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全师先头的363团。过了宗梅桥后,在副师长李培江、政治部副主任单琦、团长张永海、政委刘庭英等率领下继续不顾一切向前穿插。经过越军设在宗梅南山的防线时李培江指挥部队隐蔽前进,从山腰小路迅速通过,争取了时间。
因为连续跑了一天一夜,部队体力消耗极大,非常疲劳。加上山林茂密,沟深坡陡,不好辩认道路,行军速度明显减慢。沿线越军袭扰不断加大,李培江把团、营属火器配属到连,40火箭筒配属到班,加强尖兵连的力量,几个步兵连轮换当作尖兵连使用,交替掩护团主力前进。在遭遇战战中,363团因组织有力,多能先敌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开火,而自身伤亡较小,全团16个连队中,没有掉队和失散人员。
18日10时,363团已先后通过了黄得、宗派、三龙、班黄和那岸北侧吊桥,路上击毙与俘虏越军30余人,缴获枪支8支。这时接到师基指电令,根据军前指关于363团派出一个营直插纳隆,炸毁纳隆桥,切断高平越军退路的指示,师基指令363团派一名副团长率2营执行任务,并注意与本军第123师取得联系。
李培江和张永海马上调整部置,令2营由后卫改为前卫迅速跑步前出,原前卫1营立即攻占那岸水电站及附近有利地形,掩护2营通过。10时40分,全团进至那岸北侧地区,这里离打沙山口已经不远,过了打沙口就是该团的穿插终点董赛和841高地。
1营前卫1连在进至那岸水电站北侧的稻田地时,遭到防守水电站的约一个排越军阻击。在营炮兵连火力支援下,1连奋勇攻占了水电站和渠坝周围的有利地形,歼敌20余人,尔后以火力掩护2营及团主力由此通过。
2营在进至打沙山口时也遇到越军原平县大队阻击。全营各连交替掩护前进,连续突破越军几道防线,毙敌14人,于13时攻占打沙山口两侧有利地形,并继续向前穿插。先头5连一马当先,歼灭和打散了拦路的小股越军,于18日14时30分抢占了841高地,最早穿插到位。不久,363团又接到师基指电令,2营不去纳隆。李培江等人遂令2营就地组织防御,构成对内对外正面,切断了高平西通原平的3号b公路。
在2营攻占841高地时,越军又占领了打沙山口两侧高地,以猛烈火力封锁山口。因敌人兵力、火力较强,为避免更多伤亡,延误时间,李培江和张永海决定改变穿插路线,以1营前出掩护,团指挥所和3营向西绕路插向朗金地区。
接令后1营迅速抢占附近要点,将遭遇的越军击溃,掩护团指挥所和3营快速通过。此后,李培江、张永海等率3营奋勇南下,冲过朗绕河上的桥梁,于18日18时30分到达3号b公路以北的教南、朗金地区。由于一时与2营联系不上,加上天黑、敌情不明,李培江和张永海决定团指挥所暂在朗金小无名高地开设,并令3营趁夜攻占了朗金南侧有利地形。
1营在掩护团指挥所和3营过了朗绕河后,却被增援上来的越军封锁了过河路线。1营见无法由此通过追赶主力,遂乘夜色降临隐蔽南进,循2营前进路线,于19日凌晨2时占领了打沙山口西南侧山腿。
19日拂晓,李培江、张永海联系上了1营和2营,遂统一指挥全团沿朗登、董赛、朗金、打沙山、841高地一线组织防御,构成对内对外正面,卡断了高平越军的西退之路,同时准备阻击由原平方向的东援之敌。
至此,老将李培江率363团第一个穿插到位,长途81公里,先头2营历时28小时,全团历时32小时。沿途战斗15次,其中13次先敌开火,共毙敌206人,伤、俘各21人,缴获各种枪械51支(挺)及弹药、物资一部。363团只阵亡5人,负伤18人,失踪1人。
战后,363团1营荣立集体一等功,2营荣立集体二等功,1连被广州军区授予"穿插英雄连"荣誉称号,团属八二无后座力炮连4班战士甄霞辉烈士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炮手"荣誉称号,李培江副师长也荣立个人一等功。
部队转入防御时,李培江、单琦、张永海、刘庭英等领导认真及时听取汇报,研究防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