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山脚上1个位于坦克射击死角的敌机枪火力点,死死地封锁着炮塔舱门,车内的乘员无法跳出来。车长黎文强一声令下:“驾驶员投手榴弹。”李居承勇敢地打开驾驶窗,高高跃起将手榴弹投向敌人,将敌机枪炸哑。车组乘员借机跳出车,利用地形寻求掩护,而李居承却不幸被枪弹击中,壮烈牺牲。
高明勋背着腿部重伤的黎文强、扶着多处受伤的兰育苟,会同902号坦克炮长杨进权,艰难地向我方阵地突围。伤员失血口渴,他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小包仁丹,每人分含几颗。他们在后撤途中又,遇到一群迷失方向的步兵。高明勋凭借着他在军参训队学到的军事知识,迅速为大家辨别了方向。因步兵大部分都是伤员,行动困难,高明勋只好组织大家分段分批转移。他多次往返山谷数千米,闯过敌几道封锁线,终于在21日拂晓把全体伤员安全地带回了我军阵地。
在葫芦套战斗中,1排长梁国胜指挥的903号坦克,为超越被打瘫在路上的前车,冒险冲下道路右侧近2米高的田坎,从稻田里向朔江城冲击。谭启敏指挥的907号坦克也随着903号坦克冲进了朔江县城。两辆坦克边打边冲,907号坦克先后两次被敌反坦克武器击中,最终瘫痪在一个礼堂前。炮长曾盟、二炮手黄少隆和驾驶员徐建雄先后牺牲,车长谭启敏受伤后昏迷了过去。
903号坦克多次尝试与907号坦克取得联系,但是都无人应答,误以为他们已经全部战死。此后,903号坦克孤军奋战,在朔江城内见敌就打,见碉堡就压,反复冲杀,直至弹药耗尽。当坦克深陷在大水沟中时,梁国胜带着全车乘员顺着水沟爬,居然奇迹般地全体回到我军阵地,而且全车乘员无一伤亡。
朔江城内的越军因我军攻势猛烈,疲于应付,竟没派人查看被打瘫在礼堂前的907号坦克。车内的谭启敏苏醒后,拖着肿得如水桶的伤腿将战友们的遗体一一安放好,把车上的武器弹药都收集起来,然后用电台呼叫连队。由于失血过多,他曾多次昏迷,但每次醒来后,他都尝试着改变电台频率,呼叫战友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尝试后,谭启敏终于和坦克8连取得了联系。
坦克8连从开战之初,便在平孟方向支援步兵365团主力向朔江进攻。该连根据地形和越军防御特点,采用小规模、多波次轮番进攻的打法灵活作战。在单车战术上,采取打一炮换一个射击位置,前后左右运动,反复与敌人周旋,有效迷惑了越军,以小的代价换取了较大的胜利。朔江作战期间,坦克8连共摧毁敌火力点60余个、无坐力炮5门、观察所2个、40火箭筒2具。该连连长获悉谭启敏孤身陷在朔江城中,一面叮嘱他注意隐蔽,坚持下去,另一方面派人尝试着混入朔江城中营救,却未能成功。
谭启敏孤身在朔江城中潜伏了2昼夜。2月22日凌晨,364团由南向北,365团由北向南,共同对朔江城发起了总攻。在炮火准备阶段,坦克3营指挥所的电台里突然传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重庆,我是907,我是谭启敏。我的战车已损坏,其他乘员全部牺牲。我现在的位置在朔江县城内,敌人目标我看的非常清楚,我军炮火偏离目标,应向左150米。”
听到谭启敏还活着的消息,战友们都激动万分。营连首长非常关心地让他注意隐蔽,不要通话,等待解救。但电台仍不停地传出他的声音:“再向左50.打得好。”我军攻打朔江县城期间,他一直都在通过电台为我军指示目标。一处处越军的阵地在他的指示下被炮火无情摧毁,一股股准备逃窜的越军被炮火歼.
接近正午时分,上级令坦克3营支援步兵肃清朔江残敌。此时除坦克8连外,该营还能投入战斗的坦克已廖廖无几,其中9连只剩下1辆战伤坦克还能出动。由于在葫芦套战斗中,9连牺牲了11人,另有8人受伤,于是便在幸存人员中拼出了1个临时车组,由9连连长谭进德亲自指挥,冲向朔江县城。攻克朔江后,人们终于找到了谭启敏。战功累累,同时也战伤频频的坦克3营,奉命沿公路撒回平孟地区休整。
朔江进攻战斗期间,坦克3营干部带头,战士英勇,敢打硬仗、恶仗,不论困难多大,伤亡多重,始终做到指挥不断,人员不散。坦克7、9连连续作战两天,不少坦克损伤,人员伤亡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两个连合编为一个连,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迅速组织抢救伤员,抢修车辆,调整人员,继续战斗。不论战斗多激烈,形势多危急,他们总是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营长牺牲了,连长顶上去。排长牺牲了,车长顶上去。全营指战员打得英勇顽强,负伤者坚持不下火线,很多人打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践行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与战车共存亡”的誓言。
据统计,坦克3营共参加大小战斗12次,击毁越军122榴弹炮9门、85加农炮6门、双管37高炮4门、14.5毫米高射机枪4挺、无坐力炮34门、60炮1门、火箭简25具、炮兵观察所4个、汽车9辆、火力点116个,毙敌360余人,缴获汽车8辆,有力支援了步兵战斗,为全歼朔江守敌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后,该营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坦克营”荣誉称号。营长刘宏生烈士被追记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9连连长谭进德、907号坦克车长谭启敏荣立一等功,并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7连、9连、712车、710车、810车、901车、905车荣立集体一等功;8连、7连3排、8连3排、9连1排、701车、702车、707车、709车、711车、804车、808车、809车、903车、906车、908车、909车荣立集体二等功;
周家胜、朱江华、高明勋、李治善等荣立--等功,王路荣烈士被追记一等功。这些荣誉有多厚重,统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在东、西两线共投入7个坦克团另2个坦克营。实际参战6个坦克团另1个坦克营。其中,只有2个坦克营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坦克营”荣誉称号,41军坦克团3营便是其中之一。
由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坦克兵仅有3人,刘宏生烈士位列其中。共有8个坦克连荣立集体一等功,41军坦克团3营7连、9连就占了俩。总共19辆坦克荣立集体一等功,41军坦克团3营就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席次。总计51名个人荣立一等功,该营就有7人获此殊荣。共计90个集体二等功,41军坦克团3营就有16个单位入选,占六分之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