就打哪,以66发炮弹,先后摧毁了敌高山了望塔、营房、检查站楼、两个驻有越军的山洞,以及一切国家设施、建筑及障碍物等22个目标,战斗结束后,边防团首长大为高兴:“你们打得好,大大鼓舞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见识了大炮的威力。謝谢你们,我一定为你们请功!”(何益联)
自我上观察所以来,不断见到上级通报立功名单,一连有林启武、陈文贞和炮二班,十连有一班长杨珍久,指挥连有侦察班长钟登福、何高林等。
21日,据前观报告:在我强大炮火袭击下,发现在敌阵地炸毁高射炮4门、85加农炮两门、122榴弹炮两门,前观指战员战果很大,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战;榴炮二营配合步兵团打穿插,以猛烈准确炮火支援步兵扫障开路,表现出色,团指通报给予记功:榴炮二营、六连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五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二营营长曾加武荣立二等功,团首长问他们有什么困难?他说:现在就是吃不上饭,睡不上觉,喝的是稻田水,其他没什么问题。
至2月21日止,在激烈的朔江天险攻坚战中,122师重创越军246团等部,共击毙越军2080人,俘获59人,缴获火炮41门,汽车8辆及各种武器装备一批,终于打开了朔江北大门。122师仅用五天就踏平朔江,且生俘敌246团副团长及特派的中校参谋长农松,一举打破了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称霸梦”,打破了"朔江天险牢不可破"的神话。
在这次对越还击作战中(包含朔江、高平一线),122师打满全场,共歼敌2730人,其中击毙2524人,俘敌206人,并创造了师级单位对越还击作战中俘敌之最、击毙敌指挥官军衔最高的纪录;自己伤亡1600余人,敌我交换比为1.62:1。总战果在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排名第五,有战评曰"41军122师的朔江攻坚作战,是197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亮点之一",“表现非常出色”,是“高平战役的小翻版”。战后有两部电影《长排山之战》和《蛇谷奇兵》,均取自122师朔江天险攻坚战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