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写到这,我就犯了纠结。
真相,当讲不当讲?该写不该写?或讲或写到什么程度?我不能不有所考虑。因为有的事情过去已经有了结论,而我又不是亲历者。
可是,知而不言,对那些跟我讲过不少重要细节的亲历者、知情者来说,却又有负期待。也有悖我个人的性格和信仰。
正在犹豫之时,我的一位老战友似乎就象捉摸到了我的心思一样,他发了一段苏格拉底的名言来:“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让我看了很有感动,感慨良多。
很巧合,老战友陈荣彪也给我打来了电话,他说他近日要和他的老班长文定勇战友来桂林一游,并一定要约我一见。
陈荣彪战友是广东湛江市人,1977年入伍,战时他是我们团卫生队卫生员,他是宗梅之战的亲历者,在战斗中,他负了重伤,经历了生与死考验。伤愈归队后,他选择了复员。退伍回家后正好赶上了好机遇,仕途发展很顺利,为人也非常重情仗义。
前些年,他曾经写过一篇《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忆录》,讲述了他的战斗传奇经历。如果没有自救常识和顽强的毅力,他也许就战死异国他乡了。他知道的真相很多,他甚至跟我说他自己负的伤,也并非越军特工所为。他说他的老班长文定勇战友还亲眼目睹了我的师傅陈明杰烈士牺牲的那一瞬间。部队进入敌国投入初战,真是混乱不已。犹如噩梦一场.
关于宗梅反袭击战,说来是我团2月17日出境穿插遭遇的第二场大的战斗。既是一个惨烈的悲剧,又是一个上了战例选编的经典之战。
根据深圳的军迷网友郑东先生统计,当年的2月18日,我们361团牺牲了76人。而据我团的战后总结统计,宗梅反袭击之战,共歼敌63人,我军伤亡26人。
宗梅,在我的回忆当中,一直是我心中绕不过的一个坎。因为在这里,不仅是我所熟悉的老首长郑赞正副政委和陈明杰、梁炎参谋,夏怀容股长、肖富洪等烈士的牺牲之地。还有就是宗梅打扫战场有没有,打扫的问题。
当年的3月1日,师指下发了一份电报,要求我团孙副团长负责组织打扫栋替战场;师后勤部负责组织打扫宗梅战场。
打扫栋替战场没有问题,一是地点在我防区之内;二是也靠近公路。但若是再转回到远离我军防地的宗梅打扫战场,那就不可思议了。
因为当时从安乐经魁剥、通农至宗梅近20公里的交通线上已经没有我们的部队驻守护路啦!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孤军进入宗梅打扫战场,简直是太冒险了!宗梅战场究竟有没有打扫?他们是怎么样去打扫的?战后几十年来,我一直都在惦记着这件事,并寻找答案。
早些年,我与原362团高机连的李干峰战友(桂林圣隆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在一次聚会中,他偶然地跟我提及他们连与363团3连,当年由师后勤部组织到宗梅打扫战场的惊险历程。但由于时隔太久,很多细节他已记不起来了。
为了解开这个迷团,我试图通过363团3连的战友了解情况,然而,他们都说是战后才调到3连的。
转眼间又到了2015年,又是一个偶然,我终于打听到了我的同乡战友陈安然当年就是3连的一个班长,而且他还参加了这次打扫战场的行动。
经向他了解,我才知道这么一个情况:当年,363团3连是配属师侦察大队参加穿插战斗的。他们在崇山峻岭的羊肠小道上,走得很艰难,至2月19日,他们才穿插到通农,后奉师指命令进至朗干地区掩护师炮群安全。
因朗干距宗梅很近,在此期间,他们就奉命到宗梅打扫过一次战场了。由于当时的战事吃紧,不能将烈士遗体转运回国,只能就地掩埋。
在等到战局相对稳定后,师指这才考虑打扫战场之事。由师后勤部率363团3连、362团高机连的一部分兵力,重返宗梅收敛烈士遗体,并特别强调一定要找到郑赞正副政委的遗体并运送回国。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我军又遇敌袭击,付出了新的伤亡代价,一位化州籍战友牺牲了,一辆车报废了。由于战后363团3连整体调入广西边防组建133师,这段传奇经历也就鲜有人知了。
当时光进入到了2016年的某一天,贵港市的军迷网友林成宽先生给我转来了一个帖子。我一看,是原师后勤部政委何三祚写的【1979年作战纪实-难忘的一幕】,正是当年打扫宗梅战场的这一段惊险经历。
今年的2月17日,我和六弟、世安及其老表,又来到了这个悲催之地,祭祀英灵,寄托无尽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