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之前,我调任11军93团任副团长兼参谋长,主抓训练和作战。军丨党丨委之所以这样任命是针对当时客观情况,由于“文丨革丨”刚结束,部队机关重叠人浮于事,一个团仅副团长就有五六个,副参谋长七八个。谁都负责,谁也不作主,给我这样的任命在军事上就有职有权了,能够说了算!

当时部队的情况不大好,派性还挺严重,许多干部都是抱着打完这仗、赶紧复员转业走人的思想,纪律也比较涣散。但作战任务在即,大家的觉悟还是有的,我们师刚从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乔明来师长是位参加过多次实战的老领导,刚恢复工作,很支持我。

团里的干部,包括团长、政委都知道我打过仗,因此也很信任我,我怎么训练部队他们都支持,部队刚扩编,干部新,又没打过仗,我就把所有的排级以上干部集中起来亲自训练。要真打仗了,同志们的士气还是很高的,全团上下一致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我们11军参与云南方向的西线反击作战,在向前线开进途中,有的部队发生了翻车伤人的事故。我当时就把打仗的第一个目标定为“不翻一车,不伤一人”。我们团2000多人,由于各项工作周到细致并落实到每一个人,所以五天行军,未伤一人未翻一车,完整地进入出击地域,使大家树立了只要听命令、组织纪律性强就能完成任务的信心。

在金平方向,师里赋予我们步兵93团(内欠1营)的任务是,歼灭1108高地之敌。1108高地位于越南巴(楠棍)封(土)公路北侧,金基塘西南约2000米处,附近有多处高地与其相连,高约500米。

此地驻有越南莱州省741团64营一部。分驻967、1002、897各个高地,其中营部在1108高地。敌军共有土木质步兵隐蔽部60个,另有重机枪阵地13个、12.7毫米高射机枪阵地5个,60迫击炮阵地2个,82迫击炮阵地1个,各个阵地之间都有堑壕、交通壕相连,并有铁丝网、防步兵地雷场,敌人的主要防御方向为麻栗坡至931高地西侧无名高地之间。

我团的左翼是91团,右翼是边防团,对我实行侧翼掩护、接受任务后,我和团长带领营连排干部反复进行地图和沙盘推演,并多次带队到攻击前沿侦察地形,发扬军事民主,群策群力,制定了一个以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方案,然后到师里汇报。

结果师里的预案和我们的方案正相反,师部指定的主攻方向是我们的助攻方向,师里的助攻方向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经过我们向师长反复说明,乔师长最后同意我们按自己的方案攻击。攻占1108高地后,从缴获敌防御决心图看,我们的进攻布置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的方案是集中主要兵力火器,从967、1002高地对敌实施突破,得手后沿1002高地山脊向1108高地侧翼实施迂回包围。另以一部兵力从正面以佯攻牵制敌人,另一部兵力从897高地西南河谷,穿插到914高地和高地之间,向914高地攻击,对敌形成四面包围,全歼该地区之敌。

具体布署为:2营在967高地东北700米山背至1002高地以北800米一线,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突破1002高地后,向1108、914高地攻击前进,并以一个排的兵力向麻栗坡东北侧实施佯攻。3营(欠7、8连)在931高地北侧800米占领出发阵地,沿931高地向1108高地侧翼实施攻击。

8连(欠1个排)担任穿插,由931高地西南1500米河谷穿插到914高地与高地之间地区,首先切断1108高地地区与662高地地区之敌联系,尔后攻击914高地,从侧后配合团主力围歼1108高地之敌。7连为团预备队,随2营跟进,随时准备在1108高地加入战斗。

团属71式100毫米迫击炮连(71式10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相当好,在作战中出了很大力,何将军的目光从作战笔记本上移开,连声赞叹71式100毫米迫击炮入选2001年度《世界王牌武器库》一书)和营属82毫米迫击炮连编成临时轻便炮群在808高地东北侧小路附近占领阵地,分别向967、1002、931高地及西侧无名高地,麻栗坡、1108、914高地实施火力准备,还有团加强给各营的82无后力炮。

师属122毫米榴弹炮营和107火箭炮连对我实行重火力支援。团指挥所在太阳寨西南800米处,团属高射机枪连布署在808高地东北无名高地,掩护团指和各营战斗队形和对空安全,并以火力支援2、3营的攻击作战。另外还有工兵、喷火器和化学侦察(预防越军狗急跳墙使用化学武器)战斗组配合行动。

利用夜暗实施奇袭,达到战斗的突然性。为把1000多人的攻击部队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运动到敌人前沿,攻击部队想了各种办法团指挥员为了控制掌握部队,在采取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我在预定攻击路线上分了三个点,部队到达第一个点后,在步话机上轻轻吹一口气,到达第二点时就吹二口气,第三声时,部队就到达进攻出发地,这样在敌方无线电监听时也只是听到吹气声,他们根本分不清是怎么回事,由于各方面的出色配合,当我突击连与敌接火时,距敌防御前沿堑壕最近的只有1米!真正达到了战斗的突然性。

2月17日零时,部队开始接敌运动,3时55分越过藤条河。6时55分,4连进至1002高地敌前沿30米处,被敌发现,奇袭不成,便立即强攻,只经过9分钟的战斗就攻占了该高地,至此攻击1108高地的战斗全面展开。

当然越军的抵抗也是很顽强的,但由于我们事先周密准备和战场上同志们随机应变的灵活战术(如9连在7时攻击敌931高地时,由于敌人火力猛烈,几次攻击未成这时原来配署给3营的81无后坐力炮9班,主动向9连靠拢,用12发炮弹就消灭了敌人9个火力点,有力支援了9连的攻击作战)。激战至18日11时45分,我团完全攻占1108高地及附近诸高地,战斗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我军伤亡70多人,共毙敌副团长以下174人,俘敌20人,缴获82迫击炮4门,82无后座力炮3门,60迫击炮4门。高射机枪4挺,重机枪4挺,班用机枪5挺,40火箭筒4具,冲锋枪27支,各种炮弹2900发。枪弹10万发,敌方军事文件和其它后勤物资一部。看着这些中国人民勒紧裤带援助他们的武器,战士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愤怒。

由于我部是自卫反击作战中最早突破并占领敌人阵地的,所以受到总参谋部通报表扬。

回想起来,这次作战能够取得理想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正确选择攻击点,大胆迂回,多路而有重点的攻击。战前我们根据多次仔细侦察判定,1108高地西北方向地形开阔,坡度较缓,虽然便于攻击部队展开运动和进攻,但是敌人防御的重点,如果从此地强攻,必然会遭受重大伤亡。

而1002高地附近,地势较险。部队不易展开,但却是敌人防御的弱点,只有一个排敌人防守,所以在我以精兵重点突然打击下,仅9分钟就被我攻占,为而后发展进攻创造了条件还有就是大胆迂回,我通过以前在军部当作训参谋时,阅读的13军在中缅勘界作战中的报告,深切认识到,在热带深山丛林地域作战,一定要打歼灭战,尽量避免击溃战,否则敌人利用地形熟悉的特点,与我接触后就四散逃跑,再各自为战与我对抗,会有很大麻烦。而此次作战,除了少数之敌逃跑之外,基本上做到了全歼。

当然,多年没有实战,部队遇上熟悉地形、惯于山地作战的顽强对手,也出了一些问题,指挥员临机处置不当的情况发生了。如在17日战斗正紧张时,二营忽然来电说没有预备队了,部队处于停止进攻状态,师长令我靠前指挥。

我带上通讯参谋和警卫班就到了2营,发现并不是没有人,而是需要有人把死者遗体和重伤者抬回去,因为军委有严令,绝对不允许把烈士的遗体丢在别国的土地上,而抬一个就要4个人,重伤的也要往回送,伤了几十个人,大家都抢着抬担架,所以就没人了,我一看这是指挥员没有作战经验,人员需要立即调整。

我立即命令二营长肖先虎,重新调配人员打破建制进行调整。在最前面有三个连长,几个连长在一起又都谁也说了不算而阵地离敌人前沿只有几百米,老这样下去要坏大事。在这样情况下必须指定一人负责,我命令6连长陆天银全权负责,指挥部队重新发起攻击。

经过这样一调整,预备队就有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攻打封土县城时,敌人在公路上埋了很多地雷,部队只能沿山脚丛林前进,但转了几个钟头又回到了原出发点。情况报到团里。团长命我到二营去帮他们,我带上侦察班就赶到二营,我先让部队停下来,带指挥员到最高处,找准站立点,然后对照地图很快就走出丛林。从而顺利地攻占封土县城。

15天有限规模的自卫反击战以后,部队开始后撤,其它部队出了一些问题。总参通报广西方向后撤有些乱,损失不小。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讲过:“撤退是最困难的军事行动”,是有一些道理的,但关键是带兵的人要组织好,不能一窝锋。

我在组织团队撤退时,有一个理念就是作再歼灭敌人的准备,部队相互交替掩护撤退。前队撤退,后队在既定阵地上组织有力的兵器和火力掩护前队,杀伤追击之敌,并注意与友邻部队保持联系,防止敌迂回断我退路。我们把30千米的路段分为两个阶段,互相掩护交替撤退不失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安全退到国内,受到师里的表扬,师里奖励用汽车快速把我们团送回原驻地休整,因为当时我们团队还是骡马化。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0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