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六章误判的代价

四十一军命令三师七团,加强军区水陆坦克二营,军坦克团一营(一师到通农加强给一师三团的坦克营归建,共3个坦克营)分为两个梯队担负战役穿插:

第一梯队,七团二营加强一营二连、机枪连、炮兵连、师防化连防化侦察1个班、喷火连喷火两个班,共8个连的兵力,搭乘坦克沿通农公路经河安向扣屯快速穿插,于总攻发起后7个小时到达扣屯地区,与该师侦察大队会合,卡住扣屯公路交叉路口,断敌退路,阻敌增援。

第二梯队,团主力轻装步兵穿插,随二营跟进到扣屯集结,视情况在坦克配合下积极向高平市区进攻。在友军四十二军四师与我军一师完成战役合围后,配合军主力全歼高平之敌,尔后继续向茶灵、重庆、高射发展进攻。

一、“轻骑”钝迟

2月17日3时,三师七团二营在三师程副师长和张国民团长的率领下从那榜出发。6时,进到119号界碑以北公路搭乘坦克。总攻发起后,由于急造军路未开通,坦克不能出境,延至12时15分才通过急造军路向通农穿插。

由于路窄难行,坦克故障多,有6辆坦克和全部水陆坦克及搭乘坦克的电台、步兵掉队。这时,前面的坦克继续前进,14时,通过通农向河安急进。

18时,军指向坦克团下达紧急命令(三师前指电台掉队,与军指中断联络)“停止前进,部队进至通农以北,占领有利地形,组织防御。”(摘自《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战例选编》,“xxx团向扣屯穿插战斗”)。

这突然的变化,使指挥员迷惑不解,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重大情况,军坦克团团长范炳臣立刻下令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团政委董文波找到团长急切的问:“为什么停了,有什么情况?”

“军指命令撤到通农以北防御,可能河安和扣屯有敌人增援,不然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范团长猜测说。

敌人从哪里来?部队向哪个方向防御?坦克团的领导都不知道。战前也没有在通农以北组织防御的方案!难道敌情有重大变化?他们怀着疑虑不安的心情,执行军指下达命令,立即收拢部队,坦克掉头退至通农以北。尔后,团指召集干部勘察地形,选择阵地,抢修工事,组织防御。

17日22时30分,军指又命令七团二营搭乘坦克团的坦克继续沿通农,河安公路向扣屯穿插。这一命令又让他们迷惑不解,不知上级为什么在4个小时之内竟有突变。这个“谜”,他们在战后才得到答案。当时,军指首长从侦听台获悉,敌约1个团的兵力到河安增援一四六师师部,后经侦察确认并无此事,只是虚惊一场。

18日2时30分,七团二营搭乘坦克继续开进。这时,加强给一师三团的坦克营归建。三师前指重新调整部署,令坦克二连、三连为掩护分队,按七团四连、营指、五连、二连、二机连、二炮连、师前指、团前指、六连、一机连、一炮连序列继续搭乘坦克穿插。

18时6时30分,穿插部队进至沟里桥,先头2辆坦克通过后,突然遭到沟里村及其东侧无名高地之敌猛烈射击。此时,运动保障队的排土机刚开上桥,司机中弹负伤,因桥低路窄,排土机掉到桥下,尾部卡在桥上,堵住了通路,坦克营营长见桥被堵,后续坦克过不去,即令过桥的两辆坦克停止前进。过桥的两辆坦克已进至扣旺北侧,发现敌汽车1辆,将其击毁。

与敌遭遇后,七团二营营长郑仁轩立即下令尖兵连四连下车攻占沟里村东侧无名高地。四连连长刘粤军沉着指挥,迅速组织部队展开攻击,他一边组织火力掩护,一边指挥三排向沟里村发起进攻、一排沿沟里村东侧和无名高地,毙敌9人,10多个敌人溃逃。

七团团长张国民下令四连快速收拢搭乘坦克继续前进,营主力随后跟进。但未派部队占领沟里桥威胁最大的无名高地掩护后续部队通过,所以当五连进至沟里桥时,无名高地又被敌人占领,并向五连猛烈射击,阻止五连过桥。连长梁木新立即下车,指挥三排向沟里村东侧无名高地进攻,一排向310号高地(1618)进攻,12时,攻占310号高地,缴获敌军械弹药库1座。由于步谈机发生故障,五连与营指中断联络,收拢在扣旺地区组织防御未能前进。

七团四连搭乘坦克行至北卡时,敌人3辆汽车并排停在公路上,企图阻碍通过,先头坦克将其推开继续前进。

9时30分,河安以南打兰村,越军1个反坦克队在特工队的配合下,对穿插部队进行阻击。连长刘粤军迅速组织炮火压制敌人,指挥坦克分队掩护,三排向打兰村东南侧迂回攻击。该排兵分三路冲入村内,用火箭筒、喷火器连续摧毁敌人5个火力点。战至12时,全歼打兰村之敌,共毙敌26人,俘虏1人。我军坦克被敌击毁6辆,击伤3辆,坦克营营长负伤。至此,坦克团伤亡36人(其中亡26人)七团二营四连伤亡14人。因后续部队没有跟上,团令四连停止前进,就地组织防御。

七团六连和师、团前指进至龙万西侧凹部时,遭敌阻击。连长王化民立即指挥全连下车,向龙万攻击。经40分钟战斗,占领龙万,毙敌10人。师前指首长见有敌人阻击,立即命令六连停止前进,就地组织防御。

这时,军坦克团根据所属营、连的报告和击毁敌3辆汽车的情况,分析判断敌人可能乘车增援,即向军指报告:“我部1营在安乐地区与乘车之敌遭遇,战斗激烈。”实际上,被击毁的3辆汽车上并无敌人。军指复电:“你部立即在安乐地区抢占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坚决抗击敌人进攻。”

由于敌人沿公路两旁要点布防,层层抵抗,分点阻击,又配备了许多反坦克小组,致使加强给七团二营八个连队的近百辆坦克,在10多公里的地段上被分割成三段:七团团长、二营营长带四连和坦克团二连、三连在打兰地区;五连、二连与搭乘的坦克在扣旺地区;师前指、团前指带六连在龙万地区。师前指、团前指的电台与搭乘水陆坦克的连队,掉队30公里(《四十一军司令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营战例选编》第113页)。

此时有电台的人不能指挥部队,能指挥部队的人没有电台,上下中断联络,只能焦急等待,一筹莫展,整个穿插部队指挥失灵,分处3个不同地段,各地段之间相距约四五公里,各自为战,各自主张,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撤到另一个地方组织防御。

这支“轻骑”急进部队是四十一军的“王牌”,中外赫赫闻名的“塔山英雄团”。战争年代被誉为四纵队“五虎”之首,战功卓著,一向被称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铁军。打过很多硬仗、恶仗、胜仗。当年警卫北平时,全团官兵受到***席主、朱德总司令多位中央领导的检阅。和平时期,一直为全训部队,常年担任战备值班。

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把最艰巨的战役穿插任务赋予这个英雄团,自然是顺理成章。那么为什么轻骑钝迟、初战失利未能完成任务?是敌人强大吗?还是…

据战后查实,在河安阻击这支穿插部队的越军只有两个加强连,最多1个营。是英雄团的士兵怯战消极吗?也还是。那么是什么呢?究其原因,是步坦协调不严密,通信联络中断,组织指挥失误所致。是几个指挥员造成的,致使奇特情况连续发生,一个接一个,像一道道、一层层不可逾越的障碍阻拦着这支轻骑部队。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