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固守扣屯
扣屯,是四十一军战役穿插必须夺占的要点。它位于高平至太原3号、b公路分岔路口处,东北距高平7公里,向南经纳隆至北件,向西经董赛至太原,是高平至太原的咽喉要道,敌人南逃北援必经之路。
扣屯三面环山,中间坐落着二十几户人家。民房分散在山脚和公路两旁。村北面是水网稻田地,村东面有一条南北横贯的小河,河西岸均为竹木丛林。村子西面通往董赛至太原的公路旁,越军建造了1个团的后勤简易仓库,并派1个连看守。一师奉命攻占扣屯后,扼守交叉路口,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一、越级报告
2月23日拂晓,三师七团和一师二团各派出部队从阵地上到山下班俊仓库搬取缴获的弹药给养。他们在与残敌战斗时炮火引燃了村里的房屋,顷刻间火光冲天。毛副军长看后大发脾气。
“你看看,这个部队还像话吗!把老百姓的房子都给烧了,这不成了日本鬼子`三光’政策了吗!谁指挥干的要撤他的职,放火的人要捆起来。”他非常生气地说。
“看样子是刚才双方激战时炮火引燃的,我下山去看看,把情况搞清楚再说。”一师周政委立刻下山到战斗一线调查。
周政委走后,毛副军长指着山下向南的一条大路对我说:“我们现在的站立点到扣屯还有6公里,这条路是通往山区矿山的,从地图上看,到路的尽头只有8公里,没有什么作用。我们必须到扣屯三岔路口,才能把路卡死,形成对内对外正面防御。前晚到此看不清楚,现在必须组织部队向扣屯开进,争取下午进到扣屯,完成防御部署就很好了。”
“昨天二团攻克班俊缴获了几个仓库,据说有很多粮食、弹药,这回解决大问题了。我想马上找三师程副师长过来,研究一下防御部署,现在有两个营的兵力,要三师七团二营守住扣屯左边经董赛去太原的公路,一师二团一营守住扣屯右边经纳隆去北件的公路,等两个师的领导同意后,就到两地看地形具体部署。”毛副军长高兴地讲了他的方案。
“太好了!天不灭曹啊!一师一团带两个营到安乐支援三师,三师七团带1个加强营和侦察大队又来扣屯支援一师,互相对调,互相支援,实在奇特。”我既高兴又不解地说。
“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们进至班庄后发现那里并没有敌人的八五二团,就该挥师扣屯。这样,一团不调去安乐,七团不调来扣屯,一师进至扣屯不是更好?”毛副军长分析说。
“一师的任务太重了,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支援三师和四十二军四师。因为对敌情估计不足,打起来手忙脚乱,上级把部队调来调去,拆东墙补西墙,东墙拆了,西墙却没有补上,搞得前线部队疲于奔命,东跑西颠,处处暴露遭敌伏击,致使我军伤亡惨重,这样的指挥,让人无法理解。”我不无感慨地说。
“命令三团在董赛、841高地防御,与我们在扣屯防御是重叠的,只是卡住一条公路而又相距10多公里,既分散了兵力,又不便于指挥。这个部署是战前设想把敌人围困在高平,用两个军的主力将其歼灭时提出的,现在敌人已被打散,到山区游击作战,高平已是一座空城,现在要敌变我变,应该把三团调至扣屯,既能加强扣屯防御力量,阻击敌人从董赛和纳隆两个方向的增援,又能解决三团的粮食、弹药补给问题。
现在三团已断粮5天了,接粮队遭敌伏击伤亡惨重,再不设法解决都要把人饿死了,还打什么仗啊!”一师郑师长焦虑得坐立不安。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钟,三师程副师长来到军前指与一师指挥所,研究向扣屯前出设防问题。我请示毛副军长带一些人到敌班俊仓库搬运粮食和弹药。他嘱咐说:“前面山上还有残敌,火力点尚未肃清,要小心啊!”
我到一师政治部动员机关干部,带着1个警卫排和100多名民工去敌人仓库搬运粮食和弹药。
刚下山就碰见师政委周开源,他说:“烧房子的不是我们,是三师七团的部队,烧的不是民房而是越军的简易营房,昨天二团在班俊缴获了3座仓库,有很多东西,部队正在搬运。我告诉他,我也带民工去搬运,你快回去交差吧,告诉毛副军长得了几个大仓库,粮食弹药充足,什么也不怕了,要他高兴高兴!
我带着队伍直奔仓库,路上只见七团和二团的干部、战士及民工队伍,像蚂蚁搬家,密密麻麻,来来往往拥挤不堪。他们边走边吃,大米、白面、沙糖撒在公路上,随处可见。我看这种情景已经很难维持秩序了,心想只要不发生争夺就任其自便吧。
我把带来的人员分为两路,一路由宣传科长带领去搬运弹药,我带一路去搬运粮食。我边走边仔细观察公路两旁没烧毁的越军营房。
从表面看营房小得像个窝棚,房顶使用杂草盖成,墙壁用竹板编排,外面涂了泥巴,然后刷上白灰。营房不规则地散落在公路两旁的丘岭地带,每一处只有一两个班看守,1个连分散在七八公里的地段上执行生产和看守仓库的任务。
我走近仓库,发现几具越军的尸体和逃窜时丢弃的装备物资。我要警卫排长放好警戒后,民工立即拥进仓库搬运东西。我则走进越军营房,想看个详细。这个小草棚有两米多高,里面排列着用竹板做成的高、低两种床铺,泥土味甚浓。
墙边有一排用树干制作的粗糙枪架。没有像样的桌椅板凳,只有用树干、竹片做成的简易小桌,用来放碗筷牙具,其他再无任何东西。营房外面没有操场,到处堆放着杂乱的稻草,由此可见越南军队是多么穷困落后。这时,搬运粮食的人员从仓库里陆续出来了,我走近检查了一下,成袋的大米都印着“中国”字样,军服、棉被和行军床也都是中国援助的。
“这么多粮食、弹药、武器装备都是我们中国无私援助的,抗美援越以来至今这么多年,都是中国保障供给,现在他们忘恩负义,反目成仇,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教训这个‘小霸主’。”警卫排长满腔怒火,愤愤对战士们说。
大家抬着大米、白面、罐头、沙糖等副食品及军需物资浩浩荡荡返回了一师指挥所。刚到指挥所,只见宣传科长陈维宗也带着民工运回大批子丨弹丨、手榴弹和82迫炮弹,经过验证完全适合部队使用。我马上到指挥所向毛副军长报告,说这几个仓库有几十万斤粮食,很多弹药足够我们用几天了。他非常高兴。
“这里粮弹充足,可是三团粮尽弹绝,怎么办?”郑师长说。
“再向军里请求报告,把情况说详细些,请求将三团调至扣屯。”毛副军长说。郑师长立即要作训科副科长满元刚起草电文,经他亲自修改后发往军指挥所。
大家在指挥所焦急地等候回复。
“三团在董赛防御已经不起作用,这从敌情变化看得很清楚,军指首长会批准三团向扣屯靠拢的。”
“放心吧!这次肯定能批准。”
“三团那里没有仗打,这里兵力不足再不同意那就麻烦了。”
“不同意也该补给粮食,不能等着把人饿死呀!”一师领导纷纷议论。
黄昏时分,军指复电:“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