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认为,我们缺乏这样一本书,把中越关系从古到今讲透。越南人在这方面抢了先。最近我看到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的一本书,还有两个越南将军写的另一本书,都是大讲历史上中国“侵略”越南,说什么越南版图早在四千年前形成,包括中国的广东、广西直至洞庭湖…全面歪曲编造历史,对它的军队乃至全到进行煽动性“教育”。我们必须据史实予以痛斥批驳!
最为迫切是,应是立刻着手编写一部《中越现代关系史》,只讲军事关系也行。因为我们参加部队干部,包括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对此了解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他们对下面也就只能讲一点一般常识性的道理。还有的基层干部,只能对下面讲:我也闹不清越南咋变了,我只知道,当兵就是打仗,军人就要服从命令。甚至有个别干部讲:叫你侵略你就侵略!
作为一个有政治远见的指挥员,不能仅仅满足于部队求仗情绪高,人人争当英雄、“嗥嗥叫”的现象。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群众对战争原因和目的的认识具有巨大意义,这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本《中越现代军事关系史》,当然应讲清美苏争霸的全球环境、苏联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苏联南下战略、七十年代初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变化、战后越南、柬埔寨问题…等等,以至1979年以来中越之战的各个阶段情况和我们对未来中越关系的展望。
编写这样一部历史书当然是个大工程。有关领导部门要舍得花大力气,组织专门研究写作班子。还要解放思想,消除神密观念,对当时出于国家利益,军事保密考虑没有讲出来的史实,今天可以公之于世,都应当讲出来,也不要避讳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极左”的指导思想对外交路线的恶劣影响与后果。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请向领导反映呼吁一下。
(据我所知,周文辉同志已搜集这方面的大量资料,并已写出一本《中越近年军事关系百题问答》一书的草稿。)
二十个工作日落实十五年优抚补助(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本报记者
退休干部、军烈属王昌群的“心病”解决后,激动地给云南省领导同志写去感谢信:“当收下(云南省信访局)赵局长等亲自送来的复函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万万没有想到,领导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能这样重视,亲自批示,多次督办…省信访局及有关部门在不到20个工作日就给了一个满意的答复…在两个儿子牺牲20多年后,党和人民仍没有忘记我们。”
72岁的王昌群,一直在文山、思茅等边疆地区工作,后组织照顾将其异地安置到昆明,调入省粮油运输公司工作。公司被私营企业兼并后,她每月只有689元的养老金和27元的门诊费。老人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由于养老金和医疗费偏低,老人有病不敢医治,尽量自己买药吃,服药的钱比吃饭的钱花得还多。
老人的丈夫,原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刘斌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很差,患有严重肺心病,一年中有半年住院治疗。两位老同志认为,他们目前的工资共同用于生活、治病,还能维持下去,但刘斌老人担心自己身体状况不好,老伴今后的生活会有困难。
王昌群、刘斌及其子女都曾长期在部队工作。在战争中,他们的两个儿子刘光、刘明先后为国英勇捐躯,被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授予英模奖章和称号。他们一家报效祖国的忠烈事迹,经众多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面对生活的困难,王昌群老人于去年年底给省领导同志写信,反映自己工资低、年老多病和医疗困难等问题,要求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解决实际困难。省领导立即批示。接到批示后,省信访局局长和三位处室负责人看望慰问了两位老人,进一步听取其意见和要求,并带去了1000元慰问金。同时,向两位老人细致地解释,王昌群老人的问题不属于文件解决的范围,但民政部门会如实向省领导汇报,争取妥善解决。
3天后,省信访局局长主持召集省民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粮食局、昆明市信访局和市民政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对王昌群来信要求妥善解决其医疗生活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会议认为,可以从特殊优抚方面予以妥善解决。具体办法是,每月给予王昌群一笔特殊优抚补助费,按15年计发。此笔经费由省财政厅支出,并由省财政厅一次性拨付给省民政厅设立专户,由昆明市五华区民政局为王昌群按月发放。15年后如果经费还需继续发放,仍由省财政厅拨付民政部门,并补助至王昌群同志终年。
省领导很快作了批示。省信访局领导同志随即把书面答复交到王昌群手中,五华区民政局开始逐月兑付特殊优抚补助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