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桑院长表示:对刘亚玲,我们将全力支持培养,有什么意见不能对她来,但希望记者们要实事求是。现在搞这行的爱找戏,为了有戏就找个“白脸”,这不是培养年轻人,是给他们“下烂药”!

(采访回来,我从报上得知,刘亚玲参加了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我祝愿她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也希望她周围的同志对这样一个25岁的年轻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关怀,还有宽容。她己说,她主观任性,脆弱—有时感到孤独甚至绝望,克服这些缺点,靠她自己努力,也靠大家帮助。

六、亲情篇

承受战争重负的不仅是前方和征战者,也有他们在后方的亲人,首先是他们的父母和妻子。在绝大多数尚不知道什么叫“旅游”的中国老百姓中,知道老山在何方的怕比知道五岳在何方的多不知道好多倍,因为他们有有亲人在那里战斗,是他们魂系梦萦之山。

我的一段罗曼史—龙洪春(团部协理员)

1979年打仗我当班长,立了一等功,回来就当了排长。

1980年我排来了个新兵,姓王,昆明市人。不能说他表现哪点不好,但我发现他情绪不高,老出神,有时眼发直。我找他谈,他不说,只摇头。

后来我到昆明,找到他家,对他母亲说是来看望,其实是想给小王的情绪找找原因。她母亲听说儿子想家,哭了。说:孩子不是想家,是记挂他姐姐。老太婆觉得一言难尽,就邀我到监狱看她女儿。她大概觉着一个部队干部来家看望也是个荣誉,还叫我多说小王在部队表现好,当姐姐的要为弟弟前程着想。

我去了。小王姐姐叫王莜春。她几乎不敢抬头看我,眼泪成串往下滚,很悲观,对人世很失望的样子。我说了要相信组织,相信政策,有错就改之类的话。

听她妈说,王莜春是一个机械厂工人,因车废了一个零件被抓起来的。

她关了一年,1981年元月放出来了。1981年2月,我回贵州老家过春节,小王叫我捎点东西回家。那时我们部队住弥渡县。

她姐姐见我带东西多,说春运期车站挤,帮我把东西提到车站,还给我买了水果、糕点什么的。两次见面我对她还谈不上什么印象,但隐约想过:这个像是个故意捣乱,把工作搞坏的人。

我到家十多天,部队来电报:“速归!”我以为又要打仗了,后来才知是叫我到军里集训。

我正病着,高烧39度8。我哥哥无论如何不让我走,我说“军令如山倒!”在镇上打了一针,带了药就上车了。车上挤得扭动一下都困难,没座位,我本来烧得昏糊糊的,在安顺又是费了吃奶的劲从窗户爬进来,没站好久就昏倒了。

旅客们同情我,给我在门边让了一屁股大的地盘坐下来。

车到昆明,我烧得像火炭团,什么也说不出来。列车上的人只好找我的证件。我兜里只一封小王给他家的信—怕我忘了门牌号,所以在信封上写明了地址,只因我上次匆忙忘了把这信交出。

铁路上的人一汽车把我拉到了小王家。

“大娘,你家有个人在当兵吧?”

“对!”

“他病了,病得不轻,我们给您送回来了!”

母女俩快吓瘫了,出来一见是我,又愣了。

“大娘,他不是您家的?”

“是是!请你们快往家里抬吧!”

我在她家里昏睡一晚后醒来了。王莜春找来一辆三轮板车蹬着把我送进医院,请假服侍我。

她是卫校毕业,懂医。我说:“我不是退烧了吗,为啥还送我上这来?”她说:“我们家你怎能住?”意思是,我是军官,功臣,她是劳改,刚释放的。她不断责备我:“烧成这样,怎么还回来,多危险呀!”

我开始观察她,觉得她心眼好,性格好,长得也很不错。决定好好了解她一下。

后来我又去昆明出差,给她妈买了点东西表示感谢。约她到翠湖公园走走。

她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了我。

她被劳改,不是仅仅车坏一个零件。卫校毕业后,她下到金平农村当知青。公社一个卫生队长玩弄女性,知青们告了他,那里派人来向她了解。这时她已回昆明当了工人,她说她根本不认识那卫生队长。于是工厂开始传言,她从农村调回城来路不正,怕退转去只好包着忍着了…她找一个师傅学手艺,也确实想学成了调个工作,那师傅的老婆咬定她破坏她的家庭,到工厂找她大吵大闹。一些工厂领导也暗中煽风,工厂广播上公开批评她作风不正,搞得她精神恍惚。就在这个时候,她车坏了一个价值六千元的工具。

她说,她也真是有苦难言,陷害她的人是一个对她曾图谋不轨的领导,她不敢揭发他。

我说,我完全相信你,十分同情你!今天约你来,就是为了告诉你,我喜欢你,如果你同意,我们就好下去吧!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0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