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情况之四
三师前指在接到军指在接到坦克团报告后发来的“你部立即在安乐地区抢占有利地区,构筑工事,坚决抗击敌人进攻”的电令后,前指首长比较慎重,进行了讨论:
“先头部队已进至打兰村,7辆坦克进至无道,距穿插目的地扣屯只有两公里,现在撤回来防御,前功尽弃,损失太大。”一位干部惋惜地说。
“当前敌情并没有严重到停止穿插坚决抗击敌人进攻的程度,敌人只是阻击,并没有向我们进攻,只是我们现在兵力分散,没有统一指挥,才各自为战原地防御。”一位干部分析说。
“军指命令任务的依据是敌增援部队已到,我部不能继续穿插,都要组织防御的,现在并未发现敌人增援部队,原地组织防御没有什么意义。”一位干部分析补充说。
“命令我们在安乐地区抢占有利地形,哪里是有利地形?要我们击退从哪里来的敌人?”又一位干部提出意见。
三师前指首长分析说:“军指命令组织防御,停止穿插(师前指这时不知道坦克团两次向军指错报敌情),可能有新情况,我们还不清楚。我的意见是把前面的部队都撤回来,在龙万地区集结组织防御。接着对七团团长说:“你派人到前面传达命令,立即撤回。”
七团团长遂指派该团司令部陈国旺副参谋长带作训股长到打兰村后撤部队。当陈副参谋长向坦克一营教导员传达命令时,教导员思想不通,吵了起来,教导员气呼呼地说:“我们有两个连和步兵四连1个排已经突到无道,距扣屯只有两公里了,这时应该采取措施进攻,压制敌人继续穿插,撤退是不对的!”
陈副参谋长说:“军指命令停止穿插,师前指首长命令部队收拢龙万,你不撤退行吗?”
“这是打的什么仗?真窝囊。”教导员非常生气,对陈副参谋长不理不睬。陈副参谋长见他不下令撤退,便立即组织二营通知四连撤出阵地丢下坦克一营不管。坦克一营教导员见状一肚子不满,只好组织撤退。
由于步兵撤走,坦克没有步兵掩护,撤至打兰村时,遭敌袭击,被击毁击伤坦克各1辆。17时,坦克一营撤至龙万地区。(《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司令部工作战例选编》,“坦克团配属步兵向扣屯地区穿插战斗”,司令部工作第12页)。
至此,“塔山英雄团”的快速穿插部队收拢集结在安乐地区防御,按兵不动。
奇特情况之五
军指从18时7时至13时接到军坦克团两次敌情报告后,立即下达了“击退敌人”的命令,但七八个小时过去了,并未发现敌人增援河安三四六师师部迹象,他们察觉到情况不实,遂下令三师七团二营及坦克团继续沿河安公路向扣屯穿插。当部队进至扣旺时,遭敌猛烈阻击,部队未组织攻击,又退回安乐附近。
这时,军坦克团又向军指报告:“当面之敌约有1个团,主要是火箭筒控制的路段较多,地形利于敌,不利于我,坦克火力无法展开。”并强调有遭敌包围的可能。
战后坦克团检讨报告说:“在战斗最激烈、最紧张和最关键的时候,两次向军指错报了敌情,干扰了上级指挥。”(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军坦克团为什么错报敌一个团的兵力”)
军指接到坦克团的报告后,未经核实又信以为真。这次,真正动摇了让部队继续向扣屯穿插的决心。认为河安敌三四六师兵力较强,防守坚固,不突破其防御体系,无法向扣屯穿插。于是18日21时,即令七团二营在坦克配合下,趁暗攻击那怀附近敌三四六师指挥所。
23时,三师师、团前指正在部署战斗时,军指又急电:“据上级通报,太原之敌已决定出援,估计明日拂晓可达高平(其实敌人并未出援高平),为阻敌增援,免除七团攻打敌师部的计划(命令),实施步、坦分路穿插,二营徒步沿波润、郭来、坡列路线隐蔽穿插,攻占扣屯地区,控制有利地形,抢修工事,做好抗击太原援敌准备,坦克团一、二营拂晓后跟进。”(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xxx团向扣屯穿插战斗”)
2月19日5时,军坦克团一营、二营在七团二连、八连、一机连的掩护下,从龙万出发进至扣旺,军指随后又令其停止前进,集结河安地区防御待命。至此,这支“王牌轻骑”再未向扣屯穿插。
一次次错报,一个个错判,一回又一回的失误,像一道道障碍阻拦了这支“轻骑”的前进。
战后三师在战评检讨时:“指挥不当,情况不准,是造成穿插途中两次停顿,1次后撤,耽误战机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当先头部队已进打兰村,有7辆坦克已进至无道,距扣屯仅2公里时,师前指机械地执行命令,下令部队后撤10多公里,收缩到安乐,丧失了主动,为后来继续向前穿插增加了困难。当晚又奉命组织攻打那怀敌师部,前后共耽误11个小时。
从战后了解的情况看,我军发起攻击两日内,纵深之敌均未弄清我军意图,未能组织有效的抗击,如果指挥员坚定决心,不受小事干扰,穿插部队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二、徒步迷路
三师七团主力在师、团政委和七团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率领下,于17日10时30分从那师出发,沿指定的“轻骑”路线开进。途中接师基指两次命令,一次命令在通农以北组织防御,一次命令攻打通农县城。(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xxx师xxx团向扣屯地区穿插战斗”第5页)。
17日19时,团主力进至通农,按师基指命令,组织防御。
18日10时5分,师基指接军指命令:“火速向安乐前进,增援二营战斗。”这时,随七团行动的三师政委决定组成师第二前指由他率领;原先成立的由程副师长指挥七团二营搭乘坦克穿插的指挥所为师第一前指;七团政委、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率部为七团第二前指;七团团长、副政委率部为七团第一前指。
并指令七团政委、参谋长二人,随他带领七团八连搭乘掉队的5辆坦克和1辆装甲输送车,疾驶安乐增援。其余6个连队(一连、三连、七连、九连、三机连、三炮连)由副团长、副参谋长率领,沿公路跟进到安乐加入战斗。任务布置妥当后,三师政委便搭乘坦克向该师第一前指防御地区龙万开进。
七团参谋长受领任务后,既没有把上级的意图传达给机关,对司令部人员进行明确分工、提出要求,也没有给副参谋长具体交待任务,就跟随三师第二前指出发了。同时将司令部作训股能力强的人员全部带走。这时,该团司令部11个人分成4组,力量分散,各顾各的。
七团参谋长随师第二前指出发后,副参谋长由于不知道上级的意图,没有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组织开进工作,就离开指挥所到前卫营了。七团陈广宗副团长因在前卫营行动,未参加三师政委布置的增援七团二营战斗的会议,对上级的意图也全然不知。
只是七团政委路过前卫营时,简单给他交待了几句,他虽知道部队向安乐开进增援二营,但并不知道要到龙万地区师前指处集结。所以,他回到团指挥所时未见到副参谋长,也没有组织机关人员研究开进路线,就匆忙带着七团主力一营(欠二连、机枪连、炮兵连)、三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