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979.3.4

上午,不阴不晴。我在坡上摇马达,为电台充电。匀速有力摇转,产生的电压稳定,发信机信号也稳定,接受方抄写也容易。摇马达,权当练哑铃、单双杠,肱二头肌的膨起,不因战争而萎缩,人若坦然,生死如一。

从边境龙临出发,我就一直背负着这马达,多么艰难险阻,不离不弃,挡不住我负重前行,与这铁块有不解之缘。《战地新歌》有首歌唱到,水兵爱战舰、骑兵爱战马。我默默地接唱,我爱我的马达吧。

刘卫星又不请自到,几乎天天见面。待我收起马达,他便直言不讳的说,给我写火线转正申请书,仿佛下达作战命令。嘿,真快哎,火线入党申请书才写几天,又写转正申请,火线真考验人呀,好生羡慕。

火线转正申请书,未提笔,便有几多豪言壮语涌上心头。刘卫星说,写点就行,有个记载,主要看行动。我懂得,战争不仅考验人,还考验入党的决心,战场上,申请人,随时可以用生命履行誓言。我看到,像刘卫星这样许许多多的战士,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祖国的安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他们不惧流血牺牲,冲锋陷阵,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种考验还不够么,难道他们不是党的忠诚战士么,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马上到党的队伍中来呢。

我拿出铅笔,在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之间,选择了后者。照他说的,在电报纸上写了几句大实话,他接过文稿,转身就走,仿佛我是他秘书。看他那急样子,连党支部,好像就在等待这张电报纸。我那几个铅笔字,不一定能留下历史痕迹。但是,那个急就章,一定能够成为刘卫星火线入党的最后文献。

送走火线达人,我把这个情况和我想火线入党的想法,很不好意思地与何炳龙台长谈了。台长语气平和的说,步兵战斗任务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提干、入党的机会多。

我二连是技术兵种,老兵多,入党、立功的机会,新兵要多谦让呢。沉思良久,说服了自己,打消找连长、找指导员再谈的念头。这种状况,我也知道,先来后到,论资排辈,军内向来如此。虽惆怅,但丝毫不减我杀敌勇气与胆量。

1979.3.5

随着战事的减少,报务往来不多,新手白天也可以值班了。上午,我接老兵缪可良的班,熟悉环境后,我把抄报纸、铅笔摆好,戴上耳机。白天,噪音略小,没有干扰,工作信号在3以上。调整降低收信机音量,按照联络文件,确定收信和发信频率。8点正,通播呼叫各属台,各属台分别回答,一切正常,进入守听。一套程序下来,虽不老练,却很规范。

新手上机,处理往来报务,不流畅,速度慢。发报速度低,每分钟80码左右,对方很容易判别你是新手。处理机上业务缓慢,容易被敌侦听台捕捉到我方信号,或被侦听,或被干扰。

进入扣屯阵地防守后,我台及各兄弟台,基本固定电台位置,稳定发射电台信号,极易被敌侦听锁定,遭袭击。越人没来得及,或没有能力,利用电讯侦听手段,打击我穿插部队。《永不消失的电波》是通信战士永远学习的榜样。

守听多时,工作频率无呼叫信号,专注力下降。我把昨天发生的事,记在了日记本,进驻扣屯阵地后,日记未间断过。随后,开小差,间断收听其他频率。旋转频钮,耳边突然跳入一个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我停止旋动。耳机里传出男播音员的声音:对越自卫还击战达到预期目的,中国政府宣布3月5日撤兵。嘿,撤兵了,战争要结束了。我很高兴,捂紧耳机,环视四周。四周依旧那样,战友们,在阵地上,各忙各的,并没有结束战争的迹象。

开小差听到的消息,不敢与旁人分享,好消息,憋在心里也难受。李伟接班时,我附耳告他,可以听听别的频率,李伟是个老实人,不知他会不会开小差。

这一仗,对越南的打击不小,至少,我看到农业受到影响,短期内难以恢复。可是,越人顽固的很,老、妇、幼都投入了这场战争,全民皆兵,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越人根据国情,依仗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且有与美军作战经验,利用熟悉的地形,采用夜战、游击战和伏击战等战术,阻击我穿插部队行动。作战特点是,一打就散,避我锋芒,利用有利地形,零星作战,与我周旋。我英雄121师,可谓拳头打跳蚤,很难抓住战机,大量消灭越军。

初战,穿插部队没有经验,轻敌,欲速则不达。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师总结血的教训,避敌之长,学会了夜间安营扎寨防守,白天行军穿插。每到一处,先搜索,清剿残敌。又以伏击反伏击,消灭越寇。我方人、炮多,占优势。越人炮少,有的越南民兵,还用老式步枪。我驻守阵地后,大部队集中,越人不敢接近,一有动静,我炮群立即开火。越人只是零星炮击公路,破坏我前、后方交通。

越人炮阵地极为隐蔽,很难发现,冷炮,经常从阵地的上空呼啸而过。每到一处,都要挖掩体,在扣屯停留时间最长,防炮掩体挖了又挖。庆幸是无用功,却从未敢怠慢。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2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