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重生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个美丽的传说,喻意为凤凰在经历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后,而获得了重生,并在重生中又得以升华。
时隔38年,我战地重游来到了河安地区,在远眺305高地时,我突发奇想:这不正是我们361团的涅磐重生之地吗?
38年前的2月21日,我们团指在栋替遇袭后,首先突围至305号高地北侧山腿。又于22日在此将1、2营收拢在该地域组织防御。经在此休整补充,很快就恢复了士气和斗志,并由此开始了新生和升华。并在尔后的寿强进攻拔点、扣屯防御清剿、纳隆攻坚炸桥、高平护桥护路的战斗中,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用涅磐重生来形容我团当年在305高地防御以后的那段光辉历程,当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想当年,我团因被有违客观实际的盲目调动,导致全团于2月21日所属各分队天各一方,成了一盘散沙,而且四处遇袭,造成了包括时光银团长在内的近80名官兵牺牲,险遭全军覆没的噩运。
回想起当年2月21日乃至22日黎明前的那个黑暗,每个亲历者都不免还心存余悸。早些年,柯汉权老连长就写了当年占领305高地救援团指的回忆。我上个月去东莞参加4连战友聚会,在见到李群柱老连长时,他还对我说:"那个晚上如果有越军来偷袭我们,我们都完蛋了!因为那时我们实在太累了、太饿了,都在那遍稻田地里睡看了"。
是啊!当时越军在河安地区部署的兵力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还非常强悍。他们不仅于此前让友邻123师的部队吃尽了苦头。还把我们的团指挥所也给伏击了。
可匪夷所思的是,越军除了栋替偶然一袭,却又不但不敢趁夜暗和地形等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反而要龟缩山野、退避三舍,实在令人费解!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思考,特别是此次重返战地考察。我认为,越军之所以没有在21日晚上主动出击,而且还出现了22日的全面溃逃。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误判了我军的作战意图;二是他们还固守更重的战略目标;三是为我团的威猛气势所震撼。
其实,我团当时占领305高地,既是一个无奈的意外选择,却又是一个"天不灭曹"的奇妙安排。
2月21日下午,马、蔡首长率2营主力在坡润未见团指跟进,便不断地展开通讯联络,告知团指,2营就在坡润等候他们跟进,请他们过了河再向北走约两公里便可找到。而团指此时却误判方位,认定他们已经到达北干,要2营向北干靠拢。尽管双方都各执已见,甚至互相产生了猜疑。但最后还是达成了妥协。即团指派人到河边接应,2营则返回过河与之会合。
然而,团指派出的接应人员来到栋替河边时,2营却从安宁过的谢牢河,两地相距约有一公里。2营在安宁河边久等见不到接应人,又担心被越军趁夜暗背水一击,遂又拉起队伍返回到了坡润。2营官兵两涉谢牢河,全身衣服湿透,蹲在坡润附近的一片稻田地里哆哆嗦嗦地熬了惊魂一夜。
团指撤出伏击圈后,最初只在305高地北侧山腿的一个高地占领阵地,收拢了近200来人。大家死里逃生、惊魂未定。团指先是紧急向上级报告求援:"我部现在北干(1614),经几天战斗,武器弹药给养已尽,部队已经2天没有粮食,今天遭到敌人多次伏击,伤亡很大。侦察发现敌人坦克部队在我周围今晚准备集中兵力达到歼我之目的,现敌正向我炮击,请求友邻对我救援。"然后准备组织突围。好在上级接报后,担心团指夜间行动再遭敌袭,即电令原地组织防御,等待部队接应。
陈股長是战前从师侦察科調到我团任职的,他胆大心細、足智多帧kk于摸到了坡润找到了2營。在与馬政委、蔡参谋长首長報告了团指情況後,他不待天亮,又匆匆返回到305高地向師王副政委報告情況。
2月22日拂晓,马政委和蔡参谋长及陈营长在通过陈股长了解到团指的实情之后,果断放弃了北上安乐作战的计划,率领2营迎着曙光再过谢牢河,回到305高地与团指会合。
21日这一天,1营的处境也极其艰险。先后两次通过团指向上级求援:1、"我1营在(06162)被围,情况复杂,伤员过多,突围有困难,望师设法解决"。2、"1营被围困,弹少粮尽,情况紧急。杨副团长请求速派部队解围,建议去几辆坦克、装甲车前去解围和接伤员"。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為了聯繫上2營,師王副政委派出作訓股長陳孝勝親率通信連馬桂月等二人繼續到河邊尋找。
次日,该营在杨常滩副团长和毛晓东代营长的率领下,也经历尽艰险,也紧接2营之后到达了305高地与团指会合。我团主力历尽磨难重逢后,随即在305高地区域组织防御,与敌形成对峙。
我團3營由於初徵不利,加強指揮的李光新副團長和王崇傑教導員在第一天就負傷回了國,幹部的組織指揮力量銳減。在到達809高地後,該營就分成了兩個部分。由王毅剛副營長所率一部被師指收留,並指令隨師指行動。由陳欽庭營長所率主力先是誤入葵昂、波列組織防禦,偶遇363團6連前來歸建。後又因誤讀上級電報,以為是要撤軍回國,遂一路北上。當該營先頭進至那排、扣馬一帶時,便遭節節阻擊,陳營長不幸犧牲。失去指揮的部隊在到達郭主、左基地區後,更是被防守嚴密的越軍徹底打散。
同日上午,我團向軍前指派出的聯絡小組也順利到達安樂,並找到了軍首長彙報情況。軍首長對我團在305高地的防禦部署給予了肯定,並指示可以就地籌措給養,先解決部隊吃飯問題。
然而,失散的官兵們都抱著強烈的回國願望,三五成群、各自為戰,不顧一切地繼續向著北方且戰且行。也湧現出了陳書利、陳武賢、黃志榮、胡清祥、韋程儒、熊武俊、馬佔社等同日上午,我團向軍前指派出的聯絡小組也順利到達安樂,並找到了軍首長彙報情況。軍首長對我團在305高地的防禦部署給予了肯定,並指示可以就地籌措給養,先解決部隊吃飯問題。七勇士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人物。
更有效地策应了友邻122师的朔江战役。后卫7连和363团6连则在姜兵连长的带领下,沿着有坦克走过的公路走,顺利到达安乐找到了军前指,并与我团后指会合。后于23日随孙华副团长到达305高地归建。
因为我团在305高地的防御,越军仿佛被点中了死穴,其河安防线很快就被突破了。我军从国内至扣屯后方补给线也被打通了,整个北线战局都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月26日,我团1营奉命从305高地出发,向盘踞寿强地区之敌发起了进攻,这是我团首次在越南纵深展开的一次营级规模的进攻战斗。
这一仗,1营指战员怀着为老团长、老营长报仇的决心,使尽浑身解数,釆取灵活多样的战,在我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连续攻占了330、331、332、333号高地等4个要点。取得了歼敌62名、俘敌6名,我军无一阵亡的战绩!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这一仗,打通了平孟至高平的公路交通线,受到了上级通报表扬和通令嘉奖!
"打大仗、打硬仗,打不跨、拖不烂…。"是我们"塔山守备英雄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我团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的这一段传奇战斗经历,却因为某种局限和偏见,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肯定。甚至还被个别人斥责为"打得奶奶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缺陷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