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二、火化烈士

3月11日,广州军区前指预告一师做好撤军准备。军区政治部指示,凡在战区无法后运的烈士遗体都要火化,将每位烈士的骨灰妥善保管,写上姓名、单位、职务、籍贯、牺牲地点,护送回国。

一师把这项任务交给师副政委孔庆仕完成,规定两天内办好。他认为这比打一场恶仗还难,全师在7个地区作战,牺牲较多,在宗梅吊桥,一团后勤及三营遭敌伏击伤亡40多人;在809高地,两个团夺路穿插伤亡30多人;在吞片三团接粮队遭敌伏击伤亡300多人;在铁矿附近师后勤与敌遭遇伤亡300多人;在扣屯,二团二营遭敌阻击伤亡100多人;在栋替一团指挥所与敌遭遇伤亡50多人;在扣屯地区,全师作战伤亡100多人。

总计伤亡近千人,其中烈士400多人(没有包括后来失踪的243人),除宗梅、那嘎两处个别烈士没有掩埋外,其他均已就地安葬完毕。再挖出来火化已不可能。一是时间紧迫两天无法完成;二是敌情严重没有部队掩护;三是没有汽油火化很难成功。只有扣屯附近的可以再挖出来火化,其它地区已无法办到。

他冥思苦想,反复分析,觉得问题重大,关系到几百名烈士的英灵归宿和对他们亲属如何交待的问题。办不好愧对烈士。他想到这里突然觉得内心像被鞭子狠狠抽了一下似的紧缩在一块,他马上找到一师周政委详细汇报了情况和他的想法,周政委沉思片刻,提议交师丨党丨委常委讨论。

一师常委认真听取了孔庆仕同志的汇报,个个低头沉思,表情痛楚。他们能讨论什么呢?只是知道了多少部属战友战死疆场罢了。有谁能在两天时间内在相距几十公里的7个地区,把烈士骨骸挖出来火化?根本无法办到!

为什么不早些时候下达指示,难道这也是军事机密吗?

孔庆仕副政委硬咽着说:“事到如今,已无良策,只能把扣屯地区已安葬的烈士遗体挖出来火化。其他地区建议军指交友邻部队代为处理。”他知道这项建议是要落空的,但还是向军指建议,这样他会得到些许慰藉。他继续说:“此事要以团为单位进行,指定专人负责,选调最好的连队执行这一任务,事先必须进行教育,研究火化方法,要求严格保密,不得外传。

师直由直工科负责,我与政治部督促检查,要昼夜突击不影响撤军。”大家听后,认为只能如此,别无他法。通知下达到各团,连夜研究布置准备,一场火化烈士的“硬仗”开始了。

孔庆仕副政委说:“第二天,我到二团去检查火化烈士遗体的情况,指导员带1个连完成这项任务。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闻。他们挖出来的尸体已经腐烂,有的只剩下骨架,湿糊糊血迹斑斑,军衣掩盖在骨架上。有的刚埋不久腹部膨胀浮肿,把军衣绷得紧紧的。有的已残缺不全无法收捡,腐烂发臭的气味在几百米外就能熏得人恶心、呕吐、发昏。

战士们带着口罩和防毒手套也无济于事,还是不断地恶心呕吐抹泪,叫苦不迭。我忍着那种无法想象的气味和揪心的痛楚,走到前面数了一下,大概有十几具尸体,已经数不清了,更分不清甲乙丙丁…”

“是你们团的烈士遗体吗?一共有多少?”孔副政委问他们。

指导员走过来,满面愁容为难地说:“这是一小部分,估计还有几十具,团里告诉要包121个骨灰袋,我们还有两个排正在挖。”他又问孔副政委:“首长,你看怎么火化好?我们从来没干过这个呀!”

“我也从来没干过,也没见过呀!我们都是破天荒第一次,是战争逼着我们学习火化烈士的,想法子试试看吧。”孔副政委说。

“我们研究的办法是砍松树、杂草堆起来把遗体放里面烧,不知行不行?”指导员说。

“我看要把木柴芦草混合摆放两层,底下那层要堆1米多高十几平米,然后把遗体平放排好,再加盖半米厚的树枝点火燃烧。”孔虽然这样说,但心也是悬在半空里,一点底也没有。

烧起来会怎么样呢?人骨烂肉会有油质助燃的,不会不燃吧!燃烧成粉末吗?孔副政委心中无数,暗自思忖。

这时指导员指挥战士把砍来的一条条、一捆捆的树枝和杂草按孔说的方法摆放好,然后点火燃烧,开始火势很猛,火苗足有三四米高,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只见那些尸体不断卷缩,有的突然“坐起来”,然后又倒下缩成一团,把战士们吓得失声惊叫,场面令人恐怖,场面让人悲伤。烧了一阵火焰逐渐弱下来,松枝、杂草烧完后,树干又粗又湿不易燃烧,火熄灭了。尸体被烧得黑糊糊的,骨头没有被烧成骨灰。指导员傻眼了,孔副政委也没“咒”念了,指导员要战士们休息。

“首长,怎么办呀?这个任务比打仗还难,完不成任务,要我怎么交待?团首长曾对我讲,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怀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厚的阶段感情把他们英灵护送回国,可我的感情再深,敬意再高,也难完成任务呀。”他说着哭了起来。

“你不要伤心,再急也没有用,你们已经尽到最大努力了,不是你无能而是没有条件啊!这样烧是不行的,我马上回师部要师首长批准用汽油火化。”孔副政委安慰他。

孔副政委接着说:“我回到师部立即向周政委反击了情况,他当即要司令部下达指示,从汽车上抽出部分汽油火化烈士,有了汽油助燃就烧起来了,一堆堆大火燃烧着百余名烈士遗骸,从上午一直烧到下午,足有4个多小时,燃火后检查,粗大骨骼还没烧化,但已经不能再烧了,战士们用铁锹把骨灰铲出来,装进压缩饼干桶里,回去再分装纸袋“对号入座”。其实这样很难分清楚是骨灰还是木灰,更分不清楚是张三还是李四,纸袋的骨灰究竟是谁的?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敢说,只有“天”知道。

战争就意味着死亡,毁灭。所以人们都说和平好。但和平是从战争中来,战争创造和平,又破坏和平。事情就是这样在矛盾中相互转化。中越战争是“特殊战争的特殊战争”,出现上述情况实属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这件事实属绝密,昨天已成为历史,今天真实地把这件事反映出来,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求实”所倡导的。

毛副军长、师周政委要一师政治部对扣屯部队发出指示:凡借拿到阵地上的所有越南群众的用具、物品,以营为单位单位集中起来,待部队撤出阵地前两个小时,能送还的,立即派人送还,距离较远不能送还的,要集中在公路旁,请翻译用越文说明情况,表示歉意和感谢;凡损坏丢失的,必须以物品或越币酌价赔偿。这项工作既要做好,又要保密,不得泄露撤军意图。

第二天,我到附近阵地上检查,只见整个阵地除警戒和前沿阵地少数战士监视敌人外,其他人都在静悄悄的隐蔽搬运东西,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他们把丢弃在阵地上的罐头盒、包装箱、饼干桶、子丨弹丨壳、破布碎纸等废物,挖了大坑埋掉,像大扫除一样把阵地清理得干干净净。

我看了非常高兴,干部战士经过战争,有了经验,理解了上级指示意义,行动就大不一样了。我返回师部通报了他们的事迹和经验,予以表扬,推动了这项工作的落实。在撤离阵地的那天早上,我经过两个团防区,在三四公里长的一段大路旁,一堆堆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物品都是从越南群众那里“借”来的,现在物“归”原主了。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