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群撤出阵地后,超前开进到高平归建。二团负责后尾警戒,撤出阵地时,必须快速、隐蔽、静肃,把草人摆好,分梯次交替掩护撤出,14时前徒步进至安来乘车,然后进至班利至茶灵之间组织防御,团指在魁弄开设;当日15时30分前,三团进至弄压到光头之间,团指在柏丁开设;师指11时30分前进至班棍东北侧公路乘汽车进至班利,师指设于班利。部队撤出扣屯阵地时,三团负责炸毁班俊至扣屯沿途公路桥梁,二团负责炸毁扣屯至高平沿途的公路桥梁。”
“这是个既大胆又周密的撤退计划,只要严密组织,扎实工作,准时守纪,听从指挥就能安全顺利地撒军回国。”师周政委强调说。并要求师的领导按照分工分头到部队传达动员、督促检查。
一师回撤的部署是一步险棋。全师分布在扣屯至龙邦全长约46公里的公路沿线。兵力分散,孤军无援,整个阵地像一条长长的“铁链”,全靠自己掩护自己,只要其中一个“环节”被敌突破,都将造成极大的困难。此时,军、师领导都十分清楚,他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他们担心着46公里公路沿线的点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3月13日上午,毛副军长再次要作训科副科长满元刚汇报敌情。
满副科长说,昨日以来,我们对近一段时间上级的指示、通报和各级的报告、请示,以及对战区敌人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同时专门组织侦察、捕俘,询问友邻,现收集敌情如下:
四八〇团介绍:该团与敌人在护桥与炸桥上斗争十分激烈,敌人曾多次组织炸桥未成,在桥头被击毙的敌人就有170多人。
四七九团介绍,高平至弄压东北侧地区,经反复清剿,敌大部被歼,只有少数残敌袭扰我运输车辆。
我师、团侦察分队在我阵地前沿潜伏捕获24名俘虏,经多次审问没有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从侦听台获悉,敌人正严密监视我撤军活动。
3月11日20时45分,敌4号台向高指报告:中国兵今天还没有撤退,仍守在山上,今晚有1个营的兵力向前运动,今天中国兵用丨炸丨药炸房子。
3月12日16时30分,敌高指向1号台下达指令:明天10时30分特工出发,跟踪中国部队,看他们往哪条路走,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3月12日22时,敌4号台向高指报告:3月12日20时30分,中国兵有150辆汽车开往北洋桥,每辆汽车距离50米,每辆车开一个灯,车上装的东西很重,不知是什么,中国兵的医院在归劳。
3月12日23时,敌4号台向高指报告:我们在高平公丨安丨营房的山上观察,我们一辆车一辆车的数,中国兵今晚8时开的车,现摆在3公里处,射击诸元正在定,因晚上无法打手电看图,现准备好,只要中国兵进到8公里处就打。
“敌三一二师只是派小分队配合特工、高指活动,还没发现大部队出动企图。”郑师长判断说。
“我们的部署重点放在保桥上是很对的,如大桥出事,敌三一二师必然出动。”周政委分析说。
“要一团把守桥的部署报上来,还要不断地提醒他们,晚间可用预备队营加强大桥防守,一定要他们万无一失。”毛副军长强调说。
3月13日19时,广州军区前指通报:“发现敌人从纳隆派出部队,到扣屯一带伏击一师回撤,务必警惕防范。”这时,高平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军、师领导立即进入隐蔽部,张普岳参谋长正在向一团询问情况。作训参谋宋才文急促地报告说:“一团报告,高平桥南公路旁几个要点都发生了敌人偷袭阵地的战斗,似有夺取的企图,桥头未发现敌情,桥北平静无事。”
郑师长听后要他立刻通知部队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郑师长分析说:“军区通报的情况,可能敌三一二师派出1个加强营和特工队,到扣屯阻击我们回撤;也可能以为我们今晚撤退,派1个轻装营到扣屯伏击。
周政委分析说:“高平的战斗,可能是敌特工队偷袭护桥部队,也可能是敌人有计划的炸桥断我退路。”
“这些情况都十分严重,敌三一二师距我阵地仅3公里,虎视耽耽,随时都可能出击,如果敌人指挥1个团的兵力攻占扣屯至高平的公路,就会切断师与一团的联系,形成分割态势,必是一场恶战。”毛副军长焦虑不安地说。
这个问题,军、师领导心里都很明白,不过没有人明讲罢了。我对这个师的处境十分担忧,如果敌人八五二团的1个营和特工大队从吞片向扣屯攻击,三一二师从纳隆向扣屯攻击,形成合围夹击态势,我势必腹背受敌,友邻部队相距50公里以外,孤军无援,一师必将决一死战。
毛副军长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切地说:“老郑,二团的部队全部在山上,从纳隆到扣屯的公路没有部队封锁,晚间看不到公路上的情况,敌人趁夜暗摸进扣屯埋伏起来那就坏了。这是个很大的漏洞,还有没有部队执行这个任务?”
郑师长为难地说:“没有了,只能把二团一营从扣屯南山撤下1个连坚守公路,以防万一。”
“可以,只有这样了。另外,把侦察连派到扣屯设伏,我们要把敌情考虑复杂些、艰险些,从最坏的方面准备。”毛副军长再三强调。
13日0时20分,月夜星空,万籁俱寂,敌三一二师派出的部队从纳隆向扣屯急进。二团一营二连刚从南山撤至公路,连长正在进行防御部署时,班哨发现了敌人,立即射击,战斗激烈地展开了。轻机枪、手榴弹交杂射击、投掷,火光冲天,震耳欲聋,二连奋勇抗敌,浴血奋战。营长观察敌情后,果断指挥三连下山袭敌侧后,二排冲上公路把敌人拦腰切断。激战一个小时,击退了敌人。
多险啊!如不及时调部队卡住公路,让敌人摸进扣屯埋伏起来,第二天撤退时不知道又会造成多大伤亡、遇到多少麻烦?战争中的主动与被动,经常取决于瞬间的决定。
这时,又听到高平方向枪炮声激烈,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毛副军长催促张参谋长要师掩指尽快报告情况,但怎么呼叫联络都没有回答。郑师长非常焦急,坐立不安,猜测着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师周政委一支接一支的吸烟,从不吸烟的毛副军长也要来一支烟吸起来了。隐蔽部静得沉闷,令人窒息,军、师领导等待着师掩指的报告。
3月14日拂晓,大雾降临,浓浓的云雾遮住了山林大地,阴阴沉沉,迷迷茫茫,能见度极差,这正是撤退的大好时机。部队迅速撤出阵地,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向高平急进。进至扣屯时,只见侦察连的战士三五人一组,分散隐蔽在倒塌的房子里和土包上、河沟里,连长看到我们便急忙走过来说:“昨晚有几十个特工摸到了村子,幸亏我们来得早,先占领了有利地形,被我们打死3个,其他被打跑了。”
“敌人确实要在扣屯伏击我们回撤,只是胆子小了点,你们赶得快,打得好,保障了全师安全撤退,谢谢你们了!”毛副军长高兴地说。
“你把队伍集合起来随师指机关后尾跟进。”师长对侦察连长说。
部队通过扣屯后,个个如释重负,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喜笑颜开。再看看毛副军长和郑师长、周政委那憔悴的面容、失去光泽的眼睛和灰黄瘦削的脸庞,就知道他们在28个日日夜夜呕心沥血地付出。他们两鬓染霜,年过半百,带领军前指和一师官兵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化险为夷。赢得了广大干部战士的信赖。
这时,掩护部队撤退的炮群,开始向纳隆方向猛烈射击,122、130火箭炮,85加农炮,3个营一齐实施炮击,一直打到二团通过扣屯才撤出阵地疾驶高平,使敌人搞不清我们是进攻还是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