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时团长与一师前指联系后,即赶赴师指定的团指挥所所在的位置那定村。这个村庄坐落在边境线我方的山沟里,只有3户人家。从地图上看还有2公里多的路程。但此处最易遭敌伏击,一旦遭敌袭击,没有任何隐蔽的地方。情况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必须快速通过这段险道。

峡谷公里的路程,走了两个小时也没有找到那定村。在118号界碑附近判定方位时,二团的班哨跑过来:“你们不能再往前走了,前面弄木山是敌人的潜伏区,我们没有警戒,要特别警惕!”

时团长听后对我说:“是不是等部队上来一起走,出了事不好交待。”

我明白他的意思,立刻笑着对他说:“不怕,敌人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已算计好伏击我们!再说,现在也不是伏击的时机,如有点小情况,我们就冲过去。”

我们继续寻找那定村。这时从越南方向沿着山坡走过来两个小女孩,约有十一二岁,其中一个还会讲普通话。小女孩见到我们并不害怕,表现亲切高兴,无拘无束。经向小女孩询问才知,那定村在几年前就迁到别处去了,这里已经没有村庄。

我们问小女孩,家住在哪里?她用手指着北边的山说,在那座山后边。

问:你们到哪里去?

答:到舅舅家。

问:你舅舅家在越南吗?离这里多远?

答:对。离这里四五里路。

问:你舅舅家有民兵没有?

答:没有。

小女孩笑嘻嘻回答自如,非常可爱。因天色已晚,我们要警卫员送她们每人一包压缩饼干,即让她们赶路回家。

望着她们离去的背景,我深思良久,两国边境人民友好往来,亲如一家,一代代延续到今天,明天就要被战争中断,多么不幸啊!过来向时团长汇报情况。时团长在地图上划分了各营及直属队的疏散区,并派侦察排1个班返回接应大部队。

一团疏散区约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没有群众,没有村庄。距国境线大约三四公里的半山腰上有几户人家,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正冒着炊烟。据一团侦察排长介绍,那是越南公丨安丨屯和民兵的住处,我们正前方3公里处,便是敌人的防御阵地。

时团长要侦察排放好警戒,然后对营、连的疏散区域进行了检查。当晚22时左右,一团大部队到达疏散地域,60公里的路程,摩托化开进,竟然走了14个小时,途中塞车情况可见一斑。

一团的疏散地域山坡陡峭,草木丛生,藤蔓缠绕,阴暗潮湿,霉烂腐朽的气味令人窒息。在大战前夕的深夜,使人深感冷酷、严峻、恐怖。丛林里的蚂蟥能飞檐走壁,硕大无比的蚊子几乎看不见的小咬,拼命地向人们发起攻击,咬皮吸血,对干部战士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大家把肥皂水、驱蚊油涂在脸上、手上、衣服上,但只能顶一阵子,过不了一会儿,它们又蜂拥而至。特别是那些“侦察兵式”的蚂蟥,不知不觉地就会钻进肉皮里大量吸血,当你发现时它已经变成了红球。由于这场“战斗”是在夜里进行,没有灯光,更不能火烧,加之一段时间以来干部战士都非常疲劳,部队进人待机地域后大多都呼呼睡着了。

我醒来时已经天亮,赶快站起来搜索全身,发现右腿上部卷缩着两条紫红色的膨胀起来的“家伙”,裤子沽满了血迹。我立刻用手拍打,并告诉大家检查自己有没有被蚂蟥咬到。团指挥所的同志听了,都一跃而起,立即对全身进行检查,只听噼里叭啦一阵掌声,再经互相检查,才放下心来。

早上起来,走出用“鬼怪式”雨衣与茅草搭建的临时指挥所,疏散区内各个连队的炊事班都在做早饭,到处浓烟滚滚,一片烟雾。见此情景,我马上找到时团长,让他立即通知各营、连,挖无烟灶做饭,不然会暴露我们的作战企图。

一个小时后炊烟消失。

2月15日上午,按照计划我与一师彭福信副师长、时光银团长、参谋长及各营长到前沿勘察地形、选择穿插道路。我们在1个排的掩护下,抵近敌人阵地。敌阵地上无人把守,只修造了简易的交通沟,没有隐蔽部等工事。

大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敌人的“伪装阵地”或预备阵地。这天天气晴朗,上午10点钟左右,视野特别开阔,对附近的地形道路看得清清楚楚。一团按照师的命令,在118号界碑左侧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沿118号界碑左侧无名高地穿插出境,通过875高地侧翼,到达魁剥,尔后经宗梅到达天丰。

大家边勘察边研究,认为突破地段与穿插路线基本都看清了,只是对118号界碑左侧反斜面处情况不明,不知是否有道路可走。我建议时团长晚上再派1个侦察小组,把这段路看好,就更有把握了。

看完地形后,我与彭副师长商量,由他亲自去师前指再次核准穿插路线。下午4时,彭副师长回来传达了师前指李德瑞副师长的指示,他说情况有变,一团跟随二师和三师的侦察大队走。并说明天上午他们到一团团指来协商路线。

第二天上午,三师李德元副师长带着一帮人来到一团团指,说是奉军司令部刘超副参谋长的指示,来协商一起穿插出境的路线。

协商会上,他胸有成竹地说:“从118号界碑这里穿插出去直到庚雷村(越南的一个村庄),翻过一座山便是魁剥,我们的侦察兵来回走过两三次,可熟了,没有问题,你们一团就跟着走吧。”

一师的彭副师长、王副政委及一团的干部围在一起,拿着地图反复研究这条“没有问题”的路线。当时,没有一个人怀疑这条路线会出大问题,内心都暗自高兴,轻松宽慰。大家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有两个师侦察大队作开路先锋且情况明确,又是军司令部刘超副参谋长指示的,便坚信无疑。

战前准备期间,三师的侦察兵确实在这条道路上走过几次。但是,那只是几个人,还是半个月以前的事,现在情况如何,敌情有没有变化?几支部队走同一地段,沿同一条路线穿插行吗?此时,谁都没有考虑这些细节,即使考虑了也无法改变军司令部的指示,因为离行动时间仅仅只有几个小时了。

三师李德元副师长走后,二师李盛祥副师长又来了。他见到我非常惊奇,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说,在这里比蹲在机关好!他笑笑说:“全军就是你这么一位首长到团里来呀,而且要远距离穿插!“我岔开他的话,问他:”是不是也是奉命来协商穿插路线的?他轻松地说:“我是奉命来的呀!协商什么?军里指示我们跟随三师侦察大队走,跟着我们走,还能有什么问题!”我说:“既然已经确定了路线,你赶快找时团长吧。”

部队都在焦急等待着17日零时出发的命令,没有人休息,漫山遍野吵吵嚷嚷。一团领导非常着急,时团长、蔡参谋长多次下达指令,要求部队隐蔽休息。团马政委也专门召集营、连政工干部开会,反复说明现在隐蔽好、休息好与完成任务的利害关系,要求加强对部队的管理,但都无济于事。

决策层提出“三五天打完”,“一扫而光”,敌人是“一打就跑”,“俘虏很多很多”,这对基层干部和战士的影响非常大,后边战斗实施阶段惨痛的代价又何尝不是源自麻痹轻敌、自大傲慢与无知吗?

至2月16日18时,陆军第四十一军参战部队43000余人,民工10000多人,坦克146辆,师以上地面炮兵21个营,294门火炮,展开在广西边境靖西县、那坡县的平孟、念井、龙邦一线,完成了战前一切工作,准备对越南实施自卫还击。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