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在扣屯驻守下来后,整个基指、警卫部队和伤、病员,住满了山坳和周边,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睡,都在此地无序进行。

在国内驻地,这么多人,可有几多食堂、厕所、寝室?

师基指指挥部,于南侧小山坳开设,通信兵、工兵、防化兵等保障分队,则进入北侧小山坳。两个山坳之间是收割后的稻田地,靠近北侧小山坳的稻田地边,有一条不足半米宽的小河沟,自东向西流淌。这条小河沟,可谓是生命之河沟,盥洗、饮用、淘米、洗锅等等,阵地所有人马,都在此用水。

每个人的用水习惯、卫生习惯、对水源卫生重视程度不同,加上战地生活的不讲究,都让这条原本清澈的小河承载了。临时的火头军,大多是新兵,不善炊火及随意性,河边常常看到倒掉的成锅剩饭。盆、桶、锅及钢盔等临时锅型,煮就了不同的锅底饭型,糊色深浅不一,可谓形形色色。

没几天,剩饭便发出酸臭味道。河边散落着猪、牛的骨棒,罐头瓶子、压缩饼干桶、生活用器皿,应有尽有。稻田地,已然成为天然垃圾场。由于随意使用水源,生命之河受到污染,清水变污水。人们不断地向上游取、用水,结果,造成整条小河沟污染。

也许是水污染,也许是水土不服,众人遗矢。基指指挥部后山坡上的腹泻遗址,被日头曝晒后,像一张张烙饼。奇怪的是,没有发现一张手纸,出恭的善后处理,每一个人的智慧不同,手段因人而异。基指首长如厕,阵仗大些,警卫员提溜着枪,不远不近的看着。也许,有人突发感想,设个谜:上厕所带枪,保定(腚)嘛。

出入基指山坳开会的各团首长,无意中,也道出不少战士腹泻的问题。开始以为越人投毒,加强了饮水管理,但后果并未恶化,也未影响战斗力。最后,归结为水土不服。不同地区、不同水质,人们的适应力也不同,何况是到异国他乡,喝生水。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战地生活,没有那么多讲究。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做不到。没有手纸,没有牙膏、肥皂,洗脸刷牙么?明天脑袋在不在还不知道呢。洗澡的事,就没想过,须眉尚可,巾帼何以了得?经历了战地生活的人,日后生活,讲究不多了。其实,讲究与不讲究,物质条件是前提,没条件讲究,真是穷讲究。

出境10多天,负重走,日晒走、雨天走,一身的汗水、雨水、泥水,湿了干,干了湿。汗大的,军装上一圈圈的汗碱,彼此间,竟然没有闻到汗酸味。也许,共同的经历,产生了共同的气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除生死之交外,还共同散发着生命中流淌出的芬芳,闻香识战友。

终于,有人出来战地管理了,小河沟有专人看守,指定地点便溺。一早,我提溜着压缩饼干桶,像往常样,去小河沟的上游取清水,被警卫战士粗暴地阻止了。不是老乡,没有讨价还价余地,警卫战士荷枪实弹呀,惹不起。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仅仅要学会打仗,还要学会战地生活。战地生活,是战争中,保障指战员战斗力不减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期间,美军士兵在战场上喝可乐、喝啤酒、爵口香糖,战地物资、精神一流保障。

远在后方的司令员,在指挥室里喝着茅台,命令战士冲锋。战地生活保障,在战前、战斗中,各级指挥员都没有多想。要想打胜仗,战斗员须恪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指挥员须勿忘,“人是铁,饭是钢”的硬道理。

1979.3.1

战地管理后,师基指所在的山坳口,增设了荷枪实弹卫兵。两排临时摞起来的绿色弹药箱,权当司令部大门。来者,经卫兵盘问后,方可进入。山坳内,有门板或塑料布、容易暴露的掩体,被整理,比入住时,规范多了。

进入防守阶段,基指有了较稳定的环境。没有大的战事爆发,战事进展,短日内,无法预料。首长和参谋们谋事,临时性少了,从长计议多了。基指所在山坳布局,重新规划。

通信联络保障手段改以有线、接力、载波和两瓦为主,我台被清君侧,迁出南山坳,到北面的山坳开设。一声令下,我台当即走人,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东西。

北山坳都是老住户,有利地形均被占据,我台初来乍到,建家选址不易。电台开设,宜在高处,遂在坡上开辟一处电台工作地。在坡底,邻近河沟挖掩体,建河景房,为栖息地。不管何时何地,我台始终保持工作在上,生活低调的作风。

此处建新居,无法大兴土木。各属台相距不远,根据距离,台长决定,设斜拉式天线。我们把天线一头搭在树上,一头连接电台,隐蔽还省事。山上的树,已被砍的所剩无几,还要远走他山取木。

我别上砍刀,和老搭档李伟,往东走了约两里地,遇树林,挥刀就砍。呼吸重了,忽闻到异味,不是落叶腐烂气息,细细嗅,是腐臭,非人即畜。不知什么动物在回归自然,我俩紧急收敛伐木的热情,环顾四周。远处隐隐约约一物伏地,细观察,有对称两角,应是故牛。

我想起战友同学刘卫星说过,夜间,阵地前的林子,常有窸窸窣窣的踩踏落叶声,像是有人摸上来,令人毛骨悚然。起初,哨兵盲目射击,至无声,晓看声响处,是夜行牯牛。哨兵的夜间射击本领了得,体现了我师夜战训练成果,这以后,阵前夜访的牯牛少了。

我俩匆匆抱木而归。一路上,我在想,夜访的牯牛,不是来摸哨的,白日出行,会被炮火无辜炸死,或被射杀。只有夜间出行,去寻找安全之所。

林中踌躇不前,发出窸窸窣窣声响,是嗅到人类(埋伏的哨兵,身上的汗味、枪油味很大)气息,犹豫间,倒在哨兵枪口下,牛间悲剧。一场战争,受损害的,不仅仅是人类自身,还有动物、山川和草木。

我熟悉了新阵地邻里情况,友邻中,一连的战友居多。一连的通信设施,就近设置,几乎光秃的山顶上,单根接力天线的金属杆上,稀稀拉拉绑了一些树枝伪装,欲盖弥彰,不难识破。一连老兵说,接力天线的架设,要在高处,从甲地到乙地,由多根天线组成,且根根相见,产生接力传递通信效果。这任务艰巨,通信兵要远离大部队,单独将设备背到山顶架设,即辛苦,又危险。我的战友,一路多保重。

河景房晚上不好过,天略转暖,稻田地里的蚊虫滋生,尤其是来了这么多外国人,无疑是蚊群的盛宴。成群的蚊子飞进掩体,露在外面的头和手脚,被咬的都是红疙瘩。能对付越国人,却对付不了越国蚊虫。还好,一困就睡过去了。

战地生活,即不是常人生活,亦不是非人生活。有这般艰苦生活经历,可吃得人间任何疾苦,当然,苦尽应甘来哦。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2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