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41军121师362团5连1979年对越作战纪实-赵西贵(时任5连指导员)

一、连队组织和装备配置及战前准备

1、我连在营的编成内行动,全连编制满员128人。

连长郭胜利,原籍北京通县,1969年1月入伍;副连长马炳文,广东汕头市人,1966年3月入伍,战前原定为转业对象;副指导员李天禄,广西桂平人,1968年1月入伍,战前原定为转业对象(战中牺牲)。1排长彭锡江,广东番禺人,1969年1月入伍;2排长蒙栋森,广西桂平人,1968年1月入伍,战前原定为转业对象;3排长刘汉文,广东揭阳人,1975年1月入伍;炮兵排长卢社照,广西桂平人,1969年1月入伍;司务长吴柏新,广西桂平人,1968年1月入伍(战中牺牲)。

战斗发起前,五连为加强连,配给团属82无后座力炮一个排,排长周建文,约18人,炮3门;配给师属喷火器1个班3具,6人;师属防化班1个,6人;团属工兵班1个,6人;营属重机枪1个排,3挺重机枪,24人;配给当地向导1人,翻译1人(从驱赶的华侨中选拔的进步青年),当地民工排1个45人(主要是运弹药、后送伤员等)。人员总计235人,其中战斗人员190人。

2、作战时间:于1978年12月全营进入作战区念井地域,与越军莫隆公丨安丨屯的一个加强连接火,至1979年3月16日撤出战场回国到中国边境德保县待命共计4个月。是121师在自卫还击战中作战中作战时间最长的营。

3、作战范围和次数:越过高平省穿插到越南的高平市以北地区,边打边前进,行程近160公里,作战16次。

4、战绩:在营的编成内全歼越军的莫隆公丨安丨屯的-一个加强连120余人,其他战场歼敌50人。缴获武器装备一批,其中缴获敌军需库、粮库各一处。为后续部队的作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5、我连伤亡:共计阵亡46人,伤28人,军马全部战亡。

战后我英雄五连集体荣立二等功。个人一-等功4人,二等功8人,三等功60人。对烈士的后事由团部专门组织进行妥善处理。

要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首先应先做好干部党员骨干的工作。我们以大量的事实(上级下发的宣传材料)控诉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上犯下的滔天大罪,以此激励干部战士们的杀敌情绪;宣揚我国如何强大、越南如何弱小.,选读家中来信,排除怕死的念头。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谁英雄谁好汉,上到战场比比看!多多杀敌当英雄,贪生怕死是狗熊!

有道是不怕调皮捣蛋,就怕集中训练。在大众場合,哪个人也不甘心当孬种,战士们都是年轻人,上进心强,再加上政工干部圆满有激励性的说教,部队怕死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有的战士向连党支部递交了血书要求打头阵。某连指导员刘元祥(山东寿光人)在全师出征誓师大会上因没夺到先头连红旗,竟急得在大会上哭起来了。

我晚上查岗时发现个别战士打着小手电在被窝内流着眼泪给家中亲人写遗书。我本人只是在出发前给未婚妻写了安慰信,退回了订婚像片,并告诉母亲不要挂念我。战后我才认识到,不管外界客观上怎样宣传不怕死。但在内心中,主观上求生的欲望人人都是有的!“怕死”与“流泪”才是真实的。因为生比死好。况且95%以上都是未婚的20岁左右的小伙子,只是“忠”“孝”不能两全罢了。

第二项工作,是扎扎实实地进行战前军事训练。

训练也是非常艰苦的,只是没有生命危险罢了,尤其是刚征集来的新兵,他们的命运是艰苦的。30多年中国无大战事,都当“和平兵”还有的“镀金兵”(指个别非农户口战士服役2-3年就退伍参加工作。

还有个别高干子弟,当兵后提个官就走。还有的他们对中越战争的信息比较灵通,大多数在未战之前就都调离开了参战部队,进到保险柜里去了。战后我看到《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拍的就比较真实)。而战争的时钟正好指向了这一批兵,当然也包括所有参战的官兵!

部队除了进行战斗技术训练外,还要进行耐力和抗饥饿及耐炎热强化训练,要进行身负50多斤重的全副武装越野、奔袭、爬山、渡河训练。有的战士晕倒、休克、呕吐.但稍作调整后仍继续前进。因为在穿插战斗中,一旦掉队就意味着死亡,与敌国作战的特点是四面受敌。

单兵要掌握的作战技术是比较多的。如:多种火器的射击、手榴弹的使用、武装泅渡;战术动作有防化学、防地雷的动作方法,各种地形、地物的利用,通讯联络、友邻关系,敌情、我情的情况判断分析以及处置方法都必须熟悉。有的战士练匍匐前进时,胳膊和大腿膝盖都磨破了肉皮露出了骨头。

为了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战士们也毫无怨言。军事训练最苦的科目是单兵训练,因为它是班排连营作战的基础。即便是如此,超负荷训练,对那些新兵而言,时间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些技能在短时间内是达不到目的的,如武装泅渡、情况处置等等,那也只能仓促上阵了。这就是平时大家说的:临阵磨刀,不快也光。

第三项工作,是做好作战物资准备:

内容包括:武器、弹药、装具、给养。根据上级明确打3天的时间要求,我们也只能带足3天的物资。战士的子丨弹丨都装的鼓鼓的,别的东西少了可以,弹药是绝不能少的。《打击侵略者》电影中有个情节:正打到节骨眼的关健时刻,志愿军没有子丨弹丨了,眼看敌人往上攻,战士们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后来子丨弹丨送上来了,志愿军才打败故人,保存了自己,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否则将全部被歼。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2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2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