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西北面边境的莫隆经通农至朗干、通农至达那、通农至安乐有简易公路,在北面有广西靖西县龙邦公社经茶灵通向高平的公路,其余为乡村土路和山间小路。道路多穿行于山脚、河边、峡谷之中,路窄,弯急,坡度大,沿途隘口多,绝大多数路段不能会车。这一地区河流较多,多数地段虽可徒涉,但水流很急,河岸一般又陡又高。气候变化快,雾大雨多,昼夜温差达十几度。
从高平战区的地理上看,要对高平的越军形成合围,就必须控制高平以东至广渊、复和的3号公路,以南至雅南、东溪、七溪的4号公路,经扣屯向西南至银山、太原的3号a公路,经扣屯向西至原平的3号b公路,还有从高平向西北至朔江的166号公路。
据此,广州军区部队组成了南、北突击集团,以北集团第41军同时向朔江、莫隆、通农、河安、班庄、扣屯、茶灵方向突击,控制166号公路,切断3号a、b公路,封闭高平之敌与原平、太原方向越军的通道;以南集团第42军配属第43军129师,同时向复和、广渊、东溪、七溪方向突击,控制3号公路,截断4号公路,阻止高平越军南逃和谅山越军北援。之后,南、北集团会攻高平,全歼高平之敌。
根据广州军区前指和41军的战役计划,第121师担负了艰巨的战役穿插任务,要于总攻开始后从广西那坡县念井地区出境,突破边境当面越南通农县莫隆地区的越军防线,以3个轻装步兵团沿莫隆、通农、宗梅、黄得一线前进,向省会高平市以西的班庄、董赛、809、841高地迅猛穿插。
规定要在战斗打响后12小时内穿插到位,首先歼灭班庄地区的越军852团,切断西去原平的3号b公路。尔后以一部兵力抢占有利地形,构成对内对外正面,阻止高平之敌西逃与原平之敌东援;师主力迅速向扣屯、高平方向发展进攻,打通与向河安、扣屯穿插的第123师的联系,阻击高平之敌南逃和太原之敌北援,并会同友邻南集团第42军完成对高平地区越军的围歼。
从边境念井到穿插目的地班庄、董赛、809、841高地,直线距离约在33一37公里,算上山地系数则实际距离在80公里以上。要通过越南高平省的通农、原平、河安三个县地区,沿途只有少部分为丘陵地带,多数是高耸险峻的丛林山地,谷深坡陡,石山隘口众多,山上遍布岩洞。
从念井至边境对面的越南莫隆无公路相连,从莫隆至通农、朗干有简易公路,朗干以南只有山间小路,个别地区则无路可走,需手脚并用攀登爬行。途中河溪众多,最大的是谢牢河,河宽几十米至百余米,水深在一米以上。在宗梅、三龙、那岸河段,各有一条铁索吊桥连接两岸,桥面多为竹板或杂木横铺,人走上去摇晃很厉害,骡马则无法通过。
防守高平的越军346师判断中国军队会以步坦结合沿主要公路发起进攻,因此将防御重点和主要兵力兵器放在了高平以北、以东的朔江、茶灵、弄圧、广渊、复和等方向。莫隆地区由通农县独立营和布盖公丨安丨屯防守;莫隆、通农、宗梅方向约有越军1个连和特工、公丨安丨及武装民兵各一部;玛班北侧铁矿有400余名武装矿工;郭来、葵非、北朗地区有越军约1个多连兵力;
班庄地区放了地方军852团和原平县独立大队;扣屯地区是346师851团一部和特工队;312高地西侧有越军的军械弹药和军需粮秣仓库各一座,警卫兵力约1个排。总的来看,越军在高平以西的总兵力约两个多团,但分散把守广大地区,没有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也缺少重炮兵支援,算不上是较强的防御力量。
由于上述信息可知,第121师的穿插路线沿途自然环境非常复杂,山多洞险,丛林密布,且道路极少,路况很差,大部分地段重装备与轮式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靠轻步兵徒步穿插。越军在这一带的防御兵力不多,火力不強,看上去不难突破。广州军区前指和第41军拿出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去这样艰险的地形上搞战役穿插,足见其打歼灭战的企图心之大,而第121师能担此重任,也很说明该师在军首长心中的地位,是要当尖刀用的部队,关健时刻一击必中。
第121师长期担任军战备值班师,平时训练要好于一般部队。但该师26年未打仗,基层干部、战士缺乏实战经验,这是个很大的弱点。受领任务时,第121师辖步兵361、362、363团和师炮兵团,全师参战共计12207人。另外还加强了军坦克团2营、广州军区水陆坦克5连、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第123师107火箭炮营(欠1个连)、工兵第13团1、9连(各欠1个排),并配属3200余名随军民工担负火线运输。
战时第121师的主要领导干部为:师长郑文水、政委周开源、副师长王凤春、李德瑞、李培江、孙学文、杨均和、彭富信、姜洪年、于俊久,副政委丁文奎、冯志功、孔庆仕、李作章、宋永林、孙胜佐、王仕诚,参谋长张朴岳,副参谋长宋传家、王守城,政治部主任孙甫,副主任王子富,单琦,后勤部长李华成等人。受军前指派遣,第41军副军长毛余和政治部副主任宋子佩加强到第121师协助实施组织指挥。
接照军、师战役计划规定,第121师首先以一部分兵力突破莫隆地区的越军防线,打开突破口。尔后师主力分多路出境,多路发起穿插。为加快穿插速度,由第41军组织工兵及部分步兵、民工抢修从念井边境119号界碑至莫隆的5公里急造军路,保障炮兵、装甲兵和轮式车辆由此出境。
其中由军坦克团2营、广州军区水陆坦克团5连搭载第121师一部分兵力至宗梅地区,在这里步兵下车加入穿插,坦克分队则转隶本军第123师;师炮兵群沿急造军路、简易公路进至通农地区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第121师穿插。后视情况沿简易公路向安乐地区机动,以火力支援军、师步兵围歼班庄、高平地区之敌;从宗梅开始,第121师3个步兵团全部转为徒步穿插,沿黄得、班黄、天丰岭路线南下,沿途不与敌人恋战,不顾一切夺路前进,务必按时完成战役穿插任务。
就具体战斗部署而言,打开莫隆突破口的任务由362团担任,尔后转为师预备队,随师主力后跟进;待362团将莫隆道路打通后,363团主力从121号界碑出境发起穿插,经山间小路上莫隆以南简易公路前进。
该团2营由军坦克团2营和广州军区水陆坦克团5连搭载,从团主力东侧的119号界碑出境,沿急造军路进至宗梅与团主力会合;361团于119号界碑以东的118号界碑地区出境,沿小路穿插;第121师侦察大队在362团打开口子后出境,沿莫隆西侧山地秘密向前穿插。从穿插路线上看,第121师是将全师分成了四路,从西向东依次是师侦察大队、362团、363团、361团,像四把尖刀一样交替插向敌纵深。
为加强对各部的指挥,第121师组成了三个指挥所:师基本指挥所(简称师基指)由副军长毛余、师长郑文水、政委周开源率领,随363团主力后跟进;师前进指挥所(简称师前指)由副师长李德瑞、副政委丁文奎、副参谋长宋传家、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率领,在指挥362团打开突破口后,改为师预备指挥所(简称师预指),随362团后跟进;师后勤指挥所(简称师后指)由副政委李作章率领,随师主力跟进;师后勤前梯队由师后勤部副部长尹庆家率领,随师预备指挥所前进。同时,将部分师级领导干部也加强到下属各步兵团协助实施组织指挥。
毛余副军长和他警卫员鲍新华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