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军长毛余、师长郑文水、政委周开源等首长率领师基指留在宗梅等候361团和362团赶上来。他们于18日11时30分分发电向军前指报告,并根据各团进展情况重新作出了围歼班庄之敌的部署:
准备在先头的363团占领841高地和董赛地区,构成对内对外正面后,以一部兵力协同后赶到的361、362团围歼班庄地区的越军852团;师炮兵群以2个榴弹炮营沿简易公路进至朗干,以火力支援攻打班庄地区之敌;要求各部队于18日16时30分前完成准备,17时发起攻击。
师基指的作战方案经军前指批准后,即向各团作了部署。然而由于越军已察觉到第121师穿插意图,组织兵力控制沿路要点,进行层层拦阻和游击袭扰。还有大量越军特工混入穿插部队各个民工队伍中,杀害随队行动的民工,穿上民工衣服,制造混乱、杀害伤员或煽动民工丢弃伤员,给部队造成很大的麻烦。
穿插部队为了抢时间,不与拦路越军硬打,多用绕道、隐蔽通过,乃至强行通过,没有消灭越军的有生力量,以致穿插部队经常被截断、打散,后勤梯队及民工损失严重。穿插部队连续行军作战,饥疲劳累,粮弹无法�2�8充,伤员无法后送,只好自己带着伤员坚持前进。
在民工队伍混入大量越军特工的特殊情况下,各团指挥员釆取非常措施,严格保密,将抓获的越军特工就地灭口,加强对指挥所、通信等重要目标和人员的保护,震摄越军特工的气焰。在与越军特工的斗智斗勇中,曾发生过一些误伤现象,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一路上真是困难重重,穿插部队虽然多次轻装,沿途扔掉了身上除枪支弹药外的其他携行装具,仍然体力消耗过大,前进速度难以加快。
这样边打边走,到18日下午16时,362团前卫2营才进至宗梅与师基指会合。不久361团也在362团之后赶到宗梅。这两个团已无法在作战方案规定的时间插到预定歼敌地域。而363团主力这时也正向西经朗绕河绕道穿插,同样无法按时进至董赛地区。只有363团2营在预定时间内攻占了841高地,但兵力过少,杯水车薪。师基指围歼班庄之敌的作战部署已无法实现。
仗打到这个份上,说别的也没用了,唯有勉力向前。师基指在362团前卫营到达后,即率该团通过宗梅吊桥继续向前穿插。由于道路狭窄,361团无法超越362团队形,只能最后通过宗梅。
362团前卫一路连续击破黄得、宗派、三龙地区的小股越军阻击,于18日晚21时进至天丰岭地域。天丰岭又称为天丰大岭,海拨854米,方圆几十公里,地势险要,山高坡陡,岩洞众多,人迹稀少,是高平省境内最高的山峰之一。
越军在山上有许多散兵、民军,据险拦路阻击,同时派出特工人员混入362团穿插队伍中进行袭扰。张志安团长立即组织前卫2营展开兵力,利用夜暗向天丰岭发起进攻。同时又令其他分队抢占要点进行整顿,防止越军特工渗透破坏。战斗一夜,2营未能攻占天丰岭,362团前进受阻。
18日天黑后,361团于全师最后通过宗梅。这时河对岸和旁边山上的越军不时向吊桥射击,还有特工下来偷袭。时光银团长、彭富信副师长等组织8连一部兵力在桥头附近担任警戒,掩护全团安全通过宗梅。
在1营、3营和团指挥所通过吊桥之际,为了加速过河,2营官兵不顾春寒水冷从吊桥上游寻找路线坚决涉水过河。当团主力大部通过吊桥后,2营4连掩护团后勤第一梯队到达吊桥边。就在这时,附近山上的越军突然以重机枪猛烈开火,拼命封锁吊桥和水面,并出动特工下山偷偷摸过来欲行袭击。警卫桥头的8连连长肖富洪立即返回,配合4连一部兵力以火力还击敌人。
4连连长李群柱趁机带领连主力和团后勤第一梯队绕到下游,徒涉过了谢劳河。肖富洪连长和4连副连长温大龙带领一部分人员坚决以火力压制越军,掩护大队过河。4连7班担任渡河后卫,一边组织民工过河,一边与摸上来的越军特工展开混战。
7班班长黄招强和机枪手副射手陈武贤勇猛异常,以近身格斗和抵近射击消灭了多名越南特工,掩护大队安全涉水过河。在后来的战斗中,黄招強和陈武贤又有出色表现。其中黄招强独自一人毙敌17名,俘虏越军少尉军官1名,缴获步枪3支、匕首2把;陈武贤在反伏击及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先后毙敌19名。
战后,黄招强和陈武贤均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当团后勤第一梯队人员大部过桥后,吊桥又被越军火力封锁,刚刚进至桥头的团后勤第二梯队受阻。被堵在谢牢河西岸的有19个建制单位的298人,携带军马105匹、100迫击炮3门、82迫击炮9门、炮弹340多发,并收拢了百余名掉队民工。全队所携带枪械只有冲锋枪18支,半自动步枪11支、轻机枪2挺,自卫能力较弱。
带领团后勤第二梯队前进的361团副政委郑赞正立即命令负责掩护的8连一个排以火力压制越军,全队准备强行过河。然而由于越军的火力点较隐蔽,几经压制未能奏效。郑赞正副政委命令全队做好准,随时准备过河。
他带领指挥组前往桥头观察敌情,组织火力掩护,并勘察马匹涉水路线。指挥组刚到桥头,就遭到附近隐蔽的越军特工袭击,郑赞正副政委当场牺牲,干部股长负重伤,电台丢失。
危急时刻,团100迫击炮连指导员许家钦挺身而出,主动代理指挥,并将全队人员重新编组成战斗班、排,集中有限火器,占领有利地形组织防御。
下图是宗梅村,361团后勤梯队受越军特工队袭击的地方。
时光银团长等人得知团后勤第二梯队被越军阻击在河西后,当即命令6连3排返回接应。肖富洪连长指挥8连一个班正在河东岸担任掩护任务,遂与6连3排协同抢占有利地形,以火力压制对岸的越军火力点,掩护团后勤第二梯队过河及已经过河的后勤人员跟上团主力。在双方的对峙战斗中,肖富洪连长带伤坚守在阵地上,最后在阻击越军特工时光荣牺牲。战后,他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一等功。
从18日深夜到19日拂晓,越军分别以一个排到半个连的兵力向团后勤第二梯队发动了3次进攻。在许家钦等带队干部的指挥下,全队人员运用少量轻武器沉着应战,充分发挥迫击炮的威力,准确射击压制敌人,并适时主动出击,搜集越军遗弃的武器弹药武装自己,从而有力打击了越军。
经一夜战斗,将越军的3次进攻全部打退,共毙敌63人,俘敌2人,缴获各种枪支35支(挺),保护了民工和军马的安全。团后勤第二梯队在战斗中伤亡21人,亡马4匹。天亮后,考虑到全队已脱离团主力10个多小时,前方敌情不明,大量骡马行动困难,不宜再强行过桥追赶团主力。
于是,团后勤第二梯队便交替掩护沿山脊向北返回,寻找主力部队。19日中午,全队到达魁剥,得知安乐至高平公路尚未打通,于是向西折回通农找到师后指归建,沿路收容了77名失散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