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莫隆打口子
四十一军要完成围歼高平之敌的任务,必须首先在莫隆地区打开口子,夺路穿插,这是穿插部队的第一关。
莫隆地区,西起朗昌,东至118号界碑,正面宽约8公里,纵深从国境线起,至越南涌爱长达10公里。该地区多为喀斯特地貌,山高均在400米以上。弄替隘以东至岭隘以西,石山耸立,无法攀登,是我进攻部队正面难以突破的障碍。
西侧弄替隘以西,岭隘以东,均为土山。坡度均在六十度以上,并长有一人多高的灌木,通行困难。唯有岭隘经莫隆、弄替隘经那嘎两条峡谷小道,是我穿插部队的必经之路。
910高地位于120号界碑越方一侧,距边境直线1800多米,地势险要,两侧均是陡峭石山,东侧是岭隘到莫隆小道,山脊形似鱼背,约两公里长,是我穿插道路右翼的钉子。
东侧有一条通往越南通农县城的公路,是控制我穿插道路的坚固阵地。大无名高地,位于那嘎南侧小河东南,是莫隆地区唯一的大土山,坡度约60度,可控制由莫隆至涌爱的道路。菲咬东侧无名高地,海拔700多米,北与朗伟相连,西南与那嘎山口接壤,是控制南同山口和朗伟北侧沟口的要点。
莫隆守敌,为通农县独立营、莫隆公丨安丨屯及部分民兵。该敌凭借910高地,莫隆、大无名高地、菲咬诸要点,守沟把口,重点设防。
敌在上述要点,构筑了堑壕、交通壕、隐蔽部及明暗火力点;阵地前沿及各交通要道,插竹签、埋地雷、筑石墙、设哨所,形成了有重点的防御。莫隆为敌核心阵地,工事坚固,并有两条法国军队侵越时修筑的坑道,坑道4个方向均有进出口。坑道口附近修有明、暗地堡。地堡四周修筑了一道两米高、一米厚的石墙。石墙底部、中部均有射孔及倒打火力点。
石墙外围修有两道堑壕、交通壕与地堡、坑道相连。东南侧石山岩洞均面市了火力点,形成了高低、远近、明暗相结合的多层火力网。莫险犹如张开的虎口横踞在我穿插部队进攻的路上。敌人的胃口狂妄得惊人,梦想“中国军队进多少,吃多少,不吐骨头。”
2月16日17时前,一师二团完成进攻准备。夜深人静,残月当空,寒风刺骨,4个连队的干部战士轻装单衣,伏卧在敌阵前沿待命。因为紧张和寒冷,全身忍不住颤抖。
16日23时左右,战斗打响。
17日2时,一师二团一连奉命向朗昌南侧无名高地进攻,经50分钟激战,占领了该高地,歼敌12人,一连伤亡8人(其中亡3人),撕开了侦察大队出境的口子。
17日3时50分,二团三连奇袭875高地成功,歼敌10人,三连伤4人,占领阵地后,保障一团穿插右翼安全。
16日23时30分,二团六连奇袭那怀东侧无名高地守敌两个哨所,占领阵地后,保障工兵分队抢修急造军路。
16日23时,二团七连奇袭敌南同阵地,在接近敌驻守的八间房北侧土坎时被敌哨兵发现,敌开枪击伤二班长头部,二班长忍痛当即向敌投出一枚手榴弹,炸死哨兵。此时,房内敌人乱成一团,拿起枪盲目射击,同时西南山坯口守敌用机枪向我猛烈射击。排长决定由奇袭转为强攻,当即指挥喷火班用喷火器向八间房喷火,机枪班掩护,二班、三班发起冲击。
三班利用火光向房子西侧攻击,歼敌3人,二班趁机绕到东侧,对八间房形成合围。经过50分钟激战,于17日0时30分,全歼南同之敌。接着向山垭口发起进攻。扼守在山垭口的敌人用轻、重机枪向南同方向猛烈射击,部队前进受阻。敌人趁机出动10多人向我军反击。
七连连长迅速指挥后续部队向敌反冲击,毙敌7人,连长负伤。指导员立即向营指报告情况,营长令九连一排增援七连,并指示营炮兵向山垭口射击。七连在炮火掩护下,发起第二次冲击,于17日4时50分,占领山垭口。
奇袭战斗中,七连指导员李永成率二排沿弄替栅西侧峡谷,向朗伟隐蔽接敌,途中被一道2米高、20多米长的石墙挡住去路。他们垫石头、搭人梯、翻过石墙,当进至距朗伟约1100米时,副指导员不慎手枪走火,朗伟西侧无名高地守敌立即向响枪处射击。副指导员下令各班就地隐蔽,观察敌火力点位置。敌人打了一阵见没有还击,停止了射击。
李永成判断敌未发现我方行动企图,即令六班从正面,四班从西侧攻击,五班迂回侧后断敌退路。23时40分六班行进到距敌堑壕20米处时,全班一齐投弹,接着冲进壕内,毙敌6人,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1支、火箭筒1具,六班伤1人。李永成带二排继续向菲咬进攻,协同三排围歼无名高地之敌。
七连三排长姜利民带领全排趁着夜色,沿121号界碑,经水沟一线,摸至菲咬南侧无名高地。这时,九班1名战士因夜盲症掉队;跟进的七班也掉了队,排长一面派人寻找七班,一面指挥九班迅穿插到菲咬断敌退路。
17日0时25分,副指导员李永成带领的二排与三排会合,他与两位排长观察了敌情、地形后,立即组织向菲咬东侧无名高地进攻。但因敌人工事坚固,隐蔽部、堑壕、盖沟相连接,火力点明暗交叉诡诈,未能奏效。他们再次观察地形、敌情,研究打法。确定二排、三排统一组织火力,由副指导员任火力组长,三排长姜利民为爆破组长,二排长苏华海任突击组长,采取逐点逐段攻击的战术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