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三、误报军情

三师政委率师第二前指和七团第二前指,带八连搭乘坦克进到龙万与师、团第一前指会合后,只是把部队集结在龙万地区组织防御,并未增援七团二营战斗。这时,军指又急令七团步、坦分路穿插,于19日拂晓前进至扣屯,控制有利地形,抢修工事,做好第二天抗击太原援敌的准备。

三师政委立即召集师、团前指干部传达命令,讨论研究:

“从地图上看,扣屯地区制高点是312高地,算是有利地形。

“原作战方案明确,穿插到位后,师、团指挥所在312高地开设,我们先到312高地是可以的。”师政委说。

“军指的命令明确指出进至扣屯,抗击敌增援部队,312高地能不能达到阻援目的?没有把握。”一名干部提出不同意见。

“从地图上看,312高地距扣屯还很远,无法卡住南边的公路,不可能阻击增援之敌。”又一名干部提出不同意见。

最后,三师政委决定,由他率领师、团前指带七团二营于19日2时出发,沿哥帕、郭来、波列乡村小道徒步向扣屯地区312高地穿插。坦克分队由步兵八连、二连、一机连掩护,于19日5时沿公路向扣屯穿插。

19日0时40分,三师政委向师基指发报:“奉命令,七团及加强分队今日拂晓前进至扣屯地区阻援,我们计划2时出发,7时到达。昨日我率七团八连搭乘坦克向安乐前进,该团一连、三连及三营(欠八连)跟进途中,被军调去执行新的任务,现去向不明。”

师基指接电后不知何故一直未予复电。

2月19日凌晨2点,由七团副团长率领徒步开进的七团6个连队仍未赶到龙万。师前指首长下令出发,七团二营按五连、营指、二机连、六连、师前指、团前指、一炮连、二炮连、四连的序列,利用夜暗向312高地开进。

乌云遮盖了残月,黎明前更加暗淡。部队艰难地涉过一条条河溪,踏过一块块水田,穿过一片片密林,隐蔽搜索前进。出敌不意于7时进至那夺南侧无名高地。这时,遇到友邻一师三团六连,他们向董赛、841高地穿插时迷失方向掉队。师指首长要该连随二营后尾跟进。

8时,部队进至托台西侧,遭敌约1个排的兵力阻击。师前指命令前卫连五连向西南迂回攻击前进,当五连绕道迂回到波润时,又遭到敌特工和民兵阻击。尖兵排迅速展开,以小群多路向敌攻击,击溃敌人。

10时,部队进到郭来,越军简易营房内约70多人仓惶窜出,迅即占领山垭口西侧高地、岩洞,向我军猛烈射击。二营长立即组织反击,命令五连攻占郭来西侧无名高地压制敌人,六连接替五连尖兵任务继续前进。五连在营的炮火掩护下,通过300米的开阔稻田地,向敌发起攻击。六连趁机继续前进,当二班进至无名高地北端时,突然遭敌3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

连长下令火箭筒手连续发射5发火箭弹,摧毁敌两个火力点。二班副班长用冲锋枪抵近摧毁敌1个火力点,毙敌9人,余敌溃逃。六连二班掩护营主力冲出敌封锁区刚要撤出战斗前行,突遭山洞内十余名敌人射击,二班果断反击,毙敌5人,缴获轻机枪1挺。五连掩护部队通过后归建,六连担任前卫迅速通过山垭口无名高地,直插那仍。

12时,部队进到那仍桥头,又遇到1座越军营房,六连遭到房内的敌人阻击。连长王化民迅速指挥两个班从西北方向迂回,另两个班从东南方向包围,令火箭筒手涉水过河将敌重机枪火力点摧毁。激战30分钟,攻占敌营房,接着向前攻下葵非村。

14时。进到北朗附近,这时,敌人约两个排的兵力从北朗西侧向我猛烈射击,那仍、葵非之敌则向三师师、团前指冲击,七团团长张国民负伤,前进受阻。

师、团前指首长根据敌情、地形情况,认为敌人依托有利地形阻击,强行通过难以奏效,便决定沿北朗东侧无名高地穿插出去甩掉敌人,遂令六连打击北朗西侧和南侧石山之敌,五连担任前卫,迅速从北朗东侧无名高地敌防守薄弱之处打开口子,并攻占了该高地。

七团二营从凌晨2点开始徒步穿插,至下午5时连续行军作战,边打边插,十分疲劳。因此在通过敌封锁区时一些连队掉了队。师、团前指只带了四连、五连和六连各一部及加强分队约600人,进至北朗东侧无名高地,等待收拢掉队人员。

师前指首长边休息边看图,对照现地,认为312高地就在脚下已到穿插终点,立即向师基指发报:“已到达扣屯西侧无名高地和312高地。”(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xxx师xxx团扣屯穿插战斗”第11页)。

电报刚发出去,一名参谋发现此地并非312高地,而是北朗东侧无名高地,从图上看,扣屯距312高地还有5至6公里。

师前指明知错报了位置,却没有向上级报告纠正错误。

等了约1个小时,三师政委见后续部队仍未上来,有些着急,马上派人带部队返回原路接应。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