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四、主要经验

(一)针对穿插作战特点,充分做好战前准备

这次是在异国执行大纵深穿插作战任务,始终针对任务特点进行战前准备十分重要。穿插作战任务艰巨,部队心中无数,就着重解决干部战士敢插敢打的信心。穿插纵深敌情不明,就根据沿途地形特点,判断设想多种情况,制定多种处置预案,组织部队反复演练。地形道路不熟,就找边民调查了解,加强干部战士的识图用图训练,组织部队在各种地形、道路条件下,进行昼夜行军作战演练,提高行军作战能力。重装备无路出境,就组织突击抢修公路。

穿插距离远,就组织轻装试验,减轻负重;组织学习穿插作战战例,研究适应穿插作战需要的指挥机构、战斗编组和通信联络方法。为便于迅速穿插,除以部分兵力负责打开突破口外,主力按轻装徒步部队、搭乘坦克的分队和师、团后勤、炮兵编成穿插纵队的各个梯队,组织比较周密。实践证明,师的战斗计划基本符号客观情况,为胜利完成战斗任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选准穿插方向和线路,荫蔽行动企图

这次作战,把穿插出境地区选在念井,出境点选在121号、119号、118号界碑处,穿插路线以莫隆、通农、黄得为轴线,都起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是保证完成穿插作战任务的关键一着。念井至莫隆无公路相连,地形复杂,我大部队从这里出境,完全出敌不意。据越群众反映,战前曾有越军总部一将军到莫隆视察过,说这一方向没有道路通向中国,不必放重兵设防。

为了不暴露我从念井出境的企图,该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战前在向边境修急造军路时,在边境我侧其他7个点上放炮修路,又在急造公路附近发动群众炸坡修梯田,以迷惑敌人。在暴露地段,设了4、5米高的垂直遮障。向边民公开宣布是为了开荒引水,给拖拉机修路,并让边民广泛向越境亲友传播,造成舆论。该师在念井修路近一个半月,放炮一万多次,从敌人未调整部署和我穿插的第一天有越方群众围观的情况看,基本上达到了出敌不意、荫蔽了我军的行动企图,达成了战斗的突然性。

(三)正确掌握穿插路线,保证不走错路

大纵深穿插,在复杂的地形上,必须正确掌握好穿插路线,保持前进方向,不走错路,不走弯路,才能尽快到达指定位置。121师59小时穿插80公里,是一个重大的胜利。特别是363团,前卫营28小时,主力32小时,最早到达指定位置,以伤18人,亡5人的较小代价,胜利地完成了穿插作战任务。

基本的一条就是始终没有走错路。他们的主要体会是:尖兵选得好,战前穿插线路上的地形、地貌特征研究得透,途中注意边走边对照,领导和机关亲自把关。由于363团保持了正确的穿插路线,临战处置得当,所以插得快,使敌人来不及进行有准备的阻击,损失也小。

相反,361团因为临战前错误地改变了出境路线,干部识图用图能力低,因而出现了中途停顿、走弯路、走错路等情况,既耽误了时间,又增加了部队疲劳,还影响了战斗任务的完成。

要掌握部队,一是各级指挥员向下加强。师(团)基本指挥所随前卫团(营)行动,营、连指挥所随前卫连(排)行动,全师共组织了50名师、团、营的副职加强下一级指挥;二是指挥员必须始终控制部队。注意随时查明部队的实际位置,保持顺畅的联络。指挥所附近应掌握有一定的兵力,以便应付各种情况;三是干部要严格要求好模范带头。越是困难的情况下,干部越要冷静沉着,要挺身而出,指挥部队;四是按建制做好收容工作,保证部队不掉队,不脱节。

这次作战,361团4连和5连从穿插开始,走路最多,最疲劳,但这两个连队无一人掉队,保证完成了建制完整。他们做好收容工作的体会是:连队成立收容组,由一名连干带领在后面负责收容。所有干部能经常督促和清点人数。夜间开始经常传口令,督促部队跟上。人员掉队时,放慢速度或暂停等候,收拢后再前进。过河过桥或过险段时,先头放慢速度,待后卫跟上再加快前进。五是在主要地点设专人收拢部队。师基指每次开设指挥所或停留期间,均指定干部负责收拢掉队人员,沿途收拢该掉队人员200多人,还收容民工和伤员近200人。尔后,把他们组成建制,指定干部负责。

(五)大纵深穿插,必须特别注意保证通信联络的畅通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