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里,军1号首长又插话说:“我们现在有两个担心,一个是担心敌人跑掉,那就遭了。花这么大力气打个击溃战,实在是得不偿失!这就要靠一师和七团的啰,只要你们按时看插到扣屯,把大门关死,我们就有绝对胜利的把握。其实有个担心,就是如何押送俘虏。战场上那么多俘虏,让干部战士怎么办呀?都没干过这样的事,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我提醒在座的各位领导,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段话使会场立即活跃起来了,有的面带笑容窃窃私语:“首长想得真是太细微了,连怎么押送俘虏都想到了。”有的低声细语说:“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女儿还没有出嫁就担心生孩子,奇闻!”

我对某师政委说:“大战之前高级指挥员竟是这两个担心,完全与中央军委和总政韦主任的担心不一样啊!”

后来实战中这两个担心完全是虚幻。担心敌人跑掉,敌人偏偏不跑,而是以化整为零的战术手段,到处伏击,阻扰我军,使我军遭受很大伤亡。担心干部战士不会押送俘虏,却没有多少俘虏押送,全军俘敌仅320人。这“两个担心”导致我军轻敌麻痹,遭受重大损失。

这次作战会议,还确定了以下作战方案。

第一,“三手”穿插。一是步坦穿插,由一师三团二营和三师七团二营,搭乘3个坦克营,在7小时内分别穿插到董赛和扣屯。二是侦察大队穿插。军、师临时编成4个侦察大队,每个大队辖3个连,在12小时内,分别穿插到指定位置。三是步兵团轻装徒步穿插。

一师3个步兵团(欠三团二营)和三师七团(欠二营和一营二连、机枪连、炮连),在12小时内穿插至班庄、董赛和扣屯。军里制定的“三手”穿插方案、穿插距离都在80到100公里之间。异国作战,远距离穿插迂回,情况复杂,道路崎岖,让人不可思议。战后证明,这个决策是造成我军重大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部队在穿插途中,处处遭到越军特工、民兵的阻击袭扰,有时战斗几个小时,才能前进一步,遇到深山峡谷,1小时只能走一二公里。担任穿插的部队没有一个单位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最快的一师三团,用了32个小时,比规定时间晚了25小时,其他均在60个小时才到达,比规定时间迟到48小时,有的部队甚至根本没有穿插到位。可见,战前上级赋予部队的穿插任务,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第二,朔江攻坚。军命令二师进攻朔江,2月17日拂晓发起进攻,当日歼敌1个团,尔后乘坐汽车和坦克向河安开进,配合三师,在当日19时前,歼灭河安守敌三四六师前指及所属部队。歼敌后,当夜再乘车进至高平外围与军主力会合。2月18日拂晓进攻高平,全歼敌三四六师。

命令1个师在1天之内,在两个相距几十公里的地区,歼敌相当于两个团的兵力,这在异国作战初次交战是从来没有过的,就是古今中外的军事资料及战例中也是少见的。战斗打响后,二师攻打朔江用了6天6夜,也未能全歼守敌,最后朔江虽被夺取,但残敌分散游击作战。该师只好重新部署,根据敌情、地形变化,小群多路,逐点清剿歼敌,一直持续到3月16日撤军回国,残敌仍未完全肃清。

第三,佯攻茶灵。命令三师八团佯攻茶灵八姑岭,九团为军预备队,七团向扣屯穿插,插至扣屯后,横扫高平,尔后去茶灵配合八团围歼茶灵之敌。1个师3个团三种任务,三个方向,部队之间相距几十公里,师如何指挥?

军事科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规律可循。制定这样的作战计划,根据和把握在哪里?可以说,我们对越军的战斗力及其特点全然不知,对自己的情况,新兵多、几十年没打过仗的问题以全然不顾。军事科学的规律、原则在哪里?

一个最令人难忘的事实也被忽视了,这就是美军在侵略越南时,几十万大军集结舰港而很少出击,他们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占领一个地区后大搞战略村,有时出击运用一二个师也是稳打稳扎,不突入冒进。就是因为越南的游击战水平已经超过了他的中国“老师”。难道越南对付中国军队能比对付美国军队“客气”吗?

大家听完作战部署后,个个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心绪深沉。这时,军后勤部长惊讶地说:“按照这个命令,部队不打仗,光走路也赶不到啊!”

“你别担心,一扫而光!”军1号首长十分自信地说。

此时,我心中七上八下,充满了忧虑。会议休息期间,我对一位军领导谈了我的看法。我说:“这个作战计划没有贯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指导原则,用兵太分散了。我们指挥员头脑发热,敌人绝不是豆腐兵,我们也不是`天兵天将’。按现在制定的作战方案,凭我们的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以及对敌情、地形的判断了解,下一步打起来恐怕要吃大亏。”

该领导沉默片刻,说:“打着看吧,现在谁敢说熊话呀!”稍后,他又笑笑说:“当年我们不是他们(越南)的教官吗?老师打学生,还不容易啊!”

本老兵注(现在谁敢说熊话呀-山东土话,意思是谁敢有不同意见呀)!

会议没有进行讨论,各师领导只是静态拥护和汇报本师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措施。最后,军1号首长站立起来,斩钉截铁地向大家庄严宣布:“军区许司令说,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这次谁打了败仗,就杀谁的头!”“部队多年没打仗了,没有夜战经验,只能在白天打,夜间不打。”他接着又提高了声音宣布:“各师在这次战斗中,都要活捉2000名俘虏才算完成任务!”

会后,各师、独立团迅速将作战会议精神向各部队进行了传达。会上军首长“一扫而光”,“一打就跑”,“俘虏很多很多”,“要拿出打蒋介石国民党部队的劲头打好这一仗”的指示。使大家都感到这一仗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有一位师政委在战前对干部动员时说:“军功章就挂在扣屯的树上,只要你能走到就保证拿到。似乎没有什么敌情,只要体力就行了。可见麻痹轻敌到了何等地步!”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0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