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们欢呼胜利之际,连长与通讯员等一行人也登上了473高地。连长一看见我们,兴奋不已地连说,你们打得好!打得好!我要报告上级给你们请功!连长也真有高兴的理由,这对越作战的第一仗,全连队的作战任务就是攻打敌473高地。
能不能打好,能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大家都没有底。毕竟,全连队没有1个人打过仗,全营也没有,全团也只有团政委1人有过参战的经历。现在好了,越军的473高地被我们拿下了,而我们也只有几名同志负了伤,连长能不高兴吗!战后,连长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我排报请了集体三等功。
在随后的打扫战场里,我们发现,除了被副指导员击毙的越�尸体外,并没有其他的越军的尸体。难道这越军只是被我们打跑了不成?才不是呢。后来得知,在我们奉命继续向前推进,后续部队接替阵地后,他们对阵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搜索,从高地背面的山脚下,发现了7、8具越军的尸体。这7、8名越军为什么不是死在阵地上,而是死在阵地所在的后山脚下?后来我们才明白,这7、8名越军并不是当场毙命的。他们是负伤逃离时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失血压过多休克致死的。对这,在日后的战事中我们有着深刻的体验。
攻打敌473高地这一仗,我们以极少的代价赢得了胜利,情理之中也不乏偶然性。曾记得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就是在我们从进攻出发阵地推进至敌473高地右侧半山腰处时,敌高地突然纷纷落下炮弹,而当我们冲击至敌前沿阵地时炮轰恰好停了一事吗?据指导员事后说,那天,我们出发后,就失去了与连指挥所的联系,连指无法确定我们的位置,在他们的眼里我们是失去了踪影,而在规定发起冲击的时间也不见我们有任何的动静。无奈,只好让预备队再上,哪炮火就是为预备队准备的。
炮击开始,指导员即通过望远镜观察敌高地。怪了,在我炮火打击下,越军怎么还满山的跑呢?指导员是怎么也看不明白。再细看,坏了坏了,这满山跑的不是越军,是我们的部队,指导员通过望远镜认出了副指导员!指导员随即向营指报告,请求立即停止炮击。
如此,这才有了上述的一幕。就是这一仗,战后被广州军区编入班排进攻战斗成功范例里,这是后话。据说,成功之处主要有几点,一是选择了一条隐蔽的进攻路线,隐蔽接敌;二是从敌阵地侧翼发起进攻,避开了敌阵地正面的雷区;三是选择冲击时机果断;四是发起冲击时勇猛顽强与无惧。
战斗结束不久,我们接到往前开进的命令。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打完胜仗,大伙的兴奋情绪还没有恢复过来,还是经过一整上午的行军打仗,大伙都有点累了,全连百多号人三五成群、没个队形地向前走着。突然,只听到一声喝骂“杨大头,你是干什么吃的。你看看你的部队,走,没有个走样,一点敌情的观念都没有”。
我顺着声音一看,坏了,是营长在骂我们的连长呢(我的连长姓杨,个子不高,约1.65米,但连长的头特别大。所以,团营首长往往叫他“杨大头”)。只见营长站在一高坡上,他身边有一挺已架好的重机枪。营长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连长骂,显得非常生气的样子。我再回过头来看连长,惨了。连长胸前挂着2个从越军阵地缴获的手雷,刚才还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全没有了,脑袋拉了下来。营长的骂声刚停,连长立即亲自下令整理队伍。稍停,队伍又出发了。
下午约3时左右,我们全连到达了上级指定的某地域高地,任务是进行防御作战,防敌反冲击。该高地是兄弟部队之前拿下来的,四周仍有战斗过的痕迹。连里各排各有各的防御阵地。排长受领任务后,带着我们着手修整、巩固阵地上的战壕,特别是开挖单兵防炮洞(俗称猫耳洞)。
几个小时下来,该修整巩固的战壕修整巩固了,该挖的猫耳洞挖了,但大伙也真的累了。有的躺着,有的拿出战前下发的压缩饼干吃着。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们想,经过一天的紧张与劳累,也该好好睡它一觉了。
但事与愿违,上级来命令了,要我们排立即往某阵地接替防务,而我们现在的阵地,会由后续部队来接替。我的妈呀,刚修好了战壕、挖好了猫耳洞,不呆上一天两天的,也过了今晚再说嘛,咋又要走了呢。但命令就是命令,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只好收拾行装,朝着新的目的地进发。
晚上约11时左右,我们到达了上级指定的位置。排长随即带着各班长察看阵地四周的情况,指定各班的防御地域与任务。之后,除了站岗放哨的,大伙赶紧找个地方躺下就睡。就这样,渡过了入越作战的第一天。
第二天早上,大伙经过一晚的休息,疲劳没有了,精神又来了,但任务也随即下来。因为是进行防御作战,大伙又要挖猫耳洞了。大伙没说的,一是作战需要;二是也是为自己的安全增加点保险系数。大伙拿出工具就干。这样,整个白天在阵地上不是修葺工事,就是挖猫耳洞,搞好了,大伙就躺着或闲聊。到了晚上,命令又来了,还是与昨晚一样,要我们排立即往某阵地接替防务,而我们现在的阵地,会由后续部队来接替。无奈,大伙又只好再次收拾行装,朝着新的目的地进发。
第三天、第四天,情形还是如此。白天挖工事,晚上就转移阵地。但问题开始来了,首先是缺水。这越南的山,温差大,晚上用雨衣盖着也还觉得冷。但白天太阳一出来,哪真是热啊,加上白天要挖工事,每人的一壶水早就喝光了。平时,在转移阵地时,遇到山涧小溪,自然是喝足了,还把空的水壶灌满。
但这两天的转移,哪山涧小溪是一点边都没沾,山上又没有水,大伙渴得不得了。其次,这野外作战,部队分散的很,自然就没有炊事班给你做饭了,大伙只有吃哪压缩饼干。但哪压缩饼干吃一天没问题,两天也可以,但天天吃就不行了,哪压缩饼干满足不了人体的热量需要。大伙开始觉得,身体软绵绵的,乏力。我也不例外。
这天晚上,当我们又累又渴转移至新的阵地后,发现阵地上有一胀鼓鼓的大麻袋,大伙七手八脚地忙把它拆开,一看,全是一个一个的大萝卜。大伙你一个我一个,拿起来就吃。我也拿了一个重2斤多的萝卜,不管它干净不干净,放在咀里就咬。不用2分钟的时间,就把这2斤多重的萝卜给解决了。真是舒服呀,此前的累呀渴呀饿呀全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