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时30分,八团第二梯队投人战斗。二连从正面向12号高地发起攻击。当进至敌第一道堑壕时,遭敌302高地暗火力点阻击。副连长立即指挥一排、二排,以小群多路、向心攻击的战术,火力、运动、爆破、突击紧密结合,于16时夺下12号高地。
连长冯广仁调整部署后,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亲率三排向302号高地进攻。当接近第一道堑壕时,遭敌13号高地火力猛烈射击。冯连长联系炮兵支持,步谈机被打坏,不能使用。
冯连长让通信员发射红色信号弹1发,报告12号高地已被占领但随即召来敌人炮火袭击。冯连长马上意识到,红色信号弹可能是导致敌人指挥炮兵射击的信号,立即又要通信员向敌13号高地发射1发红色信号弹。敌人果然向13号高地炮击。
冯连长趁机带领三排迅猛冲上302号高地,尔后又从正面向13号高地攻击,指导员廖绪带二排从右翼向13号高地攻击,于17时20分攻占13号高地,共毙敌68人。
二营营长徐合山在二连发起攻击的同时,指挥六连向14号高地攻击,于16时50分占领该高地,歼敌30人。
战斗中,二连二班长薄廷英机智勇敢,舍身诱敌,巧歼顽敌;八班副班长岑荣琛在班长杨揭平负重伤的情况下,主动接替指挥,3次负重伤不下火线,连续炸毁越军4个隐蔽部和两个火力点。
八团经一天战斗伤亡215人。各营、连在占领地区消剿残敌,抢修工事,调整部署,准备再战,向八姑岭核心阵地攻击。
17日15时,团指向军指报告:“八姑岭主阵地还没有夺取,第一梯队四连、六连、七连伤亡过半。团二梯队二营已加人战斗,我们决心把八姑岭主峰阵地夺下来。”
15时30分,军指回电话指示三师:“根据八团的战斗进展情况,部队连续作战大半天了,打得很英勇,很艰苦,部队伤亡较大。但敌主阵地还没夺取,天黑前如拿不下13号高地及其附近阵地,敌夜间向我反击,地形对我不利。为此,想要二营在黄昏后收缩一下阵地,你们师研究一下。”
三师领导研究后,于16时电话报告军指:“八团第一梯队最好不撤,以免影响部队情绪”。军指即问八团战斗的情况。三师师指未经了解,即将中午12时的发展态势报告了军指首长,中午12时前的情况是:12、13、302号高地均未被我攻占。
军指首长听后很不放心,唯恐夜间被敌袭击。于是16时15分再次电话告知三师:“经军首长研究确定,还是收缩一下阵地为好”,并明确指示撒至823高地、弄鬼一线有利地形。黄昏后撤出阵地时。要组织小分队出击,迷惑敌人。
16时30分,三师给八团下达了撤出阵地的命令。这时,副师长林学诚、副政委刘华清及团长、政委正在指挥部队向敌核心阵地攻击,突然接到撤出阵地的命令,大家迷惑不解:“部队正在激战,敌人核心阵地马上就要攻克,不能撤退。”
“现在不能下达撤退命令,待攻占八姑岭后再向上报告情况。”团指没有马上向部队下达撤出战斗的命令。17时20分,八姑岭核心阵地主峰被我占领。
18时,团向师报告:“我已攻占八姑岭主阵地,建议部队不要撤退。”三师首长接到八团的报告后,既不向军指报告这一新的情况,又不考虑军指要八团收缩阵地撒退的意图,就轻率地下令八团按上级命令执行”(《四十一军司令部战例选编》“xxx团八姑岭进攻战斗”)
简单执行命令的指挥员是打不了胜仗的。
“血战一天,攻占了八姑岭主阵地,为什么要撤退?”团长郑志杰愤愤不解地说。
“上级担心我们夜间被敌袭击就撤退,真是多此一举。”参谋长欧金谷不满地说。
“撤退容易,还要不要再攻了”如果再攻还要付出一倍的代价!”团政委本自立痛惜地说。
“师基指1号首长已经知道我们攻克八姑岭主阵地,还是下令撒退,只有服从命令了。”三师刘华清副政委解释说。
18时20分,八团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撤离既得阵地的命令。由于命令过于简单,没有讲清为什么撤退,部队又没有撤退的思想准备,加之撤退的路线、序列、位置也未交待清楚,使得部队根本不知道撤退到什么地方好。
二营教导员用步谈机通知各连“撒回原地”。原地是指哪里,是国内,还是进攻待机地域?大家都不清楚。部队接到营指撤退命令后,误认为敌情有了重大变化,惊慌失措,即向国内猛跑。
五连一面撤退,一面派两名战士通知距连部较远的一排,但未找到,一排被丢在前沿阵地上,直到2月20日晚上才撤回,1个排被丢下3天3夜。
五连长派去通知撤退的两名战士是通信员陈全钢和四班副班长陈聪,两人受命到815高地找一排传达撤退命令。他们从60度的山坡上连滚带爬冲过敌火力封锁区,进至15号高地西北侧凹部时,被敌人发现,7个敌人对他们前堵后追。两人利用夜暗,躲进乱石缝中隐蔽,逃过敌人的搜索。
18日天亮后,两人隐蔽前进至15号高地东侧,看到815高地有人活动,陈全钢即用小喇叭和哨子与其联系,并连喊几声“一排长”,却无人回答。便很警惕地摸到815高地主峰,结果发现全是敌人,陈全钢要陈聪掩护,投弹炸死几个敌人,然后迅速撤退。因雾大雨急,能见度很差,敌人未能追上他们。
但是他们两人却失去了联系,各自为战。陈全钢躲在一个石洞里,计划等待时机继续寻找一排。没想到却被敌人发现,敌人傲傲叫着追扑过来,他利用地形地物做掩护,毙敌7人,安全转移。直到第3天(20日)早上,他才迂回找到一排。和一排一起撤回国内。
撒退时,八团一营令三连掩护全营撤退,但三连走错了路,未能起到掩护作用。由于撤离时的慌乱,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全部丢掉,工事也未予破坏。烈士的遗体也未及时运回,在荒山野岭腐烂发臭,有的只剩下骨架,直到2月26日才运回国内(《四十一军司令部战例选编》第67页)。
在残酷的战场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伤亡。三师师、团在撤离阵地问题上,都犯了简单轻率的错误。八团撤出阵地后,继续在国境线占领有利地形组织防御,监视敌人。
2月19日,三营九连向团指报告:“发现910高地、6号高地附近及边境线上有五六百人在活动。”八团唯恐敌人从左右两翼迂回袭击部队,未经查实就慌忙报告师指。师指立即指示其“严密监视,迅速查清”。
八团即与边防连、龙邦公社武装部、靖西县武装部、靖西县民兵指挥部等单位联系,询问情况,均无结果。这时,地方民兵也报告:“在88号界碑方向(距八团指挥所约7公里)有敌1个连的兵力在活动。”这两条未经证实的“敌情”报告,使三师首长作出了错误的决策,他们认为敌人可能要进行反击,从八团左、右两翼迂回,袭击我炮兵阵地。
于是立即调动边防团两个营于当日24时前,由庭毫山赶到龙邦支援八团战斗。边防团接到命令后,以为敌情严重,主力部队受到威胁,便火速增援。八团也急忙调整部署,抗击敌人袭击。顿时边防团、主攻团及地方武装,慌慌张张,东跑西奔忙了约6个小时。才部署就绪。
此时。八团指挥员才想起派人去侦察。结果不是敌人,而是靖西县1个武装民兵连和龙帮公社泗邦大队民兵营与部分边民在构筑工事(见《四十一军司令部战例选编》第84页,“错把民兵当越军”,xxx团司令部)。又是虚惊一场,劳民伤财。
八团从八姑岭阵地撤出后,错失了向茶灵方向进攻的有利条件和时机。2月27日,茶灵之敌得知我军主攻方向选在念井,穿插并袭取高平的战役企图后,便收拢部队转移至山区,保存有生力量,只留部分兵力防守八姑岭。这时,八团组织第二次进攻,于当日占领八达岭、八姑岭及茶灵县城,尔后转入防御,清剿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