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点小情况,打点冷枪,就要卧倒,怎么行?快起来继续前进!”彭副师长有些生气地说。那位副教导员紧张得脸色苍白,仍坚持“执行营的指令”,不想前进。我气愤地质问他:“你听谁的?你带两个连趴在这里,把团指挥所都挡住了不能前进,还怎么指挥战斗?”

“首长要你们继续前进还等什么?’身边一名参谋不耐烦地催促他。我看他确实没有战斗经验,不能再责怪他,便向他解释说:“你看。这条沟的前面有个拐弯处,敌人是在沟外打冷枪,子丨弹丨不会拐弯,打不到这里,你们在这里卧倒隐蔽毫无意义。我们先走,给你开路,快把部队集合起来跟我们走吧!”

彭副师长也说:“我们在前头给你们带路,快跟上!”我走到二营营部问营长陈乃富,是否指示六连“停止前进,就地卧倒”?营长惊讶地说:“没有呀!”他不知道六连已经停止前进很久了。

一团前卫营三营前进至庚雷山下,遭敌阻击,全团停止前进。时团长迅速赶到三营,只见他们正在火力掩护八连向敌人阵地前的小高地运动,4挺重机枪,4门82无后座力炮向敌人猛烈射击。

我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地形、敌情,向随队向导询问了这条道路的睛况,得知这里只有敌人的公丨安丨和民兵防守,没有越军主力。但从守敌的武器配备(有轻、重机枪)和阵地布置看,约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庚雷山地势非常险要,高墙式石山,悬崖峭壁,自然溶洞毗连。山下通往山上的唯一道路,是一条200多米长、1米多宽的楼梯式石阶路。不要说有敌防守,就是平时行军,一步步攀登也要费很大气力。要在这里强行通过,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还要耽误时间,不符合穿插部队的要求。我想好后,便对彭副师长说:“夺取这条路很难,搞不好会伤亡很大,无法前进。”

他说:“怎么办?”

两个侦察大队走到这里都未能通过“庚雷山”,他们向哪里走了呢?大家都急着要查明侦察大队的去向,在地图上寻找路线。后经带领前卫营的一团李副团长查实,两个侦察大队在此遇阻后、经此山的右侧改路走了。我看了看地图,判明绕过此山侧后,再翻过两座大山,便是从念井到通农的大路。

原规定这条路由一师三团、师指和搭乘坦克部队使用的,现在他们早已通过,不会发生拥挤堵塞。我与彭副师长、王副政委和团的干部商量,改变路线,不要强攻。团参谋长立刻反对说:“不能随便改变路线,这要请示师里批准。”

我说:“这条路线既不是师里定的,也不是军里定的,是你们一团与三师侦察大队协商定的。军指示一团跟三师侦察大队走,既然三师侦察大队都改路走了,一团为什么还要请示师里批准才能改路呢?其实这时一师也不知道一团走什么路线,只知一团跟着侦察大队走。现在要等请示师里批准才能改路,肯定太晚了”

为了使大家了解改路的重要,我又说:“你们看,敌人的工事和小洞连在一起,扼守着石阶路的通道。左右山峰,森林茂密,悬崖峭壁,两边又没有迂回道路,我们部队全部进到了这条沟里,队形非常密集,周围的山头都未控制,在这里停久了敌人压下来就麻烦了。现在已经对我们很不利,必须马上改路,可以边请示改路边嘛。”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决定改变路线。

团长命令三营以火力压制敌人掩护团指转移。刚往回走没多远,三营七连就紧随团指向后跑,并冲过团指,把团指扔到前面。敌人看到我们后撤,轻重机枪猛烈向团指射击,子丨弹丨打在我们身边几米远的地方。

同时敌人有组织地离开阵地,向山下压过来,边追边大喊大叫,十分嚣张。部队马上卧倒隐蔽,组织指挥二营用重机枪压制敌人。而三营的部队乱了套,擅自撤出战斗,沿着干枯的河沟猛往后跑,还冲乱了团队的战斗队形。师、团干部怎么喊也制止不了。

此地的地形是: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块不大的盆地,一条河沟已经干枯无水。全团3000多人(含800民兵)拥挤在这里,没有占领一处有利地形,而敌人却占领了周边半圆形的山峰,居高临下,猛烈射击,情况非常不利。我立即要时团长指定一个最好的连队,迅速抢占对面两个山头,把从山上向下运动的敌人挡住,掩护部队改路。

命令一营,后卫改前卫,迅速按改变的路线穿插出去。时团长立即向二营营长和四连连长当面布置了任务。四连连长李群柱、副连长温大龙带领全连迅速展开,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向对面两个山头冲去,把敌人压了下去。一营后卫改前卫,迅速向改变的路线前进。跟随二营行动的李副团长称腰扭伤无法随大部队行动,无奈之下,师团领导让他当天返回国内。

一团很快收拢部队,调整队形,按改变的路线出发了。我一边走一边与一师彭副师长说:“没有打过仗的部队,初战就碰钉子很不利啊!”他说:“这条路是三师李德元副师长带侦察大队侦察提供的,说没有敌人防守,怎么现在会有两个连的越军呢?”

我沮丧地说这里没有敌人阻击,也不适合大部队穿插。我把地图打开,看着走过的路线,大家都惊呆了!从地图上看,部队昨晚是沿着国境线从东北向西南走过来的,走了4个多小时才离开国境线两公里。现在又要从西南向东走,我们走了约9小时的冤枉路啊。现在看来,军指要求一团跟侦察大队走是个天大错误。

这时,三营又遇到了情况,营长慌忙用步谈机明语向团报告:“教导员、通信员负重伤,步谈机员牺牲,怎么办?”

团长立即指示三营组织火力压制敌人,迅速把伤员送到团部转念井救护所救治。当用担架把教导员送到团部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子丨弹丨从腰部打进腹部,炸开几个口子,肠子大部分流到外面。团部没有卫生队,只好简单包扎后后送。

我问三营军医,是怎么负伤的?他说营指挥所后面30米处,有栋草房子,门口站着一个60多岁的老太婆,我们以为她是看家的基本群众,没警惕。当营指转移时,她进屋操起冲锋枪向营部射击,后被我们扔了两个手榴弹炸死了。

他刚说完,一营方向再次响起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我有些紧张,心想难道这条路也有人阻击?时团长立即要步谈机员查明情况。一营营长报告,有几个小孩从树林里钻出来向部队射击投弹,被我们打跑了。

战前没有考虑越南全民皆兵的问题,更没有研究对策,现在知道厉害了。彭副师长面带忧愁,沉重地走到我身边说,现在9点多钟了。才刚走出国境线,下午7点怎么能赶到809高地呢?我们完不成任务怎么交待?他潸然泪下,不知所措。

我也无奈,只好安慰他说,战争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战前那些想法、方案有多少准头?战争才刚刚开始,以后怎么发展很难预料。我们已经很苦了,谁要我们跟侦察大队走呢?这事你回去后要好好查查。

2月17日10时,一团后卫部队还未撤离那条河沟,庚雷之敌已经下山紧追一团后尾,四连顽强地阻击敌人。保障一团的800多名民兵听枪一响就四处乱跑,建制队形全部乱了,干部不会指挥,随便打枪,结果伤亡12人(其中亡4人)。

这时,前卫营一营遭到几个越南民兵袭扰,一营立即还击,毙敌5人,俘敌2人,其中有一个俘虏是越南民兵排长,当了俘虏还拼命反抗,并用粗话骂战士,赖在地上不走,还用脚踢打战士,战士们气惯地把他用绳子捆起来,强行押走。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