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1979.2.20

拂晓,还在睡,突然,隐隐约约听到,山坳顶部有人用越语喊“农松空越”(意为缴枪不杀)和汉语“用皮带捆起来”等话语。当时,由于困乏,感觉恍惚,不知是梦里还是梦外。天明得知,有越国几十个特工,乘黑摸了上来。我方有所准备,在距指挥部百米开外,被警戒部队击退,化险为夷。

为防敌炮击,我们开始加固掩体。这是一块木薯地,土质疏松,好挖,不过,那棵大树的老根碍事。台里派老郑去河边取水,准备吃干粮。有敌人打冷枪,伤着一位战友,后来组织取水并有掩护。

上午,紧张了一阵子,上面有令,携带武器者到山顶防守,防止山那面班庄之敌突围。那时,步兵团正在围打班庄,枪炮声不断传来。有时,炮弹就从头顶呼啸而过。我台虽然没有武器了,还是派老阎去了山顶。

这一天,情况很糟。军指调走师基指侧翼的361团,支援友邻部队。防守力量减少,侧翼暴露,越人想乘机偷袭我基指。下午,干部们开会,通报了当前敌情。台长回来后,没有传达会议内容,只是要求我们继续加固掩体,一来麻痹敌人,二来鼓舞士气。知情者心里是紧张的,而我们,嘛也不知晓,可谓无知者无畏哎,加固完掩体,难得无事休闲。

基指体贴361团,为其减负,收容了他们的伤员和民工队伍。下午,该团伤员陆续到来,集中在山坳口里侧。重伤的,几个民工抬一个,拄拐的,悬肘的,头裹纱布的,应有尽有。绿压压一片,几乎把坳口堵满。以前,在电影里看过国民党伤兵,军容凌乱、垂头丧气,好像共军没有死伤的。

这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战友伤员,感情一下子接受不了。尤其是伤员们神情黯然,着装不整,与想象差距甚远。伤员没有吃的,为基指首长准备的一锅稀饭,让他们吃了。后又煮马肉充饥,那玩意难吃,肉纤维粗,不易消化。师政治部孙主任,在攀爬天丰岭时崴了脚。这时候,他一瘸一瘸地来到伤员们面前问候,是政治工作干部履行战地职责的时候了。他鼓舞士气说,一定为死伤的战友报仇,只要我们在,就一定把伤员们送回祖国。

这一切,我真真切切听到、看到,也感动。伤员和民工听后,也表示一定坚持到底。这时,基指已经掌握,战场上有越南特工混入我民工队伍的情况,为防意外,有关人员收缴了民工的武器。我师民工多为广西田阳人,出境时,每个民工都发了民工标识牌,别在胸前。就这个标识牌,被越人特工利用,混入我队伍,为非作歹。

广西边境落后,有的村落之间竟然语言不通。战场上,民工之间不能互认互保,真假难分,给甄别工作带来了难度,误伤和委屈民工的事时有发生。据说因此,有一群民工跑到山顶,怎么劝说也不下来。

缺粮、断粮情况严重了。上面组织有关人员用越币搞了一些地瓜回来,僧多粥少,我台分了两个地瓜,还没有鸡蛋粗。搞的意思是,看不到越人,把东西拿走,再把越币留下,国际上称单边交易。后勤跟不上,只能这样做。

天黑后,基指开始行动。人员先集合到山坳中间编队,接着出发,伤员和民工队伍在后。天黑黑,两步开外不见人,路窄,只容一人通过。出坳口,经过那间民房。该房与广西边境民房一样,上层住人,下层圈牲口。我们从民房的下层通过,踩着牛圈的稀泥走,一陷没鞋,并发出粗重的“噗、噗”声。谁也不敢快走,队伍逐渐拉大了间距。

我路过牛圈时,看到一位越南老妪,站在2层门口,手里托一盏油灯,那昏光,下照到牛圈。此时,军情紧急,行人弓箭各在腰,无心他事。可我对她的举动百思不解,只可惜,一个普通的新兵,无力去破解或改变这个战争奇观。

四周是山,定藏有越人,这灯光下的大军行,越人看得真灼,此举不可等闲视。越人也有民族心,中国大军不请自到,莫受欢迎的。况且,房前60米处的新冢,葬着她的同胞,能熟视无睹?如果说她为中国大军照明,对本民族利益是背叛,这可能性不大。如果说她托灯,是为了暴露中国大军的行踪,却没有人去阻拦呢。老妪托灯的用意,迷一样。

出坳口,是一条横向小路,左右不见前队,又节了,这种低级错误一而再。我台跟着一位作训参谋,从昨天来时的路返行,我台成了前锋。路过越人新冢、路过取水的小溪右转,来到昨天郭留群用自制小水管表演饮水的地方。还没有前队的踪影,队伍停下,该参谋回头问路,我们或蹲或坐等待。

这时,听到右前方远处传来呼喊声。像是徐松柏营副的声音,我在想,不怕暴露么(原来是首脑们发现后队脱节,命令有关人员回头寻找。不得已,只能通过呼喊的形式联络)。我无意回头,嘿,身后没了人影。我的战友,怎么不给个提示,走的这么匆忙?突变哎,心到嗓子眼。这黑黑的夜,蕴藏了这多突变,若不是特种部队,如何适应的了。

我拉着李伟并小声喊着台里的战友就往回跑,队伍转向,后队改前队,由原路返回。我台成了蛇尾,台长为末者。他及时调整位置,走到全台的首位,台内恢复行进秩序后,我成为孙山。这异国他乡的夜呀,还有什么变数,无人知晓呀。我的手下意识伸到挂包里,紧紧抓住那颗手榴弹的弹柄,操作导弹的时候到了。

原来,前队出坳口后,临时变向右行。而我们计划左行,过河后右转,其实与前队是并行的。还好,黑夜包容了乱象,越人不知情,未及捣乱,又回到老妪秉灯处。这时,步兵团的炮连也在此路过,驭手牵着驮炮的骡马,把小路堵的水泄不通。徐营副很着急,打着基指的旗号,步兵老大哥不买账,没有让路的意思。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2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2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