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章点面突破

陆军四十一军的作战部署是:战役第一阶段,以1个师的兵力围歼朔江之敌,夺取公路,支持军主力战斗,以1个团的兵力佯攻茶灵,迷惑敌人,隐蔽军主力行动企图。军主力在莫隆一线突破后,纵深穿插,与友军一起围歼高平守敌。战役第二阶段,视情况再向纵深发展。

采取点面结合,避实击虚,包围迂回的作战部署,无可非议。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作战地幅宽大,兵力不足,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结果是原定战役第一阶段三五天打完,却延续至28天,直到撤军回国。

一、朔江攻坚

朔江,越南的一个县城。西北距我平孟4公里,东北距孟麻16公里,南距越南河安县20公里,至高平市50公里,是越南高平省会侧翼屏障,边境门户。朔江西北面,均为喀斯特地貌,石峰高耸,群山林立。山上灌木丛生,多有自然岩洞,且洞洞相连,有利的地形让越军能打能藏。东北、东南面石土山连绵,森林茂盛,树木参天,通行困难。

从朔江经波源至河安县,有一条50至150米宽的狭谷,两山相夹形成袋状。谷地有一条公路,从平孟经朔江直至高平,并有三条乡村大道在谷地中汇合。整个地形是一种特殊的,山岳丛林地,向来有朔江天险之称。

历史上法国、日本、清军均在此遭受过重大损失。越南吹嘘“法国、日本都无法突破朔江天险,中国更不行!”他们誓言要在此地同中国军队打3个月仗,消灭2万人,击毁坦克100辆。狂妄自大,嚣张至极。

朔江守敌二四六团,纠集6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配属公丨安丨屯及边境民兵成两个梯队配置。扼守朔江天险。

越军在防御区内,构筑了以地堡、隐蔽部、坑道与“a”型隐蔽工事相配合的坚固阵地防御。并改造修整了天然岩洞为火力点,各种工事与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形成了浅近纵深、火力交织绵密的火力网。还在阵地前沿、结合部和间隙地,以及易受我坦克威胁的地段,布设了大量的防步兵、反坦克混合雷场,与竹签、板钉、陷阱等障碍物结合,组成了纵深i50多米的障碍区。

各阵地前沿,还设有一至三道一列或二列桩铁丝网。在朔江、敦张公路两侧的要点上,以无后座力炮、火箭筒、美制榴弹炮等火器,组成了若干个反坦克小组。整个阵地形成了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另在各岩洞内屯积了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企图凭借朔江“天险”阻止我军进攻。

122师担负围歼朔江之敌的任务。指挥员的正确指挥,来源于对敌情和地形的周密侦察与充分了解。师长于新义、政委张登芳不辞辛苦,白天在山岳丛林中穿进钻出,沿着峭壁深沟爬上爬下,有时还深入到前沿潜伏,看道路、摸敌情。晚上,摊开地图,面对沙盘,深入分析,研究打法。他们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反复研究讨论。

"平孟方向敌方地形险要,工事多,火力强,兵力密度大,是朔江之敌主要防御方向,攻起来肯定是硬碰硬。"

"在平孟方向突破,我方地形狭窄展不开兵力且很难奏效。但平孟至朔江距离约4公里,有公路直通,便于我重装备向前机动,也便于直接观察和组织各兵力协同。"

“孟麻方向是敌兵力较薄弱的防御合侧翼,便于突破,但距朔江比平孟远,纵深较大,观察不便,另在国境线两侧有4公里距离无路相通,重装备无法出境,如能修一条急造军路,从此地段突破最为有利。”

“这里山高谷深,抢修急造军路有很大困难,恐怕时间来不及,最主要的是缺少工兵分队。”

“孟麻方向是敌防御弱点,地形是我方高,敌方低,我突破后,便于从翼侧攻占朔江,只要组织力量抢修一条急造军路,就可以在此突破。”

他们再三权衡利弊,决定避实击虚,全师成1个梯队,以1个团(欠1个营)配属1个连,在平孟方向进行牵制性进攻。集中两个团另1个营,两个坦克连,在孟麻下面109至106号界碑之间突破,向墩张、朔江南山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从侧后攻歼朔江之敌,并集中工兵、民工抢修急造军路。2月16日该师完成一切进攻准备。

2月16日拂晓,二师四团在进行攻击战斗准备时,一名工兵操作手不慎弄响丨炸丨药,5包丨炸丨药瞬间爆炸,将附近的汽车、帐篷、房子炸塌炸烂,当场炸死4人,重伤13人。团首长机关误以为敌炮火袭击,慌忙跑上山去,整个部队以为总攻开始,立即向前开进。顿时,全团上下惊恐万状,乱成一团。后来才弄清是工兵连战士操作不慎引起丨炸丨药爆炸(《四十一军司令部战例选编》第57页)。

2月17日4时40分,四团加强五团三营(下称配属营)八连,在师炮兵群实施炮火准备时,进至敌阵地前第一道铁丝网破障。一名新兵由于紧张,爆破时伤了自己人(5人),这时,部队惊慌得马上散开,又有19人触雷伤亡。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