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百名伤员生命垂危
一师随队跟进的400多名伤员,挤在一条山沟里,少医无药,分分秒秒都在与死神较量。双目失明的,断臂折腿的,胸部中弹的,手掌打断的…个个面黄肌瘦,面容憔悴,眼睛沉陷。他们默默地躺在担架上,等待着战争胜利的消息,盼望能够早日接受治疗,康复回国。
他们已整整十天没有药换,三天没有饭吃,连清洗伤口的棉花、盐水都没有了!伤员负伤第一时间用急救包包扎,现在仍然还是急救包包在身上。等到部队到了扣屯缴获了一批蚊帐,医护人员把蚁帐撕开成条状,然后放在锅里煮开后,用来擦洗伤员的表面伤口。口服药、止痛针一点都没有了,急救包也全部用完了。
伤员的伤势在一天天恶化,所有伤员的伤口都感染、化脓、腐烂、甚至生蛆。蛆虫在伤口内成球状,密密麻麻蠕动,拼命钻向伤口深处,气味难闻,令人作呕。轻伤员的伤势不断恶化加重成为重伤员,重伤员高烧不止,抽搐昏迷,每天都有死亡。
一天夜里,两名重伤员一声不吭地默默死在担架上,第二天早上民工给他们喂饭时,才发现已经牺牲。所有伤员都忍受着伤口剧烈的疼痛,咬牙忍耐坚持,没有一个伤员叫苦,真是钢铁铸成的英雄好汉!
一团卫生队的1名卫生员,右臂被敌人的子丨弹丨打成粉碎性骨折,伤口化脓、腐烂、生蛆,手掌肿得发亮,他用三角巾把右胳膊吊起来,用左手照顾重伤员,跑前跑后指挥民工关照伤员。他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师部送给伤员的米汤,他分到一碗,他不肯吃,端着这碗米汤送到师指挥所给首长吃,说首长吃了好指挥打仗。
一师政治部孙主任迎住他,反复解释首长已吃过了,劝他自己吃,他含着眼泪推辞,怎么也不肯吃,并说一定要把这碗米汤送给首长吃,孙甫主任无奈只好遵他之托,告诉他现在首先正忙于开会、请他回去,一定转达他的心意。当我听说孙主任介绍这位卫生员的感人事迹时,感动的热泪盈眶,很久说不出话来。多好的战士啊!他们在危难之际,想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想着战友,想着战争的胜利,想着祖国。在那种条件下奉献一碗米汤,一个急救包,一片压缩饼干,哪怕是一壶河沟里的水,都是他全部的奉献,金子般的心啊!
一团有100多名伤员,其中重伤员就有40多名。团里搞到8支青霉素,派人送到师部担架队,要谢炎兴干事给最需要的重伤员注射。谢干事高兴极了,马上找到梁军医研究分配方案,他们打算:排长廖健民子丨弹丨贯穿腹部,该注射1支;战士肖才珍腹内弹头还未取出来,该注射1支;军医秦久栓胸臂部多处受伤,也该注射1支。
但当他们按分配名单支打针时,谁也不肯接受。都说自己伤势不重,不需要,让给最需要的同志用。实在没办法,担架队党支部开会,决定给8名伤势最重的伤员注射,每注射1个人都要宣布这是党支部的决定,这才完成了任务。
说实在的,1个伤员注射1支青霉素能够起多大作用?就是这8支青霉素全部用在1个重伤员身上,也不一定能减轻多少痛苦。此时,这里没有什么能够抵制伤痛,只有祖国!为祖国而战,为祖国奉献一切!
我每次去看望伤员时,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向我打招呼,从不提出困难和转送问题。他们已经看到这场战争非常特殊,许多情况战前没有预料到,所以从不为难领导。有时只打听一下高平攻克没有?捉了多少俘虏?
一团政治处主任张普值同志,在809高地负伤,右胸部中弹,弹头还在胸中,因担架少伤员多,他一直坚持要警卫员搀扶走路,从不认为自己是团级干部、伤势重而要半点特殊。
担架队的民工同志,对伤员特别好,亲如兄弟。有的伤员不能吃干饭,他们就煮稀饭,伤员不能自己吃,就一口一口的喂。下雨时,用他们自己的雨衣搭成雨篷让伤员睡在里面,自己被雨淋。晚上,许多民工把自己的棉衣给伤员盖,有的单衣脱下来盖在伤员身上,自己光着膀子过夜,冻得发抖,整夜不眠。
特别是2月19日到22日,这4天严重缺水,民工同志们忍受着饥渴,把自己仅有的一块饼干给伤员吃,自己吃树叶、野菜、草根。把水壶的水让给伤员喝,自己舔露水,喝牛蹄印里的污水。有的伤员关切地问民工同志:饼干给我们吃,你们怎么办?
民工笑嘻嘻地拍着鼓起挂包说:“我们还有吃的!”当伤员偷偷打开民工的挂包,发现里面装的全是野菜、树叶时,都感动的流下了热泪。民工与战士并不相识,只要是解放军战士,就亲如兄弟,相依为命,互相奉献。有这么深厚的军民之情,我们的军队谁能敌?
一师从2月18日穿插至通农后,所有伤员都随队跟进。爬山越岭,雨淋受冻,忍饥挨饿,少医无药,遭伏击,过敌人封锁线,他们的生命时刻都受到威胁。部队进到扣屯后,情况更加严峻。
400多名伤员的生命安全,牵动着一师长、政委和随一师行动的毛副军长的心。他们焦虑不安,深知自己的使命,在这异常艰难因苦的时刻领导必须千方百计的解除伤员不必要的痛苦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牺牲。
于是,到达扣屯第3天,他们就向军指报告了伤员的严重情况、请求上级想法将伤员火速送回国内,如若因战情顾及不了,建议由一师派部队掩护后送至河安,再由军指派部队接回。电报发出后,不知何故,始终未予答复,如石沉大海。
2月25日,军区来电:吴忠副司令员率四十一军、四十二军攻打高平,要一师配合。此时高平已是座空城,敌三四六师炮兵团、重要物资及军队、地方官员之家属,已于2月19日夜撤离。
部队实施炮火准备后,军区首长便进入市区。
我们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毛副军长立刻对一师师长、政委说:“我要亲自到高平向吴副司令汇报这里的情况,请他帮助解决粮弹补给和转运伤员的问题。”大家都劝阻他别去,因为扣屯高平的路尚未打通,还没有我们的部队走过,在这15公里的路上,到处都有敌特工、民兵和分散的小股越军,现在去太冒险了,不如发个电报详细汇报这里的情况,请示首长给予解决。
毛副军长毫不犹豫地说:“电报讲不清楚。现在抢救400多名伤员最重要,不管有多大危险我也要亲自去,我亲自去,就是证明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么多伤员,少医无药,他们的痛苦,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我的心,我再也无法忍受了,也顾不得其他了,就这样决定了。”
我们几个人听了,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人是有血有肉也最富有感情的,即使铁石心肠的人,此时也会被感动。毛副军长为减少400多名伤员的痛苦和牺牲,曾想过很多办法,每次去看望伤员回来总是感叹不已,深思落泪。伤员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目光,使他更加难过甚至愧疚。
连伤员都无法救护,还算什么指挥员?所以,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去高平请求军区首长营救这400多名伤员。毛副军长是1940年参加八路军的、身经百战,打过很多硬仗、恶仗。这次战役中,他带领一师担负穿插任务、异常艰险的情况下,坚持带军前指与一师到达上级指定位置。
一师郑师长为毛副军长挑选了最好的侦察排,要师侦察连连长、侦察科参谋随同。
毛副军长向高平出发了。很幸运,一路平安无事,他顺利地找到了军区吴忠副司令员。吴副司令员听了毛副军长汇报十分感动,一再赞扬一师打得顽强、打得艰苦,是一支拖不跨、打不烂的英雄部队。
对于部队的困难深为关心,当场指示四十二军杨副军长,马上带20辆汽车,把友军五师的给养、弹药让给一师。并下令调第三十八野战医院,带100多辆汽车把伤员全部接回国内。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而且是那么迅速、那么彻底地解决了。消息传到一师,全体官兵无不欢欣鼓舞,感激流泪。师指挥所的军、师领导和机关干部,如释重负,心里非常宽慰。
2月26日上午,第三十八野战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带112辆汽车,从国内到达扣屯,他们一边安排伤员乘车,一边观察伤员的伤势。当他们看到所有伤员全部化脓、溃烂、生蛆时,个个都惊呆了…
我们一直把伤员送上车,安排妥当,汽车开远后才返回指挥所。
3天后,后方前运弹药给养的公路打通了,战区所有主要交通要道,均指派专门部队防守,确保安全。
一师副师长李德瑞同志带领师后勤车队送来了大批压缩饼干,各种肉、菜、罐头、粮食、香烟和弹药。全国又紧急动员了大批预备役战士重返前线,都是25岁至30岁的复员老兵。一师补充了2000多人,兵员满编,粮弹充足,战斗力得到恢复,部队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