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三是:为了保险乱埋地雷

在战场上的人,生生死死的场面见得多了,对枪炮并不害怕,最担心的是地雷。稍有麻痹大意,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从七九年自卫还击作战,到老山的防御作战,中越边境上到底埋了多少地雷,可能没有哪个人,哪个部队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在老山防御作战期间,敌我双方为了安全的需要,埋设地雷的密度,恐怕是近代战争中少有的。

通常情况下,作为防守的部队,应在阵地前沿的主要地段埋雷,同时应在地地图上做好标志。但在轮战期间,无论是先期的部队,还是后期的的部队,为了防止敌人的偷袭或进攻,都在阵地堑壕四周大量埋设地雷。有的阵地,除了在堑壕、交通壕、便道上可以放心行走外,几乎无路可行。特别是到了晚上,想互之间都不敢轻易走动。

大量埋设的地雷,虽然对防备敌人的进攻、偷袭,确保阵地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给部队的出击和执行支援保障任务,带来极大的麻烦。如有的在向前线运送物资弹药时,不小心滑倒,被地雷炸死或炸伤;有的在执行查线任务时,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伤;有的在抢修和扩展阵地时,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伤;有的在躲避炮弹时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伤。

我团在老山防御作战期间,此类伤亡,先后发生六起,约占战时全团伤亡的三分之一。而在我军步兵分队中,绝大多数官兵都不熟悉地雷的排除。尽管平时训练中,也有排雷埋雷课,但大都是在理论上讲一下,真正的实际操作极少。所以,关键时刻,一遇到有人在雷区被炸,没有工兵在场,都束手无策。

大都数情况下,如误入雷区,踩响地雷,一般都是炸掉一条腿,如能及时救出,到医院锯掉后,不至出现死亡。但由于步兵分队不懂排雷技术,也没装备,只有等工兵前来解围。由于时间延误,错过最佳挽救时间,有时眼睁睁的看着战友牺牲。

我团某连有一名从长沙军校来的实习排长,在该连一个有树林的阵地上担任防守任务。因时常听到林中有似人走动的响声。几次请示连里,想带人进去查看一下。连里因担心触雷,没有同意。但这个学员排长自恃在军校学过地雷方面的知识,总想冒险一拭。

有一天下午,这个实习排长自作主张,擅自做主前出查看。没有排雷工具,他就利用树间交错的树枝作依托,从树上潜出阵地十多米。当他从树上落地时,恰好绊响了埋藏在树丫中的一颗地雷。

看到排长触雷倒地,阵地上的战士想去迎救,但因前面林中到处有地雷,阵地上的战士又不懂如何排出,无法接近。当团里接到报告,派出工兵前去排雷后,才将这名淹淹一息的排长救出。后因延误时间太长,流血过多,在送往团卫队途中不幸死亡。

四是:不按规定乱行动

初上阵地的官兵,对敌情地形不是很熟悉,刚开始时,每步行动都很小心谨慎,严格按照要求行动。但时间长了,紧张、谨慎的心理一旦排出,就出现松懈麻痹无所谓的心理。人一旦出现松懈麻痹思想,就会忘乎所以,不按规定乱行动。如有的放松警惕乱走动,有的为了拍照留影暴露在外,有的扩建阵地不认真清理雷场等等。心理麻痹再加上阵地管理不严,往往酿成严重的后果,其血的教训也是时有发生的。

驻守主峰方向的某连,阵地的西侧有一个水凼,很多时候,战士们要常去那里取水。所以,也是越军经常炮击的地方。一段时间,越军很少炮击。在阵地上的战士由于长时间没洗澡,刚开始时,个别战士偷偷去那里洗一下,后见没什么危险,有些战士在取水时,就放心大胆的洗一下澡。我们的一些班排长也心存侥幸心理,未予禁止。

一九八四年八月下旬的一天,七、八名从后面往前沿运送物资的战士,见有人在那洗澡,也放下东西,冲洗身上的汗水。当十多名战士洗得正高兴时,越军的炮弹突然袭来,几名来不及躲藏的战士当即被炸身亡。

驻守二营方向的某炮连,为了扩建阵地。当时在场的指导员,由于组织不严密,事前没认真清理雷场,一名战士在清理阵地上的竹子时,不小心踩响地雷,当场死亡,该连指导员因渎职而被撤消了职务,并被全师通报。

对因阵地管理不善,各团出现的非战斗减员,记得当时师首长非常恼火,在师丨党丨委会上,前指一名首长在听取了各团情况介绍后,发下重话:今后凡是哪个连队再因阵地管理不善,玩忽职守,发生伤亡事故,出现非战斗减员的,无论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除通报批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外,要责成所在单位的连长、指导员亲自背人下山,以示惩罚。这一指示传达到连队后,方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此类事件,在后期才基本上没有再发生。

对于重型武器,如重机枪、高射机枪、大小口径的炮,平时训练,都是按照各自的建制进行训练,也不要求每个士兵都会使用,也不可能有时间和条件去相互交流使用。

战时打仗主要是合成,其对各种武器的发挥作用如何,就看指挥人员的合成指挥能力和相互配合了。所以部队平时完成各自训练科目后,都要进行合成演练。合成训练得好,战时的相互配合就好,指挥人员对配属的重武器,使用得当,伤亡就少,反之亦然。

作为班排骨干已及各级指挥员来讲,了解相应的武器战斗性力和战术使用原则,熟悉和使用多种常规武器,不但会在战斗中发挥事效功倍的效果,而且也会避免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故。遗憾的是部队平时训练往往忽视这一点。平时都是各练各的,战时才磨合。如果当兵的对武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性能不熟悉,又喜欢玩弄武器,很容易出事故。

在战时,部队的武器装备种类很多。以步兵连队为例,战时加上各种配属,有半自动步机、自动步枪、手枪、冲峰枪以及各种微型、微冲、轻、重机枪、喷火器、四0火箭筒、六0炮、八二无炮等武器。对使用炮弹之类的武器,步兵一般不懂也不会去玩弄。但对于枪支之类,确很感兴趣,都喜欢玩弄一下,特别是冲锋枪、手枪。

而在战场上,除了步兵,并不是人人都有武器。象四0火箭筒兵、六0炮兵、八二无炮兵、机枪兵,除了正、副班长配备有一支冲峰枪外,均未配备武器。到了战场上,有的战士看到别人有枪,特别是比较新式一点的武器,都想拿来用用、玩玩,也喜欢把班长的冲峰枪和干部使用的手枪借来照张相。

而这些战士,平时除了打靶外,很少有接触枪支的机会,对武器的分解结构和安全方法又不是很在行,稍有麻痹,就会出现走火伤人的严重事故。

本来,对枪支的使用,都有严格规定的,如不准随便玩弄枪支(包括自已和他人使用的),不准平时枪弹上膛,不准随便打开保险,不准枪口对人开玩笑,操课前,收操后必须验枪等等。而在战时,这些规定往往被一些干部战士忽视。

如有的执行任务时,还没接触敌人就把子丨弹丨推上膛,也不关保险。有的执行任务后也不验枪,有的忘了退出上膛的子丨弹丨。有的将自已的武器随意交给他人保管等等,从而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

我团某连一名排长,一次从前沿阵地下来汇报工作,将自已的手枪交给通讯员背着。在排长汇报工作时,这个通讯员和炊事班几个同乡在一起玩,无意中扣枪了压在枪膛里的子丨弹丨,将一名战士当场打死。还有一个连队的班长,执行完任务后回到掩蔽部休息,忘了退掉上膛的子丨弹丨,同班战士在玩弄时,不慎走火,将班长的腿部打伤。

战场上出现的严重伤亡事故,与部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战场管理,与规章制度的执行有密切的联系。每个部队都可能有这种类似的教训。虽然,这些事故,在一支上千人或上万人的轮战部队中,发生的概率不多,少则几起,多则十来起,对整过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士气并不构成重大的影响,但把所有参战部队的事故加起来,那就不可小看了。尽管事出有因,但作为事故,这种非战斗减员确实是令人痛心的。

作为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总结这些教训,并非揭短,或有意拿别人的不幸说事,确实希望人们能够从这些血的代价中吸取教训。我想,现在正在服役的军人,或今后可能服役的年青人,当你看到这些教训后,再遇到这样类似情况时,但愿吸取前车之鉴,不犯类似的失误。

记住啊,战场上的任何惊慌和管理上的失误,都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0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0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