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坦克团的确在安乐2次向军指报告敌情不实,夸大了困难,实属误报。但他们的报告也是从连、营逐级报上来的,坦克团没有核实就匆忙上报,这确属失误。但军指接到坦克团的敌情报告是否核实?也未核实,就惊慌失措、匆匆忙忙判断敌援兵已到,立即下令部队停止穿插,收拢安乐地区,抢占有利地形,组织防御。难道不是同等性质吗?对坦克团的误报硬说是谎报,误报是无意的而谎报是有意的,罪加一等。一直抓住不放。坦克团几次反映意见都不改变,直到军的班子调整,坦克团政委董文波写出上诉报告,才给予平反。
事情需要对比才能看得更清,三师政委率领的部队未到扣屯(相距6公里)却4次报告占领扣屯。军指根据他的报告,7次通报一师,说三师七团已占领扣屯。结果造成一师二团二营进至扣屯后,遭敌阻击6个小时不敢还击,伤亡200多人,这么大的过错却无人追查。因为,这位师政委回国后即被提拔为军政治部主任了。
安乐遭敌阻击,动摇了战役穿插的决心,这是军指的重大失误。是战役逆转的关键,是军领导的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只要一触动这些敏感的情节便想尽一切办法转移,甚至歪曲,使你搞不清真伪曲直。有些非常明显的指挥失误,必须联系其它战斗情况才能说清问题时,也只是讲讲现象,从不深究实质。这是因为,这样重大的问题,他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怕真相暴露,怕伤到自尊,怕承担责任。
在一师一团走冤枉路的问题上,我多次都想搞清是谁下令要该团跟随三师侦察大队走的。
一天,我与一师郑师长交谈时提出这个问题,问他:“一团跟随二师和三师侦察大队走,选择了庚雷这条路,遇到敌人顽强阻击,打了一阵无法通过,只好改路,结果走了很多冤枉路,你知道这个情况吗?”
“怎么!一团跟着侦察大队走的?”他惊讶地问我。
“是啊!你不知道?”我觉得很奇怪,1个团的作战路线要改动师长能不知道吗?我心想。
“我确实不知道呀!我要作训科副科长满元刚专门为一团下达了作战命令,其中规定了路线的,为什么一团不按命令规定的路线走,要跟侦察大队走呢?”他有些疑惑了。
“我也搞不清楚,在那定地区待机时,三师李德元副师长到一团协商路线,说是军司令部刘超副参谋长指示的。”
郑师长说:“战前,我几次让侦察兵到庚雷侦察,那里有越军主力部队1个加强连防守,地形十分复杂,那是肯定通不过的。”
“遭敌袭击后,一团原先没有对这条路线进行研究,都完全乱了套,还是我帮他们下了改路的决心,不然,在那里粘上就糟了。”我说。
“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与周政委和司令部的同志都不知道啊,真是胡来!”
此事在几次师、团战评会议上,反复查对核实都搞不清楚。一说:三师李德元副师长说是军司令部刘超副参谋长指示的,但李德元同志负重伤住院无法查对;二说:是军政治部宋副主任随一团行动时确定的路线,经查根本不沾边;三说:一师彭福信副师长到师前指是x副师长告诉他的,经查x副师长,他说忘记了。
后来一师派专人去南宁303医院看望还在疗伤的彭福信副师长再次求证时,他肯定地说,是x副师长当面通知他的。回来又查师前指人员,在前指的作战记录本上写道:“军司令部指示,我师一团跟随二师和三师侦察大队穿插,并于16日去一团研究路线。”后来又直接找到军司令部刘超副参谋长核实,他说是参谋长指示的。这件事查对1个多月,也没有弄清楚,最后不了了之。
在战后的各种资料中已经看不出一师一团走的冤枉路究竟是什么原因。总结材料凡涉及到军指的人和事,无法弄清,要么当事人说“记不清了,我不知道”,要么找作战资料没有记载。我虽然翻阅了百万字的资料,但到现在也未弄清二师四团2次夺取朔江公路而遭受严重损失的真实原因。
师说:“军指下令催促迅速打通平孟、朔江经坂靼(3104)至安乐公路,师即令四团主力从侧后攻歼朔江之敌,受挫。又令该团搭乘坦克沿公路向朔江高速突击,又遭惨重伤亡。失利原因,是我指挥上有错误,据此,决定首先夺取朔江东南无名高地,最后夺取了朔江。”
团说:“(2次攻击朔江夺取公路失利的原因),在我已夺取1号高地制高点后,应集中兵力兵器抢占朔江东南土山和北面石山要点,但指挥员急于打通公路,决定沿公路实施攻击前进,遭敌三面火力夹击…导致很大伤亡,进攻受挫。”
营说(四团二营):“这次战斗,上级急于攻克朔江,打通公路,盲目指挥二营行动,沿波原南侧山脊攻击的部队又未能积极配合,是造成攻打朔江失利的主要原因,但是,二营的战斗指挥、战术动作、部队纪律都与战斗失利有直接联系。”
军、师、团、营各有各的失误,各有各的教训,大家都承担些责任,问题就不了了之。
某师政委率部向扣屯穿插没有到位,是因为前面敌情严重,便在312高地按兵不动,放跑了敌人。在战后也总结了经验教训:
1.理解上级意图不够透彻,未穿插到扣屯。
2.途中遇小股敌人阻击,动摇了穿插扣屯的决心。
3.没有抓住部队,贻误了战机。
4.识图用图能力差(多次)误判,一直未向上级纠正错误,致使友邻部队向扣屯穿插时,遭敌伏击,造成了不应有的伤亡。
5.通农组织防御,延误了穿插扣屯时间。
这样的检查还是人人有责,分不清主次轻重,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在误伤误杀民工的事情上,军里惩罚了随一师二团行动的副政委孔庆仕和副参谋长王守成二人,他们负有领导责任。但战前军政治部专门召开政工会议,布置强调战时政策纪律时,军政治部重复了军区政治部战时政治工作指示,提出要“军政双胜”,军2号首长当场禁止,并责怪乱提口号,使会议未达到预期目的。
1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站在烈士墓前,又使我回想起10年前“还击战”的往事,我又看到了那些倒下去的伟岸身躯,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浇灌了西南边睡的中华沃土。这一座座矗立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丰碑,记载了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仿佛还巍然屹立在祖国边疆,紧握着钢枪,精神抖擞地永远为母亲站岗。
走在前人留下的征途上,看着一座座气势磅礴的山峰,我又看到了一个个倚天而立的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插敌后、炸碉堡,南征北战奋不顾身地冲向敌阵。
踏在绿色如茵的军营,缭绕身旁“血染的风采”,我又看到了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解放军战士,用全副身心去领悟、体验奉献的真谛和无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魄。这就是军魂,也是中华民族之魂。
自卫还击作战的英烈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1985年2月初稿
1990年12月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